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下克上”三大先驅

 下克上的先驅-北條早雲 

經“應仁之亂”,日本進入了內戰頻仍的“戰國時代”。這一時代的社會特徵是“下克上”,即舊有秩序和舊的權威階層的傾覆。各地百姓和國人(地方的地主)紛紛展開反抗領主,爭取自由的鬥爭。其中規模最大的是1485年底在山城(今京都府東南部)爆發的“國人一揆和1488年爆發的持續了百餘年之久的“一向一揆”(佛教一向宗信徒起義)。 在封建領主階級內部,舊有的等級秩序破壞殆盡。大名不把將軍放在眼裡;家臣又背叛大名,攻殺主家;同族相殘,子弒父,弟殺兄,到處是刀光劍影。在爭奪領地的生死搏鬥中,一些和中央幕府權力無關的地方領主和武士們,依靠實力逐漸成長起來,各自控制一方,取代了幕府任命的舊的守護大名。他們被稱為“戰國大名”。北條早雲是“戰國大名”的先驅。其勢力範圍在關東南部(今神奈川縣、靜岡縣)一帶。

北條早雲原是一個默默無聞的浪人。關於他的出身與前半生的經歷,由於缺乏可靠的史料,而有多種說法,但出身於京都伊勢氏家庭則是比較一致的看法。

北條早雲(ほうじょう そううん)原名伊勢新九郎長氏,又名氏茂,他的姐姐是駿河(今靜岡縣東部)守護大名今川義忠的側室。因此,他早年曾依附今川義忠為食客。1476年,在他四十五歲時,今川義忠受幕府之命,向屬於斯波氏的領地遠江國擴展勢力。在歸途中,遭敵方餘黨襲擊身死。今川氏一族因繼承權問題發生內訌。今川氏的家臣們也都想乘機控制領國的統治權,於是紛紛介入今川氏同族之爭。駿河是室盯幕府通向關東地區的要害之地。因此,今川氏的內訌也引起幕府方面的關注。當時關東將軍(“崛越公方”)足利政知派上杉政憲,關東管領上杉定正派太田道灌相繼率兵鎮壓今川氏內亂。在這危機時刻,北條早雲通過談判,巧妙地制止了外部干涉,並說服了今川氏的兩派家臣,共同擁立他的外甥龍王(即以後的今川氏親)繼任駿河守護。由於這一功勞,他成了興國寺城的城主,領有富士下方十二鄉。這是他逐步擴張的起點。

當時,伊豆半島是室盯幕府將軍足利義政之弟足利政知的居住地。政知立茶茶丸的異母弟潤童子為後嗣。足利政知病死後,茶茶丸遂殺死潤童子及其母,當上關東將軍。以此為導火線,兩派家臣不斷混戰。鄰近的北條早雲密切注視著這場內爭,企圖奪取伊豆半島。不久,伊豆的領主們大都開往前線,關東將軍府所在地崛越防守空虛。北條早雲認為時機已到,便向今川氏親借兵三百人,合計五百人,趁黑夜渡過黃瀨川,急襲崛越。茶茶丸倉惶出逃。此後不到三十天,北條早雲就完全控制了伊豆半島。一個不為人知的城主,轉瞬間成了大片領地的主人,這件事震驚了日本。當時北條早雲已是六十歲的老人。

北條早雲控制伊豆後,便著力鞏固他對伊豆的統治。他認為,使農民生活安定,是穩定經濟的基礎,也是加強自己軍事力量的源泉。因而他努力限制武士對農民的剝削,以恢復遭到戰亂破壞的農業生產。他號召逃亡農民返回家鄉。歸鄉者“可免除以往一切債務”。他曾說:“君是父,民是子,安有父不愛其子者耶。”他指責武士“巧立名目,課百姓以重稅,自己則耽於奢侈生活。”他廣立告示,嚴禁部下搶驚和侵凌百姓。他推行租稅改革,把田租降為“四公六民”,即農民將收穫的四成交給領主,自己留下六成。宣佈地頭不許任意追加,除年貢外,“不再加徵公役,若有違背此法者,百姓可向上告發。地頭違法,當罷免其職”。他善於利用各種機會收買民心。例如,在他剛剛佔領伊豆的時候,當地恰好流行瘟疫,於是他命令部下向病人發放藥品和食物,制止了瘟疫的蔓延。許多逃往深山躲避的百姓,因而安心地返回了家園。他還把許多手工工匠組織起來,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從事土木工程和製造軍需品,並分給他們土地以保證他們的生活。在當時的日本,採取上述吸引民眾,恢復生產的措施,並不多見。他鞏固伊豆統治的第二項措施,便是把在興國寺城時代就追隨自己的武士和由百姓擢升的家臣,安排到伊豆的各險要地區。至於伊豆當地的武士,只要是不反抗他的,就讓他們保持原有領地。這使許多伊豆武士紛紛臣服,成了北條早雲對外擴張的得力助手。對於反抗他的伊豆武士,則毫不容赫,殘酷鎮壓。

