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想象,教師動了惡念會怎樣


不敢想象,教師動了惡念會怎樣

來自網絡



教師或許只有你真的從事過,才會認識到“師”所承載的責任和意義。說來慚愧,我一開走進這個職業,只因為不得已。因為一些自身的原因,不得不中斷學業,放棄深造一列規劃,投身工作。

我很喜歡讀書和學習,也總認為在知識層面,你自己投入多少,就會有多少收穫。我想象著,到最後可以留校成為一名大學老師。

小時候,老師在我心中的形象近乎是完美。他們無所不能,沒有做不出的難題,沒有不知道的事情,與別人爭執,都回以“我們老師說了... ...”

現在身邊的朋友總安慰說,你除了大學老師之外,都可以教,並且可以做得很好。

但是我做得不夠好,我發現身為老師,難的不是傳授知識,而是怎樣幫助他們構建自我,學會處理自己與外界的關係,學會保護自己。

其間,我收到的最多的問題並非關於學習,而是在家庭關係和校園關係中,他們該如何自處。

諸如“我被同學孤立,很難過,要不要轉學”,“早戀了,我該怎麼辦,拜託不要告訴父母”等等,甚至細化到“同桌欠我10元錢,我要不要提醒他”,“高考還有200多天,我現在努力還來得及嗎”之類。

也會有很多家長私下溝通說,“孩子很叛逆,家人說的他不停,但您說的,他聽得進去,勞煩您多費心”之類,網上所曝光的那種不講理的家長,我幾乎沒遇到過。他們把對年輕老師的疑慮埋在心中。

我才明白,不管怎樣,在學生心目中,除了家長,老師就是那個最大最信任的依靠了。在很多家長心中,最有力量的是老師。我們還是把“傳道,授業,解惑”想得太輕巧。

很多時候,我認為自己沒有那麼強大,何德何能,他們要如此信任我,把對他們成長和心靈很重要的問題交給我。

這個時候,壓力才開始撲來。我無法理解,那些因為成績和評優而勸退勸留級的老師的心態,學生身心是否健康,這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嗎。

前年家鄉一初中女生,每次考年級第一,但有一次考了第十,那時家長和老師不去安慰反而是責備,最後她跳樓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那個時候,如果有人跟她說,考差一次不算啥,後果不至於這樣。

我慶幸自己從小遇到的老師都是好老師,他們沒有告訴學生說,我們考不好一場試,會如何影響他的前程。他們只是兢兢業業教書,教我們如何做人而已。

《後漢書》中有記載:君學成師範,縉紳歸慕。仰高希驥,歷年滋多。

在我的認識裡,教師,醫生,並不只是一種工作。由於職業本身的特殊性,它們直接關乎生命,成長與心靈,必然要承擔更多。社會把一個個稚幼年輕的生命交到老師的手中,其實是把他們某一階段的成長,交到老師手中。

《奇葩說》其中一期的辯題是“要不要因為別人說你胖而減肥”,其中有辯手提到校園凌霸。如若受欺負的同學求助於老師,老師要怎麼做,我回答始終基於一點,就是它會對學生造成什麼影響。

我們的教育是不注重邊界“boundary"的,我不是師範畢業的,但我會告訴他們怎麼重新去界定每一個名詞,如尊嚴,尊重,友善,忍耐等,它們的邊界的在哪兒,如何換位思考,如何say no,如何求救等等。

印度學者克里希那穆提說:真正的文化並非基於工程師和專家,而是教育者的身上。且不要說師者不負責,我無法想象一個教育工作者動了惡念,會怎樣。研究生導師潛規則女學生,男老師性侵學生這類新聞層出不窮。

我們當下的環境太注重外在的成功,而忽視太多。在更成熟完善的教育機制未形成時,這部分“缺”更多由老師來補。

老師留給學生的印象是終生的,我離開教職後,與我保持聯繫的學生,依然尊稱我為“老師”,每當我想起他們對我深深鞠躬的姿勢,都忍不住熱淚盈眶。我慶幸我留給他們的是信任和美好,是師之形象的未崩塌。

為師者,不該是奔著福利和所謂的”“輕鬆穩定”,去謀一份工作,請記住“君學成師範,縉紳歸慕。仰高希驥,歷年滋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