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陽司法局:喜獲“2018年度群眾滿意率度”全市第一

[通訊員 嶽有智]2018年以來,旬陽縣司法局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市司法行政工作會議精神和縣委政法工作會議精神,圍繞“陝西一流,全國先進”的目標,著力構建“五大新格局”,不斷開創新時代司法行政工作新局面。該縣司法局堅持為民服務理念,圍繞“問民需、排民憂、解民困、化民怨、促穩定”,充分發揮司法行政機關法治宣傳、法律服務、法治保障職能,創新法治惠民便民助民措施,贏得了人民群眾的滿意和信賴,在2018年全省政法隊伍滿意率調查中,群眾滿意率位居全市司法行政系統第一。

“問民需”

普法從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開始

“司法局演的這個戲真能教育人,王家這小夥子不孝,多年不理他老子,老漢70多歲,老伴又不在了,真有點可憐,可今天變了,戲剛結束這小夥子主動扶著老漢回家了……”,這是該縣司法局組織《村官巧斷家務事》普法民歌劇在桐木鎮演出結束時,一位老奶奶向同伴看戲的中年婦女敘述的一段話。這部普法民歌劇正是反映關愛農村留守老人的贍養問題。

人民群眾最需要哪些法律知識,哪些宣傳方法最為他們喜愛和接受,這是該縣司法局十分關注的問題,並圍繞這些問題廣泛開展調研,推出了多項創新宣傳措施,滿足人民群眾對法律知識的需求。

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明確各級各單位普法責任和任務,推動形成大普法新格局。精心打造《村官巧斷家務事》普法民歌劇,先後在安康市巡演和陝西省彙報演出,2018年結合脫貧攻堅和新民風建設深入全縣村(社區)巡演30場次,起到了寓教於樂的普法效果。2018年10月邀請陝西省文藝知名專家對該劇進行進一步修改、打磨、升級,力爭推薦到司法部,成為全國“七五”普法優秀作品,並在京城上演。積極推進“互聯網+法治宣傳”創新,在縣電視臺開辦“普法園地”電視欄目。用該縣發生的涉法案件以案釋法,手機電視臺同步播出,使廣大觀眾直觀生動地瞭解和掌握相關法律知識,增強了群眾依法辦事和依法維權能力;運用新媒體進行普法宣傳。精心組織創作拍攝《公公的遺囑》和《良知》兩部法治微電影,並在“12.4”國家憲法日舉行了首映儀式;大力開展“鄉村審判”“巡回法庭”等活動,用身邊案例進行釋法,以增強法治宣傳教育的直觀性、生動性和實效性。

“排民憂”

搭建人民群眾的法律服務“連心橋”

“律師,我想諮詢一個事情,我現在搬到城裡住了,老家的宅基地和耕地照管不上,又不想丟,不知道咋處理好?”

“律師,我跟合夥人口頭約定有六萬元工程款的活,現在活幹完了,錢還沒要到手,因為關係好當時也沒有打條子、籤合同,現在該咋辦?”

“噢!以後要是遇到有什麼法律問題,打這個張律師的電話諮詢就全明白了,再也不用兩眼一抹黑地跑冤枉路了……”

這些是旬陽縣司法局實行“一村一法律顧問”便民服務的縮影

如何搭建人民群眾與法律服務機構的橋樑,為人民群眾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務,成為旬陽縣司法局在改革創新中首先思考的問題。實踐中,該縣司法局積極整合各方資源,以保障民生為本,構建大服務新格局。

整合全縣法律服務資源,實現“一村一法律顧問”全覆蓋。整合律師、法律服務工作者及司法行政工作人員法律服務隊伍,為全縣305個村(社區)擔任法律顧問,為村(社區)管理特別是村重大決策、重大村務活動提供法律意見,建立法律服務諮詢群,法律顧問當群主,隨時解答群眾涉法問題,無償為群眾提供法律諮詢服務千餘人次,竭力為群眾排憂解難。

選派律師無償為重點建設項目擔任法律顧問,定期進行法律體檢,參與企業的重大決策和經營活動,為其提供法律意見和建議,預防和化解法律風險,解決涉法問題,提高企業依法經營管理能力。

組織律師無償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擔任法律顧問,及時解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諮詢的法律問題,併為其調研起草的人大代表意見、政協委員提案提供法律意見和建議,提高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依法履職水平。在全縣召開“兩會”期間,組織律師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集中駐地設立“法律諮詢服務室”,開展法律服務進“兩會”活動,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務。

“解民困”

為弱勢群體撐起一片藍天

“司法局服務到家,前兩個月在咋村搞宣傳,我向他們反映包工頭欠自己工錢,一直不給,又沒打欠條,這事有啥辦法?一位姓司的律師當場說,他們可以給我提供法律援助,後來幫我跑調查,通知那個包工頭回來談,現在這8000元工錢到手了……”這是一位貧困戶獲得法律援助後的感言!