北條早雲在佔領伊豆後,雖未立即向外擴張,但他念念不忘把自己的勢力伸展到整個關東地區。當時控制關東地區的是世代為關東管領的山內上杉氏和扇谷上杉氏。為製造戰勝上杉氏的輿論,以鼓舞部下的士氣,北條早雲偽稱自己曾作過這樣一個夢:“我夢見原野上長著兩棵大杉樹,看到有一隻大老鼠正在啃杉樹的根。讓人吃驚的是老鼠越來越大,最後變成了老虎。”他解釋說:“這兩棵杉樹大概是指統治關東的上杉兩家。我是鼠年生的,所以啃那兩棵杉樹的是我。這個夢預示我不久就會打倒上杉兩家,我的子孫將成為關東的主人”。

地理形勢表明,阻擋北條早雲由伊豆進入關東的第一障礙,是扇谷上杉氏的名將大森氏賴防守的小田原城(今神奈川東部)。大森氏賴是一員文武雙全的名將,小田原城又十分堅固,北條早雲是難於得手的。因此,他與氏賴結為摯友,以等待時機。1494年,大森氏賴病,其子大森藤賴極其昏愚。北條早雲一面仍不斷地與藤賴友好往來,一面則暗中設計巧取小田原城。

1495年2月,早雲派使者向藤賴說:“近來狩獵時,野豬和鹿常常跑向箱根山,獵獲物殊少。因此,如有可能,請允許我方的獵人進入您的領地,把野豬和鹿趕到我的領地上來。”藤賴不知是計,便允諾了早雲的要求。於是,早雲選拔了幾百名年輕勇士,偽裝成獵人,潛入藤賴的領地,隱藏在小田原城附近。入夜,在海螺聲中,北條軍驅趕一千餘頭角上燃著松明的牛,吶喊著攻入小田原城。城主大森藤賴及部下毫無戒備,看到城內火光四起,殺聲不斷,錯以為大軍來襲,不戰自潰。就這樣,北條早雲輕取了小田原城,時年六十四歲。

佔領小田原城後,北條早雲依舊竭精殫思於掌握民心,他把這一帶的租稅也降為四公六民,並很快地制服了當地的武士。

1504年後,北條早雲不斷出擊關東,但戰局的進展並不順利。1510 年,他煽動扇谷上杉朝良的家臣上田政盛叛亂,並趁機出兵。但遭到扇谷上杉氏和山內上杉氏兩家的包圍,形勢對早雲十分不利。北條早雲不得不求和撤兵,以避免於己不利的決戰。

北條早雲經略關東進展不利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因為扇谷上杉氏的重臣、固守三浦半島岡崎城和新井城的三浦義同,義意父子從側面威脅他。於是,早雲便把進攻的主要矛頭指向了三浦氏父子。1512年8月,早雲一反往日用兵慣例,派兵強攻,終於攻陷三浦義同守衛的岡崎城,並打退了來援的敵軍。三浦義同父子不甘失敗,屢屢反擊。1516年,北條早雲從海陸兩方面猛攻三浦父子固守的新井城,終於徹底肅清了三浦父子的勢力。由1495年攻佔小田原城到消滅三浦父子,耗費了早雲二十年的歲月。

