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悲情厭世的作品《大象席地而坐》憑什麼獲得金馬獎最佳影片

就在昨天,第55屆臺灣金馬獎落下帷幕,獲得最佳影片的是一部名字很奇怪的作品叫《大象席地而坐》

一部悲情厭世的作品《大象席地而坐》憑什麼獲得金馬獎最佳影片


導演叫胡波筆名叫胡遷,有幸讀過他的小說《大裂》,在《大裂》裡,有一篇很短的小說,也叫《大象席地而坐》,講述了一個不成氣的編劇,在朋友因為自己自殺後前往臺灣,尋找朋友所講述的一頭席地而坐的大象,這個故事化作了電影故事中的一部分。

書中黃麗群老師的序最讓人印象深刻:“他的小說每一抹淡到幾近透明的灰草蛇線都有繁雜意象,語言平靜,一絲濫情自溺的跡象都沒有,落在地上,望似滾珠,若去捻起,才發現是水銀,凝重荒暴能讓人從頭裂到腳,剝掉了一身的皮。”書中15箇中短篇小說,每篇小說都懷抱同樣一個任何人無從迴避的問題:“我們還要活(被傷害)多久?”滿滿的悲情厭世如同這部《大象席地而坐》一樣,可能這就是這位導演的風格。

不幸的是這位才華橫溢的導演在2017年10月12日,意外離世...這部《大象席地而坐》便是他的遺作。

一部悲情厭世的作品《大象席地而坐》憑什麼獲得金馬獎最佳影片


這部作品不僅獲得了今年金馬獎的最佳影片,最佳改編劇本,觀眾票選最佳影片,還獲得了第68屆柏林電影節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還在最佳處女作獎中被特別提及。

影片長達4個小時,主角也有男女老少四個,這四人之間有著複雜奇妙的關係,並且四人都遭遇著連接不斷的麻煩,彷彿闖進了無法逃離的人生怪圈,四個人都無路可逃的時候,傳說中滿洲里那頭整天坐著,不被威懾與食物所動的大象似乎成了他們唯一的情感出口。

一部悲情厭世的作品《大象席地而坐》憑什麼獲得金馬獎最佳影片


這是一部充滿厭世悲情喪氣滿滿的影片。

一部悲情厭世的作品《大象席地而坐》憑什麼獲得金馬獎最佳影片


導演把這種情感首先體現在影調上,影片從一個男人的獨白和特寫展開,依次展現了四個主人公的生活。長鏡頭在影片中的運用非常出色,長鏡頭一個接一個地跟隨著幾個人物移來游去,讓觀眾隨著鏡頭進入井陘縣城的社會,長鏡頭所帶來的情緒氛圍很輕鬆地就把觀眾拉入了導演所建置的情境內。除了每一場戲都完全由一個調度複雜的長鏡頭組成(即便有跳切的部分也能看出是由單一長鏡頭剪開),影像大部分時間還採取了自然光,主要被攝體在影片的三分之二時間內都處於背光環境下,幾近溶解在黑暗裡。

一部悲情厭世的作品《大象席地而坐》憑什麼獲得金馬獎最佳影片


當然,如果是畫面始終昏暗、模糊,也很難體現導演在影像上的籌謀。影片仍有少數明亮的場景在呈現生活的點滴希望。在於城與心上人相見的一段戲裡,畫面鮮有地處於光明中。當然這種時刻會很快落回昏暗、模糊,這樣的設計令絕望的部分更顯絕望。

一部悲情厭世的作品《大象席地而坐》憑什麼獲得金馬獎最佳影片


還有電影裡每個人物的臺詞都顯得分外深沉文藝,連兩個中學生口吻都相當成年化,這些人物不停地拷問一些抽象的問題,也表達著對身邊人對這個世界的不解與憤怒,“我什麼都不是”“你這麼做有什麼意義嗎”“這個世界可真噁心”“人生就是一樁接一樁的麻煩”這樣的臺詞充斥著整部影片。

一部悲情厭世的作品《大象席地而坐》憑什麼獲得金馬獎最佳影片


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匯聚成了一股頹廢、墮落、歇斯底里的氣質,使這部電影別具一格,儘管也是相互穿插的多線敘事,但並沒有刻意營造昆汀和亞歷桑德羅·岡薩雷斯那種戲劇性的衝突和巧合,張弛有度的敘述,隱隱的情緒高潮,讓四小時的片長並不覺得煎熬。

這樣一部特點鮮明、人物飽滿、劇情鏡頭與光影甚至配樂都無可挑剔的作品,獲得金馬獎最佳影片也在情理之中的,但這位極具天分與藝術氣息的導演才嶄露頭角就...如果沒有那場意外,可以想象胡波一定會帶來更多更好的作品,甚至可以帶領華語電影走向更廣闊的未來。

在豆瓣《大象席地而坐》熱度第一的短評用了一句臧克家先生的詩,我也覺得很貼切:“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一部悲情厭世的作品《大象席地而坐》憑什麼獲得金馬獎最佳影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