近年來,旬陽縣司法局探索創新了一系列法律援助助推扶貧攻堅措施,完善“12348”法律服務熱線電話法律諮詢、法律援助案件預約、受理、指派、辦理“一條龍式”法律援助工作機制。

建立“一站式”法律援助服務體系,組建“法律援助宣傳服務團”進村入戶開展法律援助宣傳服務,比如“法律援助宣傳月”活動期間,該縣司法局局長帶領“法律援助宣傳服務團”深入村(社區),特別是深度貧困村入戶宣傳扶貧相關政策和法律援助業務,對群眾提出的涉法涉訴問題,符合法律援助受案範圍的就地受理,並確定該服務團中的一名律師“一站式”全程辦理。對不屬法律援助受案範圍的涉法問題,積極協調相關單位妥善解決。

開闢貧困戶法律援助“綠色通道”,將全縣所有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一律納入援助範圍、建立貧困戶法律援助檔案。在全縣貧困村發放《法律援助連心卡》,公佈法律援助範圍、條件、程序,承辦法律援助人員姓名、聯繫方式等信息,對貧困戶需求法律援助服務的,縣、鎮兩級法律援助機構及時受理,及時辦結,打通法律援助“最後一公里”。

建立“訴援對接”工作機制,在縣法院、檢察院和公安局掛牌成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在公安機關案件偵查、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立案訴訟階段,及時對接,為困難和弱勢群體當事人提供法律援助。全年共辦理法律援助案件425件,其中,為建檔立卡貧困戶辦理法律援助案件201件,較上年大幅度增長。

“化民怨”

為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營造和諧環境

家住旬陽縣關口鎮大廟村村民大張和小張本是親兄弟,只因土地到戶界定林地界畔時,工作人員疏忽未到現場,只是說以“石堡”為界,這一說導致兩兄弟打鬧36年。經過鎮政府處理,縣政府行政複議還不算,官司還打到了中院,問題仍然得不到解決。2018年8月,關口鎮人民調委會利用“三力聯調”成功調解了這起36年的兄弟林地糾紛案。這是該縣司法局不斷創新人民調解工作的體制和機制,為有效化解人民群眾的矛盾糾紛作出有益的探索和實踐。

旬陽縣司法局圍繞“三力聯調”鄉村調解新模式,全力推進鄉村治理,維護社會穩定。繼續強化培訓和案卷評查,提升調解員業務能力。嚴格審核把關,積極兌現“以案定補”。開展形勢研判,有針對性化解糾紛。依託人民調解,有效整合司法、行政、道德等力量,加大對矛盾糾紛的化解,破解基層社會治理難題。健全縣調解中心運行機制,推動建立高效便捷的大調解新格局。

健全人民調解組織網絡。建立縣人民調解協會、縣人民調解中心,健全完善15個行業性專業性調委會、21個鎮、305個村(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實現了縣、鎮、村三級調解組織全覆蓋;探索實踐以人民調解為依託,司法、行政、道德三方參與的疑難矛盾糾紛調解新模式。根據案情和調解工作需要,從“三力聯調”人員數據庫中抽調相關司法人員、行政人員、鄉賢人士參與調解,發揮各方優勢,進行以案釋法、論德說理的方法化解疑難矛盾糾紛。

建立司法確認制度,依法固化調解成果。人民調委會對達成調解協議且符合司法確認的案件,建議雙方當事人及時申請人民法院進行司法確認,預防當事人反悔引起新的矛盾糾紛。

建立“訪調對接”機制,依法化解信訪積案。縣人民調解中心抽調2名專職調解員在縣信訪接待中心設立人民調解工作室,對來訪群眾反映的問題屬於人民調解範圍且當事人有意願調解的,及時分流到縣人民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實現人民調解與信訪案件無縫對接,及時化解信訪矛盾糾紛。截至2018年11月底,全年共調解各類矛盾糾紛3115件,調解成功率達98%,其中疑難複雜糾紛286件,預防民轉刑7件,預防群體上訪10件,全縣信訪總量和治安刑事案件大幅下降,有力地維護基層社會和諧穩定。

“保穩定”

規範管理助推矯正對象迴歸社會

旬陽縣司法局以創建“全省社區矯正建設示範縣”目標,強化對特殊人員依法規範管理。加強與公、檢、法以及人社、民政等職能部門協調,建立和完善協作機制,落實監督、教育、幫扶等各項任務,推動形成大監管格局。

規範“四簿一冊”,綠、黃、紅“三色預警”監管措施。會同縣檢察院開展了2次社區矯正工作專項檢查,與社區矯正對象見面瞭解悔罪表現、遵紀守法、就業創業、住房生活等情況,將嚴格執法與人文關懷緊密結合,促進思想轉化、迴歸社會。

開展警示教育活動,組織社區矯正人員到安康監獄實地體驗監獄內服刑人員的勞動改造、教學和生活區域等場所,切身感受高牆內外服刑的差距,聆聽服刑人員現身說法和由衷的懺悔,觸動社區矯正對象珍惜機會,遵紀守法,改過自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