1518年,早雲八十七歲。他把家督的位置讓給嫡子氏綱,便隱退了。

1519年8月15日,北條早雲病死與韭山城,享年八十八歲。

北條早雲死後,子氏綱,孫氏康,繼承其遺志,穩步經營,終於先後五代雄踞關東。

北條早雲是當時少見的軍事家。他熟悉兵法,愛讀六韜三略,善於尋找時機,運用靈活的戰略和戰術,使他從一個無名的小城主成長為最早雄踞關東的戰國大名。

北條早雲能夠取勝的重要原因,是他懂得向民眾讓步和恢復經濟的重要性。尤其是實行了“四公六民”的新稅制,對恢復生產起了推動作用。早雲的主觀目的雖是為了確立軍事擴張的經濟基礎,但客觀上卻在他所控制的地區,穩定了人民的生活,發展了生產,在歷史上起了進步作用。

山陰、山陽十一國太守--尼子經久

 

尼子經久〈1458-1541〉

南北朝時代,大名佐佐木道譽〈京極高氏〉的孫子京極高詮之弟京極高久因功受封於近江國甲良莊尼子鄉,依地名而改姓尼子,從此尼子氏便正式在歷史舞臺上登場。明德三年〈1392年〉,京極高詮因討伐山名滿幸有功,獲將軍足利義滿任命為出雲、隱岐兩國的守護,然而京極高詮的本領地在近江,加上身兼著幕府的侍所所司這個要職,根本無暇留在出雲擔任守護一職,遂把出雲管理權交給身為出雲守護代的姪兒尼子持久〈京極高久之子〉,並著持久定居於月山富田城。出雲尼子氏就是這樣誕生。

尼子持久之子,尼子清定活躍之時,已是日本國內正醞釀著大騷亂〈應仁之亂〉的時期。在他當守護代的期間,全力經營出雲、隱岐兩國,積極地跟出雲國內的諸豪族周旋,為出雲尼子家的繁榮奠下了基礎;此外,作為山陰地區唯一的東軍,尼子清定輔助主君京極持清制山名軍,其戰功獲得肯定。此後,名聲及實力均日益壯大的尼子家,在清定之子尼子經久帶領下,邁向稱霸中國十一國的輝煌霸主之路。

長祿二年〈1458年〉,尼子經久出生於月山富田城,幼名又四郎。文明六年〈1474年〉到京都當東軍的人質,並出任民部少輔,二十一歲時〈1478年〉歸國。同年從父親清定手上接過守護代之位〈也有說是二十五歲時繼任〉,並拜受了主家京極氏京極政經的偏僻,取其「經」字,改名為經久。

尼子經久當了家督,便積極發展自己的力量。就在文明十四年〈1482年〉十二月,幕府恢復了對出雲、隱岐兩國的莊園收取段錢的命令。尼子經久接到幕府的命令,卻自以為得到經過父祖輩多年的經營、周旋而臣服於尼子家的國內諸豪族的支持,便視幕府命令如無物,一邊侵吞寺社的領地,一邊扣押段錢而不上繳幕府;於是在兩年後〈1484年〉的三月,幕府以經久不服從幕府命令為由,發出了討伐經久的軍令。霎時間,曾經臣服於尼子家的三澤、三刀屋、朝山、廣田、櫻井等豪族紛紛支持幕府,追討尼子經久。尼子經久怎樣也想不到諸豪族會如此輕易的背叛了尼子家......

尼子清定、經久父子被流放後,幕府任命鹽冶掃部介移轉到月山富田城,取代經久守護代的職位。隱伏於野的經久,一直蠢蠢欲動,欲伺機奪回月山富田城;直至翌年〈1485年〉十月,經久拜訪舊臣山中勝重,坦白的向他說明奪城大計,希望能夠得到山中勝重的協助。山中勝重對經久的計劃表示支持,並糾合了龜井秀綱、真木上野介等一眾舊臣來輔助經久,不過經久深知只得幾個人的力量是成不了事,於是他們拉攏了居於月山富田城城下町的賀麻黨〈是一群表演歌舞的藝能者,同時也是一個忍者團體〉成為己方,為自己增添實行陰謀的籌碼。

文明十八年〈1486年〉元旦之夜,賀麻黨按照慣例,進入月山富田城表演慶賀新年來臨的「千秋萬歲舞」;就在表演中途,賀麻黨跟尼子經久等人裡應外合,並放火製造混亂。鹽冶掃部介冷不防有此一著,混亂之中唯有勉強接戰,但此時大勢已去;掃部介先殺死妻兒,再放火焚燒自宅,自己則在熊熊烈火中自刃。

