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那些「走出去」的二胡藝術家|樂知有道

一個好的體系或是好的文化是開放的,並且是包容的。而二胡作為中國民族藝術的一個代表,在「內」不斷髮揚光大的同時,「走出去」也是很重要的。「走出去」並不是說舉行幾場演出就可以的,更重要的是能夠植根於當地,產生融合並最終得到所謂「外」的認可,這自然少不了那些「走出去」的二胡藝術家的功勞。


高韶青

高韶青是世界上公認的當今最優秀的,最創新的二胡大師之一,公認為對中國音樂現代化有巨大的影響藝術家。他曾是北京全國二胡邀請賽一等獎,最佳指定曲目、最佳自選曲目三大獎得主。他的代表作有著名的超高技巧的二胡改編曲“卡門幻想曲”,“吉普寨之歌”,他首演的二胡曲包括“秋韻”,“中國暢響曲”,“隨想曲”等。

高韶青曾與許多著名交響樂團合作,其中包括巴伐利亞交響樂團,俄羅斯愛樂交響樂團,多倫多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團,中央民族樂團,香港中樂團,法國Lille交響樂團,加拿大廣播公司交響樂團,加拿大國家藝術中心交響樂團,臺灣國立實驗國樂團等。

每年上百場的演出,使他成為世界上最忙碌的二胡演奏家之一。他的二胡演奏被許多好萊塢電影,電視所錄製,其中,他演奏的收視率極高的科幻電視連續片《Earth:Final Conflict》(《泰星來客》)被著名的Emmy大獎提名為“最佳主題音樂獎”,2007年,他參加演奏的電影紀錄片《潁州的孩子》獲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獎。

賈鵬芳

自幼受其兄影響,8歲開始學習二胡。他為了追求更高的藝術造詣,1988年留學日本。攻讀日本藝術院校最高學府東京藝術大學大學院,並獲得碩士學位。旅日後,幸會日本著名作曲家、日本作編曲家協會會長服部克久先生,並在其音樂會中被特約為常任獨奏演奏家,往返於日本及世界各地音樂舞臺。1997年,他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大廳與紐約現代管弦樂團的合奏創舉,更是奠定了其作為世界一流演奏家不可動搖的地位。

觀點:那些「走出去」的二胡藝術家|樂知有道

巫謝慧

巫謝慧(WeiWei Wuu),中國上海人,旅日著名二胡爵士樂手。

2002年簽約華納唱片公司出版首張個人唱片開始出道,並亮相於各大媒體,巡演於日本各地,深受好評併成為話題。以獨樹一幟的激情而華麗的演奏風格為特點,與著名音樂家肯尼·基,坂本龍一,葉加瀨太郎等合作,打破了二胡的傳統觀念。2014年,巫謝慧推出第十張個人唱片《Reborn~再~生~》。

這裡只是列舉了這三位藝術家,他們只是這個群體的代表,還有在各個地方為傳播中國民族藝術默默奉獻的藝術家們。

有時候,比起發揚一項藝術,在一項藝術基礎上進行創新可能更具有挑戰度。因為創新需要去打破那些「正統」的東西,甚至會招來一些非議,顯然這不僅僅是需要承受創作上的壓力,還要承受世俗的壓力。我們需要用更加開放的心態去看待這些,我想這才是所謂的自信,如果只是一味固步自封,那顯然是不能叫自信,反而叫自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