市场上全画幅微单表现不俗,那么松下和奥林巴斯的4/3相机还有前途吗?

彳亍摄PHOTO


作为全日制大学摄影专业的首批毕业生,作为一个器材老发烧友。我又要抛出一些与其他老师截然不同的观点了。见谅!


道理还是需要辩一辩才能让人豁然开朗。


人的认识往往是循环螺旋上升的。


我先来分享一段回忆和自我检讨,再开始辩。


我前些天终于学会了用咸鱼,买了一台EOS650。不说了,那是初代佳能EOS。

我第一次看到EOS650的样子是在1992年,我刚进摄影系的时候,买了一本大众摄影来看,上面有EOS650的广告。


因为,是全日制大学,我事前没有半点摄影的背景,家里人也没有从事摄影的。所以一切从零开始学摄影,首先必须得买器材。


那个时候信息非常闭塞,老师们也只能用用美能达X700,在老师的眼中,尼康FM2那是非常非常高级的相机了,至于F3,他们可能从来没有摸过。但是我的老师们很奇怪,他们推崇的相机竟然是美能达XD7(其实这相机比X700还要老旧)。


我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开始对相机有兴趣的。翻各种杂志开始。


奇怪的是:那个时候,几乎没有人相信佳能相机,没有人相信EOS,宁可相信美能达。


时间定格是1992年。


最终,1993年,我用老爸赞助的钱买了一台理光XR-X2000。可是,就这台相机一来,还是受到同班同学的嘲笑。不是因为理光品牌不行,而是因为它有液晶屏,有内置的卷片马达,因为它没有电池不能工作,也深深怀疑它的塑料机身。


我一直一来都很庆幸,同学们的X700,X300都趴窝了,在校期就有很多送修的,而我的理光至今刻意正常使用。至于电池,几年都不需要更换。庆幸的心情保持到我用咸鱼之前。


但是!但是!


当我前几天拿到咸鱼上买来的EOS650,我再拿出XR-X2000,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愚蠢了。


EOS650是1987年的产品,在1993年的时候早就过时了。可是对比一下FM2,再对比一下理光XR,EOS650的功能无疑是太超前了,它的可靠性无疑也是一点也不差,装上50mm F1.4,完全可以正常使用。


今天,如果有人怀疑EOS相机的可靠性,在圈内肯定会被当作傻子来嘲笑一番。


佳能出过T60,尼康出过FM10,为什么?因为可以赚钱!


是什么时候出的?


是自动对焦相机已经被很多中国人认可以后再推出的。因为,还有大堆冥顽不化的老古董需要被尼康佳能去赚钱。不宰你们,没有天理!


而我们被宰,是因为我们自己着实愚蠢。最愚蠢的是:还将愚蠢作为一种聪明来炫耀!


所以,我要反思我的愚蠢。


而其他人,朋友们,你们不见得比我聪明到哪里去。




所以,你们不要以为用的相机大一些,就真的很舒服,自己的选择就一定是最聪明的。


说M43好,从技术上展开的话,有一大堆道理。比如:


1. 分辨率等效理论 (以前我的文章中有杂七杂八的论述,下次我专门写一篇,其实你数学好的话,自己可以用像高公式简单算一下,就知道了)

2. 镜头制程、设计上的优势(我以前有专门文章论述的《齐老师手把手教你设计一只M43镜头》)

3. 对焦性能的优势,撇开松下独特的DFD不说,就是很大的合焦阈值就够了;还有电机只需要较小扭矩的优势

4. 防抖系统的优势,原理和对焦系统很像,所需要驱动的物体的重量轻啊


大家其实没有必要像我一样来做非常深入的研究。


撇开上述技术优势,我不多展开了,就是“轻”这一个字,就足够说明我的心情了。


你说EM1、G9之类也很大,没错。但是你看看A9、XH1小吗?专业级相机就是大一些的。你要看镜头的尺寸和重量,因为镜头的基本性能由传感器尺寸决定。我决定了像场大小,软件已经可以帮我推算好镜头的尺寸、重量、成本。


适当大小的小传感器尺寸,决定了M43很有一番潜力。


我为什么那么推崇相机要有适合的大小。


是因为拍摄的实际需求。


我推崇高机动性摄影。


大家不要以为,只有拍鸟,只有街拍才是所谓的高机动性摄影。


难道拍风景不是高机动性摄影吗?


风景的光影变化那么快,而机位的选择又是那么多。你怎么能确定你放三脚架的位置就是最好的呢?你不需要移动几步吗?你不需要掏出相机实现快速拍摄吗?