事後尼子經久犒賞了山中勝重等部下,以及在奪城計劃中居功至偉的賀麻黨,而經久自身亦獲回復守護代的原職。尼子經久奪回月山富田城的這一年,只有二十九歲。

同年七月,京極政經離開出雲上洛,臨行前把物領職〈一族之首領〉和出雲、隱岐、飛驒三國的守護職位讓給嫡孫吉童子丸,並把輔助的任務託付給尼子經久及多賀伊豆守二人。就在京極政經離去後,尼子經久立即全面排擠多賀氏的勢力,並把京極家讓職的證書據為已有,以表示自己取代了京極家成為守護官。吉童子丸如同被流放,從此下落不明。

尼子經久在出雲國樹立自家的政權後,開始轉動其謀略之輪,向統一出雲的目標進發;而首要目標,就是出雲國內最有力的國人眾三澤氏。

某一次會議上,山中勝重在眾目睽睽下跟尼子經久發生爭執,讓經久下不了臺,結果經久給這位奪城功臣一個死罪。勝重自然不會坐以待斃,結果逃往三澤氏的領地尋求庇護。尼子經久得知這一消息,更是氣憤難平,盛怒之下,下令把勝重的家室都囚在大牢。

這邊廂,勝重投到三澤氏三澤為國的麾下,表現得盡心盡力,最終得到三澤為國的信任。勝重向三澤為國表示對尼子經久恨之入骨,並希望三澤為國給他軍隊攻打月山富田城,作為報仇。三澤為國允許了他的請求,把大部分兵力撥給山中勝重。山中勝重率軍來到月山富田城下,並沒有立即進攻,反而秘密地向身在城中的尼子經久匯報軍情。經久得報後,與城外的勝重軍隊前後夾擊,三澤軍死傷大半。

原來尼子經久與山中勝重早就定下計策,先讓山中勝重在眾人面前開罪經久,繼而讓他投到三澤氏麾下,再把他的親人收進大牢......等等一連串的苦肉計來騙取三澤氏的信任,再從中破壞他們的實力。尼子經久在富田城下得勝後,隨即殺至三澤氏的本據地。三澤為國眼看得勝無望,只好開城投降,時為長享二年〈1488年〉三月。

尼子經久解除了三澤氏的威脅後,三刀屋氏和赤穴氏亦先後被降伏,而其餘的國人眾有見及此,亦紛紛投向尼子陣營。由此,尼子經久正式統一出雲,向戰國大名之道邁進。

此後的經久,著眼於附近各國的攻略;幾年間,尼子家的勢力不斷壯大。永正五年〈1508年〉,雄霸西國的大內家第三十代當主大內義興,擁立前將軍足利義稙上洛,以圖奪回失去了的權勢;尼子經久曾應大內義興之邀,到京都協助作戰,並立下赫赫戰功,可是最後卻得不到相當的報酬,此事令經久懷恨在心。就在中央戰事正處於膠著狀態的期間,尼子經久便暗中策劃對大內家的侵略行動。

永正九年〈1512年〉,尼子經久向背叛大內家的古志為信提供支援。永正十五年〈1518年〉,派胞弟尼子久幸〈山中鹿之介的曾祖父〉攻打伯耆國羽衣石城主南條豐後守宗勝;另外派長子尼子政久攻打出雲國大原郡阿用磨石城主櫻井宗的。可是,就在這一役,讓尼子經久初嘗到錐心之痛。

尼子政久,生於明應三年〈1494年〉,幼名又四郎。政久的母親,是應仁之亂中享負盛名的東軍猛將,人稱「鬼吉川」的吉川經基的女兒,是個很有教養的人。尼子政久自幼受到父母薰陶,在文武兩方面都能獨當一面,尤擅於詩歌和吹奏橫笛子;據說他曾侍奉後土御門天皇,是天皇練習奏笛的好夥伴。當時人們對他寄予厚望,稱他為「花實兼備的大將」,是繼承經久偉業的上上人選。

