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花呗的年轻人,出来借,总是要还的!

这学期刚开学,便看见学校里贴了好多防止校园贷的宣传,前不久微博也被大学生集体陷入校园贷的新闻刷屏。当今消费随处可见“享受当下”“年轻就是花呗”等宣传标语,许多年轻人在一种“花明天的钱能圆今天的梦”的错觉中,一步一步走向了欠债—还钱—欠债的泥潭。

去年,花呗发布了《2017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数据显示,在中国近 1.7 亿 90 后中,开通花呗的人数超过了 4500 万,也就是说平均每 4 个 90 后就有 1 个使用花呗。在购买手机时,76% 的年轻用户会选择分期付款。

在90后的年轻人中,大部分都是刚参加工作的职场新人或者在校大学生,而这些人中有稳定满意的收入的又少之又少,甚至还在一直问家里要生活费。本来手头就不宽裕,但是消费往往透支,那些消费透支的年轻人正在把透支的钱花在电子产品、恋爱开销、衣服鞋子上,有时不妨问问自己,真的需要那些东西吗?

最起初,我只是想买一只刚上市的iPhone6s。一个月还300,我完全可以负担的起。谁知欲望和贪念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噩梦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我开通了花呗,借呗等一系列的借贷工具,拆了东墙补西墙。还不起就分期,分期不行就套现。竭尽所能,费尽心机把账务做的滴水不漏。

我不敢考研,不敢辞职,只能一步一步向前。用房租和吃饭以外的每一分钱来偿还透支的每一个明天。”

这是一个典型的,深陷消费贷款的年轻人的故事。

去年,蚂蚁花呗在发布了一项年轻人消费报告后洋洋得意的宣称:90后们虽然热爱买买买,但剁手时并不任性, 99% 的人都能够按时还款,还是挺靠谱的。

这种“靠谱”的代价是什么呢?

花一万五,还掉五万。花五万,还掉九万。花呗、借呗、网贷平台挖了一堆太深的坑。两年后,当你面对苦心维持的资金链终于断裂时,你将回想起朋友对你说“有个平台叫花呗”那个遥远的下午。

“买不起”从来不是一句难以启齿的话,避免消费透支的陷阱很简单,那就是理直气壮的大喊一声:买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