市场可以不认M43,没有关系,就像当年的市场同样不认可EOS650一样。


只要有真正使用过的拥趸认可就可以了。我也相信,现在能真正在陶醉于M43系统,享受这个系统好处的人士,一定不是第一次买相机的。我们肯定是一群已经用过全幅机,转而玩M43的资深人士。如果对摄影没有足够的认识,如果没有足够多的钱在各个系统中折腾一遍,你是不会相信M43的。


因为M43现在已经很完善了,奥巴、松下,还在继续发展这个系统。所以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我现在买齐了,用着很舒服;如果我现在还没有买,那么再买一些,将来还可以补充。就是这样。



今年我就有补充M43系统的计划。


第一个计划是上G9。第二个是长焦大炮(初步考虑奥巴,我现在也在再次使用松下200定)。如果可能,在加一个42.5。


我现在自用的M43有:


EM5MK2

松下7-14,100-400

松下14,20,45

奥巴17,75

图丽300


全幅机,现在暂时没有符合我需求的,但是我不拒绝,认真摄影的时候需要,我带着三脚架,开着车,载着你去拍。全幅机是我这样超级玩家的选择,但是不是适合普通人的选择。120,不上不下,经过我综合考虑,放弃,这个系统没有太大优势。因为120输出的片子不够大。


我为什么敢这样说?


我已经在用M43的高分辨率模式了,输出一幅8000万像素的风景片不是问题。


但是这个是需要去驱动CMOS移动才能实现的,我相信,现在全幅机做起来尚有难度,但是未来肯定可以做到,而且做到很好。我也期待能享受多层感光体的全幅CMOS。所以,我不急着买。买就买未来一段时间那个时代顶级的产品。大家可能已经明白,我在等一下新的L系统。


而中幅机,输出的尺寸并不太大,你可以自己算算,所以中幅机其实商用价值非常有限,而我也不是商业摄影师。所以就不买了。



目前,我用很好的全幅镜头群转APS。所以,只等符合我需要的全幅机出来,我就放弃APS转投全幅。同时,保持M43作为主力拍摄机型,继续深入。


91拍照聊相机


对于这个问题,我首先亮明态度,个人认为M43微单相机系统一时半会“死不了”。但如果把眼光放长远一点,5年后,我认为M43系统的市场堪忧。


首先讲讲43系统的由来

早期数码相机刚刚问世的时候,CCD、CMOS传感器的感光元件凹陷于传感器电路之中,形成了一个个的“感光井”。所以在当时,胶片时代的镜头搭配数码相机机身,会有“暗角严重”、“紫边”、“耀斑”之类的光学问题出现。

在这种情况下,奥林巴斯提出了一个解决思路:“垂直入射”理论:

这套理念的核心思想就是,它认为135数码系统的画质瓶颈在于传统为胶片设计的镜头不适合数码传感器,所以奥林巴斯主张使用小型的传感器配合专业的镜头设计,实现小型化与高画质。

然而事实上,奥林巴斯的这套理论完全站不住脚,佳能很快的发明了“微棱镜”技术解决了CCD、CMOS传感器的边缘斜角光线入射问题。并在2002年推出了首款数码135全画幅相机。

奥林巴斯则为了它这套错误的“垂直入射”理论“买了单”,43系统的单反在竞争中被彻底边缘化,处境比pentax的单反还要惨。


一错再错的M43系统

本来单反结构的43系统就是一个错误,但奥林巴斯与松下很快又犯了第二个错误—“把相机小型化”当成相机发展的方向。

就在这种情况下,奥林巴斯联合松下提出了“微型43系统”,也就是M43系统。它沿用了43系统的“小尺寸画幅”,并以轻便、小巧为卖点,在2008年率先提出了“电子取景+可更换镜头”的概念机 Epen。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谁也没想到2008年~2018年,手机摄像头的发展是如此的快速。在7~8年前还风靡一时的超轻薄微单相机,例如pentax Q系列、松下GF系列、尼康1系列,如今却被手机产品逼得停产。

而M43系统的中坚力量,反而是大型专业化的GH系列与EM1系列。现在奥林巴斯与松下也放弃了完全以小巧为卖点的产品型号,转向专业化。(这是必然的,相机再怎么小巧,也没法跟手机比)