當尼子經久派出大軍攻打南條宗勝時,磨石城主櫻井宗的趁月山富田城空虛,毅然揭起反旗。尼子經久聞訊大怒,命令政久帶領七千兵攻打磨石城。

磨石城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城,尼子政久遂決定採取持久戰,靜待城內糧盡,再一鼓作氣把它攻下。政久每晚都在城外設酒宴,慰勞軍士;酒到酣處,往往奏笛助興。由於政久奏笛之技名聞遐邇,在城中的櫻井宗的甫聽到這悅耳的笛聲,便知道奏笛者正是敵方大將尼子政久,遂下令士兵向奏笛者放箭。可憐尼子政久死於亂箭之下,終年二十五歲。

敗軍紛紛逃回月山富田城,向尼子經久報告戰況。經久聞得噩耗,悲憤之情莫可言狀,他決定親自帶領大軍攻打磨石城,為愛子報仇。櫻井宗的抵擋不住尼子軍的猛烈攻擊,最後城破自殺,尼子經久算是為兒子報了仇。

此後,尼子經久加緊了對鄰國的攻略。大永三年〈1523年〉六月,尼子軍進攻大內家在安芸的據點--鏡山城;當時還是小城主的毛利元就選擇投向尼子軍,透過籠絡城將藏田日向守直信,雙方裡應外合,才獲得勝利。一代名將毛利元就,逐漸在歷史舞臺上嶄露頭角......

翌年〈大永四年,1524年〉五月,尼子經久親自策動伯耆國攻略。尼子軍連陷數城,驅走了守護山名澄之,羽衣石城主南條宗勝亦遭逢戰敗而逃往因幡。是次伯耆攻略中,不少伯耆國人紛紛逃往因幡、但馬的山名氏麾下,而大多數神社寺廟都遭到破壞、燒毀,後世稱這場浩劫為「大永五月之崩壞」。

然而,就在這一年,大內氏不再沉默,大內義興、義隆父子率領陶興房等重臣入侵安芸,與南下的尼子軍交鋒。此役,毛利元就洞察形勢,決定捨棄尼子而歸順大內。從此,尼子氏與毛利氏交戰頻繁,最後尼子氏更亡於毛利元就手上。

順帶一提,此時的尼子經久,實際上已領有山陰、山陽十一國,計有出雲、伯耆、因幡、石見、安芸、備前、備中、備後、美作、播磨、隱岐。是為尼子家的顛峰時期,後世更因此稱經久為「陰陽一太守」。

亨祿元年〈1528年〉,大內義興病歿,由兒子大內義隆繼任家督。四年後〈天文元年,1532年〉九州發生動亂,大內軍連忙渡海,跟大友、少貳聯合軍對決。在這期間,尼子經久展開反擊戰。然而,尼子家內部發生重大事件,再次讓尼子經久感到心灰意懶。

尼子經久的三子尼子興久,從父親處獲得三千貫領地,當了個上鹽冶的要害山城主,負責西邊的防禦工作。但是他不滿足於自己所得的領地,並委託家中宿老龜井安綱〈即龜井秀綱〉代他向父親轉達自己的意思,求父親再加賜原手郡七百貫的領地。不過他的要求不被經久接納,興久便疑心是龜井安綱向父親進了讒言的緣故。一怒之下,決定起兵叛亂。

尼子興久在末次城戰敗後,投靠妻子的孃家,備後甲山城的山內直通。然而,此舉亦無助於挽回劣勢,始終興久師出無名,最後只有失敗的下場。興久已是窮途末路,唯有自刃。當尼子經久看到兒子的首級時,驀然回首,先是政久英年早逝,如今興久作亂自斃,饒是久歷風霜的經久,也不禁悲從中來。

天文六年〈1537年〉,年屆八十歲高齡的尼子經久把家督之位傳給政久的次子詮久〈後來改名為尼子晴久〉,自己則退居幕後。不過初上任的晴久,年少氣盛,不聽祖父的勸阻,執意對吉田郡山城用兵。一生馳騁沙場的尼子經久早就預料到自軍會有失敗的下場,便著令吉川興經、本城常光等家中猛將假裝投降大內,作為己方的內應,亦可以稍稍拖延大內軍的行軍速度,以期待冬天的來臨,令大內軍不能動彈,迫使敵人撤退。此計最終得到成功,亦顯示了尼子經久的作戰智慧。

