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等100天,雷军真的要赔董明珠10亿吗?

5年来,媒体见缝插针时时刻刻“提醒”二位莫忘这10亿赌约。而雷军与董明珠的回应也总是自信满满,坚信自己会赢。

再等不到100天,雷军与董明珠5年10亿赌约,即将揭晓胜负。5年前,二位商界大佬对赌的“气话”似乎还犹在耳畔。


再等100天,雷军真的要赔董明珠10亿吗?


图片来源:2013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

雷军:请全国人民作证,五年之内,如果我们的营业额击败格力的话,董明珠董总输我一块钱就行了。

董明珠:我告诉你说,一块钱不要在这儿说。第一,我告诉你不可能,第二,要赌我跟你赌10个亿。

5年来,媒体见缝插针时时刻刻“提醒”二位莫忘这10亿赌约。而雷军与董明珠的回应也总是自信满满,坚信自己会赢。其实呢,结局无非两种:第一,小米输了,格力赢了;第二,小米赢了,格力输了。

而无论哪种结局,其实都并不“坏”。

如果小米输了,这并不意外

小米输了的结局并不意外。如果小米输了,只能说格力代表的实业经济暂时战胜了小米代表的互联网经济。

事实上,从2013年至2017年,格力营业额一直力压小米。2013年12月12日,对赌当年,雷军的小米还根本不是格力的对手。2012年,格力突破了营收千亿大关,2013年当年小米营收销售额只有316亿元。

铁娘子董明珠的实业经济坚持走的是产品科技创新和产品质量发展之路。“格力,掌握核心科技”、“让世界爱上中国造”,格力用了33年时间成长为中国家电巨头的“专利狂魔”。

2017年,格力电器凭借1273件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全国第7;2018年上半年,格力电器以787件的专利授权量位居第七位,连续成为前十榜单中唯一一家上榜的家电企业。

不知道是不是受“10亿赌约”的影响,董明珠不仅忙于老本行,还热爱造手机造车又造“芯片”。

格力“奋不顾身”地挤进了竞争激烈的智能手机领域、新能源汽车领域。最近,格力成立了全资集成电路子公司,专攻芯片、电子元器件等产品。格力多元化布局战略,无疑对营业额增长大有裨益。

如果格力输了,也是情理之中

但是,如果结局是小米赢了呢?目前这种呼声也越来越高。

格力花了21年营业额才突破千亿元,而小米仅花了8年就实现了。

大家眼看着格力与小米的营业额差距不断缩小。2013年二者相差近900亿元,2017年已经缩小至300多亿元。根据二者2018年上半年最新营收数据,差距已经缩小为113.28亿元。当2018年结束,赌约截止日到来时,谁又知道小米会不会反超呢?

现如今的小米已经不是当初的小米——一家手机厂商,而是一个集硬件、新零售和物联网和智能生活在一起的组合体。雷军已经不知不觉构建了一个“雷军帝国”。

再等100天,雷军真的要赔董明珠10亿吗?

小米公司申请注册商标超1800项,几乎全部跟“米”字有关。除了必要的防御商标,很多“米”字商标其实是必须申注的小米生态链企业名称。据了解,小米孵化、投资了超过210家生态链公司。

小米生态链中有赴美IPO的“华米”;负责生产智能家居产品的“青米”、“绿米”、“创米”;提供移动支付硬件的“商米”、消费电子服务的“紫米”;生产智能家电的“纯米”、“云米”;旅行箱品牌“润米”、小米笔记本品牌“蓝米”;以及小米在IPO后重返空调市场推出了小米互联网空调……

无论是哪一种结局,格力小米这场豪赌注定是双赢的。

这场始于玩笑,忠于执行的5年良性竞争,大家看到的是小米5年的奋发图强,香港终上市的圆满结局。

大家看到的是,格力作为传统实业对互联网经济的学习,从而不断催生新的“中国智造”。

赌“10亿”是假,双赢共进是真。说了这么多,该轮到你了。你觉得靠技术的实体经济与靠营销的互联网经济谁能赢呢?评论里留下你的看法吧。


【温馨提示】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不妥之处,请留言告知,感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