貌合神离的松下、奥林巴斯联盟

在M43系统的早期,松下负责提供传感器。但松下的做法明显值得商榷,例如松下大量生产了第一代1200万像素的live mos用于普及型的产品,提起这款传感器,我到现在还是一肚子火。画质极差,高光很容易飞白,噪点又厉害。可以说,这款垃圾传感器坑害了无数M43的机型。与此同时,松下却给自己的GH1、GH2偷偷开小灶,做特供款传感器。

再加上松下动不动就“跳楼大减价”,无形之中,大家都觉得松下的相机便宜,性价比高,奥林巴斯都变成松下的“陪衬”。

而在“奥林巴斯”爆出财务丑闻,索尼入股奥林巴斯之后,奥林巴斯摇身一变,就成了索尼的忠实“狗腿子”,不仅把机身五轴防抖之类的技术卖给了索尼,而且在镜头产品的设计上,处处针对松下。现在M43系统的镜头变成松下一套规格,奥林巴斯也做一套差不多的规格,但性能全面压制松下。

这哪里是“好基友”?

明明是“塑料友情”!


综上所述,最后下个结论:

松下选择全画幅的L卡口,官方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M43系统的画质已经走到“尽头”,在8K时代,M43系统没有立足之地。而在我看来,43的画幅是基于错误理论诞生的,M43画幅又是误判相机发展形势一错再错的产物,它在先天就存在诸多不足。

2012年我建了一个摄影群,多年来摄友进进出出,我总结了一条:

凡是新人玩M43的,大概2~3年就会换门转投全画幅。而耐得下心玩M43的,大部分都是全画幅退烧的老玩家。

所以题主还要不要继续买M43的镜头呢?

自己对号入座吧!


从耗子胖成猪


现在有penf,EM1 MARK ii,前者适合拍静态,慢速图像,后者全能型吧。镜头有奥巴三大元,松徕12,15定,松下25 1.7,镜头盖9 F8,300pro和1.4倍增距镜,虽然底小点,但是其他参数比较高,照样可以拍出好照片,看自己技术,因为防抖太强大了,镜头和相机组合太好携带了,几乎可以不用三脚架,还因为多数时候可以手持不抖,大大提高我使用相机频率,现在对全幅兴趣都没有了








今晚捉鸡仔


4/3相机还是有一定市场的,跟国内情况不同,像在日本,m43系统的奥林巴斯等相机卖的非常不错。

对大多数人来说,相机其实就是“玩具”而不是生产力工具,得益于更小的感光元件,4/3系统相机除了能做的更小巧外,镜头也因为像场原因普遍比同类型单反镜头要小(对比全画幅微单镜头也一样)。



这就在日常携带上有不小的优势,听过不少爱好者说过,换4/3系统后反而出片更多了,因为更愿意带出门拍摄…

当然,追求更好的画质,底大一级压死人是硬道理,未来全画幅无反相机作为主流肯定是趋势。


不过,我觉得有没有前途真不是我们该关心的事情,对自己适不适合才重要。

虽然我自己使用全画幅进行视频拍摄,但这是为了干活…平时出门的话,恨不得买个1英寸底的口袋机,便携,有大倍数变焦,起码人不累啊…

当然,如果体积重量对你不是问题,那m43系统这些相机镜头完全不用考虑。


摄像liy


奥林巴斯一代经典,现在得相机色彩还原,还是做不到的








鲁南人家1


市场决定产品,这同样适用于摄影器材领域。

曾经我们都认为拍照需要一台相机,那么相机领域存在较为专业的单反相机,也有非常便携易用的卡片相机。作为老百姓,很多家庭都拥有一台小型卡片相机,出门旅行会带上它留影,家庭聚会会拿出来它拍几张合影。我们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觉得专业单反、家用卡片机是相机本来就应该的存在形态。但是现再看一看相机的形态,卡片机除了几种高阶型号已经基本消亡,单反面临无反巨大冲击,很可能在未来也会逐步退出市场。任何产品都依赖于市场,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产品也在进行调整发展。

当下这个时期,各大相机厂家都把重心放在了全画幅无反产品,为什么?我个人觉得因为市场需求引导着厂家都研发重心,对于需要购买相机的大部分消费者而言肯定是对画质有更高的需求,如果买相机,画质越高越受到欢迎,如果不追求画质,消费者更多会选择方便的手机拍照,而不会多余另外选择一台相机。显然全画幅相机比小型cmos的相机画质更高,而且价格也能控制在消费者可接受范围之内,那么这种相机肯定是相机市场的重头戏。