天文十年〈1541年〉十一月十三日,尼子經久在月山富田城裡嚥下最後一口氣,終年八十四歲。法名興國院月叟省心大居士。

此後的尼子家,由尼子晴久及經久唯一生存下來的兒子尼子國久〈經久次子〉所率領的軍事集團「新宮黨」支撐著,全力跟大內及毛利家周旋。可是,就在天文二十三年〈1554年〉,尼子晴久中了毛利元就的離間計,親手剷除了「新宮黨」,尼子家從此步入夕陽......

一代梟雄----美濃之蝮---齋藤道三傳

 

齋藤道三,戰國中前期的名將、陰謀家,人稱「美濃之蝮」、下克上時代的最佳例子。原名秀龍,幼名峰丸,又名新九郎;明應三年(1494)生於京都。道三的出身及前半生,一直是諸般說法,根據江戶時代的史書「軍物記」中的記載,道三之父名為松波基宗,是京都守衛的武士,後因應仁之亂,使足利幕府元氣大傷,使基宗因無餉而成為浪人。幼時的道三也因此到京都妙覺寺出家,後來還俗,娶一燈油商奈良屋氏之女,改名山崎屋莊五郎,由於出眾的營商手法,使道三名重一時,後來在妙覺寺的師兄介紹下出仕美濃守護土岐氏。

但最近發現的「六角文書」中的記錄則截然不同,但已受到日本史學界的普遍支持。道三之父名為長井新左衛門尉,是院北面武士松波基宗之子、京都妙覺寺的坊主,還俗後改名松波莊五郎,後來娶一燈油商奈良屋氏之女,改姓山崎屋。由於經常出入美濃的齋藤家,故得到守護代齋藤妙純之家宰長井秀弘的賞識,出仕其家老西村正元之下,改名西村勘九郎。秀弘死後,其子長弘因功賜勘九郎長井姓,遂改名長井新左衛門尉,由於長弘才庸,新左衛門尉得以支配長井家,更與主家平起平坐。天文二年(1533),新左衛門尉死,由其子新九郎(道三)繼之。此為兩者史料開始吻合的地方。

當時的美濃守護土岐氏,已是江河日下,經過「濃州之亂」的父子相殘及「舟田之亂」的重臣鬥爭之後,更是衰弱。之後,土岐氏由被後世稱為「日本三大國持之無器用者」之一的土岐賴藝為第十一代守護,道三因其才而曾被舉薦入仕土岐家,但被重臣土岐盛賴所堅拒,據說是因為盛賴得知道三的狡猾所致。大永三年(1523),在不斷的推舉下,道三終於出仕賴藝,同六年(1526)十二月,道三因立巧而得賴藝賜一妾予道三,並得海西城,為當時土岐家的第一重臣。道三開始了他的盜國大計。

大永七年(1527)八月,道三為了掃除一齊對抗勢力,遂聯合長井利隆以謀反為由,慫恿賴藝出兵五千攻打川手城的盛賴,不久城落,盛賴出走朝倉家。道三於戰後因功加封本巢郡,成為祐向山城主。道三立即進行下一步計劃,藉著與長井利安的對立及爭執,享祿三年(1530)一月十三日,派刺客刺殺利安,並以重臣名義入繼長井家,改名長井利政,並且得到要城稻葉山城為重要根據地。

但長井一族對此非常不滿,更派兵報復,道三立即到大桑城向賴藝求助,不久,在江州守護佐佐木義秀的仲介下和解,道三得以確立其地位;同時道三為了拉攏美濃豪族,於天文二年(1533)二月迎娶東美濃名族明智光繼之女,在實際上,道三已是濃州的三巨頭之一。

道三的勢力不斷膨脹,同時機會更源源不絕而來,天文七年(1538)九月,濃州守護代齋藤利良病死,無子嗣位,賴藝因此立即命道三入繼,正式改名為齋藤秀龍,成為新守護代,為了進一步鞏固地位,道三於翌年擴充稻葉山城,加強防守力量,成為在當時戰國其中一座堅城。

