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灝股份動作不斷 現金流充裕卻存潛在風險

順灝股份動作不斷 現金流充裕卻存潛在風險

近期,順灝股份(002565)在資本市場上可謂動作不斷。1月11日,順灝股份發佈公告稱,根據發展戰略和業務發展需要,公司使用自有資金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雲南綠新生物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南綠新”),註冊資本為人民幣 5,000 萬元, 持有 100%股權。目前,雲南綠新已經完成了工商註冊登記手續,並取得了由曲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頒發的《營業執照》。在本次對外投資對公司的影響方面,順灝股份稱本次投資有利於公司不斷拓展業務範圍,促進公司在現有業務板塊的基礎上更好的開拓大健康產業等新型業務,推進公司業務板塊的多化,從而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若未來本次投資順利實施會增強和提升公司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這並不是順灝股份近期的唯一動作。12月28日晚間,順灝股份公告稱,截至當日收盤,公司累計通過集中競價交易系統出售恩捷股份(002812)股票共580.08萬股,成交均價為46.50元/股,成交總金額約2.70億元;公司不再持有恩捷股份(002812)的股票。經初步測算,公司可實現投資收益約2.06億元。

從以上動作及相關公告中可以看出,目前順灝股份的財務狀況還算穩健,現金流也比較充裕,這對關注該公司的投資者來說無疑是好消息。不過,記者在查詢公司公告中發現,順灝股份此前曾因涉嫌證券虛假陳述被證監會行政處罰,並因此遭到投資者的集體訴訟索賠。

根據歷史公告內容,順灝股份的前身上海綠新於2016年7月27日收到上海證監局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證監會認定順灝股份存在兩大違規事項:一是未依法披露和時任董事長王丹的資金往來;二是隱瞞了與雲南中雲投資有限公司簽訂的《股權轉讓意向協議》,涉及協議標的金額3.68億元。證監會的這一處罰決定成為受損投資者維權的依據。《紅週刊》“民間維權”欄目組經諮詢律師事務所瞭解,根據相關司法解釋,在2012年3月1日到2016年4月29日期間買入,並且在2016年4月29日之後賣出或繼續持有而虧損的投資者,都可對順灝股份發起索賠訴訟。有索賠需求,且符合條件的投資者,可將姓名、聯繫方式與股票交易記錄(建議為Excel文件)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參與《紅週刊》“民間維權”欄目組組織的索賠徵集活動。本次索賠徵集可主張的範圍包括投資差額、佣金、印花稅損失等,最終的獲賠條件與獲賠金額將以法院認定為準。投資者在未獲得賠償前,無需支付任何律師費用。

在案件進展方面,2017年10月30日,上海二中院對部分投資者索賠案件做出一審判決,認定順灝股份構成證券虛假陳述。順灝股份不服,並針對揭露日認定、損失計算方法及賠償責任認定向上海高院提起上訴。2018年3月19日,順灝股份發佈公告稱上海高院維持原判,駁回了公司上訴。對此公司依然不服,又向最高院申請再審。去年11月14日,順灝股份收到最高法的案件《受理通知書》,本次案件將在最高人民法院做出裁判後再行審理。

雖然順灝股份對上海市地方法院的判決一再表示不服,但在公司的三季報中,公司依然計提出7千萬元的預計負債,用於賠付股民的投資損失。對於最高院的受理通知,證券維權律師告訴記者,最高院下發受理通知只是例行的手續,並不代表最高院支持公司的主張。

通過起訴索賠來維權,是法律賦予每一個投資者的合法權利,也是目前在遭受證券虛假陳述侵權後,投資者維權的最有效途徑。在此,本欄目組建議廣大受損投資者,如果符合索賠條件,都可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本欄目組也將持續關注本次案件的最新進展。

順灝股份動作不斷 現金流充裕卻存潛在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