曾经发展还算不错的m4/3二兄弟松下、奥林巴斯构建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相机体系。这套相机体系有小巧精致的机身,高素质光学镜头,黑科技的防抖技术,完整的镜头体系,超高的视频水准。这套系统在大单反、小卡片相机之间找到了细分市场定位,既可换镜头,又可保持相对便携的优势,还有很多大cmos相机不容易实现的功能加持,让很多摄影玩家非常乐于接受m4/3系统。但时代发展的车轮谁也挡不住,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全画幅无反已经逐步成为数码相机的重要形态,连铁杆m4/3主导者松下也加入了全幅阵营,这让曾经坚定的战友奥林巴斯尴尬了。
未来m4/3会怎样发展?这要取决于客户是否还愿意为这种机器买单。在当下看来,几年内的生存空间还是没有问题的。很多摄影爱好者还是对m4/3有很高忠实度的。比如对松下gh系列的视频应用,至少可以把gh系列相机当做非常便携好用、高画质的摄像机去用;奥林巴斯的复古风设计,也让很多文艺青年非常爱不释手,加上比当下全画幅相机更优秀的五轴机身防抖技术和高素质的光学镜头,也属于非常有特色的相机,受到很多人认同。但是,如果全画幅无反相机视频功能、防抖技术以及其它技术也有了巨大提升呢?这是必然会实现的,而且索尼已经走在了前边,后续尼康、佳能凭借自身雄厚的基础,迎头赶上完全不是问题。面对画质更优秀,功能更强大的全画幅无反产品,m4/3仅仅剩下了"便携"这一个优势。不用考虑很远的将来,就拿当下来说,有多少选择可换镜头相机系统的消费者这么看中便携?有,但很少,大部分选择可换镜头相机的消费群体基本都是以画质为主。如果说未来m4/3的生存空间有多大,想必如果有生存空间,也是小众空间了。

随着技术发展,全幅无反竞争加剧,全幅无反相机价格想必也会有很大降低空间,而且全幅产品也会有细分的产品线,低、中、高产品全面覆盖,到那个时候,有多少消费者还会选择m4/3,真的是一个很难说的事情。好在奥林巴斯光学基础深厚,还有很多专业光学仪器市场可耕耘,消费相机可能并非未来主业。作为消费者,特别是小众相机产品的拥趸,也只能随着市场变化而自我调整了,有什么机器就玩什么机器吧!


卷太郎摄影坊



这么说吧,M43现在的主要前途在便携性和功能性的相统一,不会因为功能牺牲便携,也不会因为太注重便携而把功能性扔掉。全幅微单的体积已经做得和M43差不了多少了。但是全幅镜头的体积依然很大,比M43大了大约2倍。这样一来总体情况下还是比较大的。


所以最终的选择性还是看题主的使用目的和习惯,全幅很沉,即使是微单也很沉。但是全幅的功能更好。如果你是拍视频,那上不上全幅意义不是那么的大,拍照片如果不追求太浅的景深以及商拍的话,全幅意义也不是很大。话说回来,商拍的话,为什么不用中画幅呢?


再者,全幅很贵。。。


相机谍报


M43画幅虽然相比全画幅,c幅的要小,但是有它的独特之处,黑科技多,尤其是奥林巴斯的像素位移功能,可以把有限的像素拍成5000万像素级别的大片,还有焦点包围曝光拍微距,景深合成等功能都属于黑科技,另外,m43画幅的镜头精锐,摔全画幅的镜头几条街呢,这是由光学原理决定的,大像场的镜头比较肉,小像场的镜头更精锐!由此也弥补了画幅小的短板!其实还是一样的平衡,盲目迷信大画幅,也是不可取的!


18006225105


M43画幅目前的主流趋势就是拍摄4K视频,当然如果要比静态照片的话,全画幅乃至中画幅永远是比小画幅好的,但是画幅越大也必须承受更大的重量与更多更贵的周边设备。M43虽然是小画幅,但是静态照片的质量也是足够大众使用了,其优势就是镜头小巧轻便,虽然是小画幅,但松下的GH系列也是售价过万了,就说明还是很有市场的。


羽翔摄影师


有消息说松下准备放弃M4/3系统!但是在日本市场上,M4/3系统还是比较受欢迎的!就是国内市场表现不是很好!因为就是买1寸或者C画幅的价格也不是很昂贵!现在来说M4/3系统还是相对来说进步空间还是有的,但是现在随着大画幅相机价格越来越低!M4/3系统前途堪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