由於道三的力量不斷上升,逐漸威脅主家土岐氏,天文十年(1541),賴藝之重臣藝重起來反抗道三,但由於道三一早廣結周邊諸族,最後由織田信秀、佐佐木定賴及朝倉義景出面仲介,最後和解,道三並於常在寺出家,正名為道三入道。但道三於事後明白到土岐一族對其計畫是極大的阻礙,於是道三開始清除土岐氏的血脈,以毒殺、暗殺的方式把賴藝的諸子、近族殺盡。天文十一年(1542),道三終向賴藝下手,道三起兵突攻主城大桑城,賴藝於毫無防範之下,被打敗出降,被道三流放,最後投靠織田信秀,從此,道三被稱為「美濃之蝮」近鄰大名無不震畏。

但道三的盜國大計在成功之際面臨挑戰,天文十三年(1544),朝倉義景及織田信秀在賴藝的請求下聯兵攻打美濃,但被道三打敗,最後和解,道三歸還川手城與大桑城予賴藝。但道三於天文十三年(1547)九月破壞和議出兵攻打盛賴及賴藝,信秀得知後立刻集結聯軍一萬包圍稻葉山,但卻被道三奇襲而大敗,道三藉機追討,織田勢損失慘重,估秀弟信康等大將被討死;勝利的道三也打敗盛賴、賴藝二人,盛賴自刃,而賴藝再次被流放,道三因此成為了真正的濃州霸主。

天文十七年(1548),道三決家退居第二線,打算由長子義龍為家督,但由於人心不穩,加上義龍及道三之間的關係漸惡,加上義龍一直懷疑自己是否土岐一脈,故道三打算廢嫡,改立幼子孫四郎,但始終猶豫不決。

天文十八年(1549),道三對於信秀的敵對關係,希望得到緩和,加上得知其子為「尾張大傻瓜」的信長,暗自計畫陰謀,與信秀以聯姻而和解,以其女歸蝶嫁與信長,並道「若信長果真如其名,汝可殺之」,但歸蝶道「若夫君乃大才,歸蝶或與夫君殺父!」最後歸蝶終於嫁到織田家。

歸蝶嫁入織田家後,道三過著半隱居的生活,天文二十二年(1553),道三突然決定與新為家督的信長於富田正德寺見面,計畫如果信長真的是傻瓜,則就地格殺。道三故意早到,並走到附近民家等待信長的到來,不久信長帶鐵砲隊及長槍隊各五百人赴會,身穿一貫的奇裝異服,道三見後大為開心,並曾道「嗚呼!此子真無用矣!」但到了正德寺之後,道三大為震驚,信長以端莊禮服等待道三,令道三佩服不已,據說道三在是次會見中,常稱信長為「賢婿」、「愛婿」,更在會後與重臣說:「嗚呼!我兒只配為上總介(信長)拉馬為奴矣!」可見道三對信長評價之高。

回到美濃後,面對無能的長子,道三終於決定讓幼子孫四郎為新家督,義龍得知後決定先下手為強,弘治元年(1555),義龍召孫四郎到稻葉山城,並藉機把他殺死。當時正出外打獵的道三得知後,立即回鷲山集結三千人防守,但義龍糾結一萬大軍,以土岐正嫡的名義宣戰,並與道三方對峙。

弘治二年(1556)四月十九日,道三寫下遺書,當中連同美濃讓國狀並寫道「舊之惡果今報矣,明日之戰將五體不全,戰死或不是錯誤,或許有我最後的住處,但在哪裡?」而讓國狀中寫道「美濃一國現由織田上總介所有,信長得此讓狀,必需遣兵渡此」,之後的四月二十日,道三率兵與義龍大戰於長良川,信長得訊後立即出兵營救,但由於兵力過於懸殊,道三方迅速潰敗,道三也被義龍方的大將小牧道家討死,並得首級,被稱為日本三大梟雄之一的「美濃蝮蛇」齋藤道三在成功謀奪主家的不久,也終於成為下一個下克上的受害者,享年六十三歲,葬於長良福光寺旁的首塚。不久之後,其子義龍死,由其孫龍興為家督,但最終被道三的「賢婿」信長所打敗,奪得美濃,為日後的天下布武成功踏出新一步,齋藤家就此滅亡,可能這就是道三的最後詭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