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去世留下一句遺言,世人覺得他很無情,事後得知實情為他流淚

1936年10月19日,對於還處在戰爭汪洋大海的中國人而言,是悲痛的一天。曾被譽為“插在敵人心臟的一把匕首”的魯迅先生,永遠離開了這片他深愛的人民和土地。

對於魯迅先生的一生而言,從小家庭的變故,讓他看清了世態炎涼,成年後的國家衰弱,讓他看清了當權者的無恥和多數人民的無知,中年的他又看到了親人的隔心相嫌棄,雖然他用“手中的刀”痛斥著這個時代的毒瘤,卻一路坎坷,倍感人世間的蒼涼。

魯迅去世留下一句遺言,世人覺得他很無情,事後得知實情為他流淚

光緒7年,也就是1881年,魯迅出生於浙江紹興,這座曾誕生過無數達官顯貴、文豪偉人的小城,未來又將迎來一位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的革命戰士。11歲時,魯迅入三味書屋開始讀書,讓他第一次開始對文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然而12歲時,一場意外的變故,讓本來童年美好的魯迅,開始體會家道中落的滋味。

祖父下獄,父親重病,為了避難一家人只得遷居鄉下,而魯迅小小年紀卻也只能每天在學堂、家、藥房三點一線,頻頻遭人白眼,這也養成了魯迅嫉惡如仇的性格。

15歲時父親去世,次年家族分家,由於沒有了父親,被分到的房子又小又差,少年志氣的魯迅沒有在契約上簽字,這也讓親戚們惡語相向,魯迅頓感世態炎涼。

魯迅去世留下一句遺言,世人覺得他很無情,事後得知實情為他流淚

後來魯迅考上了南京水師學堂,又轉到了江南陸師學堂,第一次觀看“日俄戰爭教育片”後,魯迅深受刺激,決定棄醫從文。此後他寫出了很多經典的評論文章,被譽為“插在敵人心臟的一把匕首”。

成名後的魯迅也是一路坎坷,中年時和自己的弟弟鬧矛盾,一直到晚年也只有妻子許廣平的陪伴,這讓魯迅在臨死前留下了一句傷心的遺言:讓他們怨恨去,我一個也不寬恕。

看魯迅的一生坎坷路,我們對這句話也只能表示理解。

而早在逝世前的一個月,魯迅先生就給妻子許廣平寫下了遺囑:(1)不得因為喪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錢。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2)趕快收殮,埋掉,拉倒。(3)不要作任何關於紀念的事情。(4)忘記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塗蟲。(5)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6)別人應許給你的事物,不可當真。(7)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

魯迅去世留下一句遺言,世人覺得他很無情,事後得知實情為他流淚

魯迅的逝世,在當時的中國是一件大事,而文化界的名流更是全體前來送魯迅先生最後一程。

10月22日下午,包括著名作家巴金、葉聖陶、張天翼、聶紺弩、胡風、蕭軍在內的眾多人士親自為魯迅先生抬棺送行,上海各界自發前來送別先生的隊伍,更是綿延十幾公里,本來計劃用馬車運送魯迅的棺木,此時各界人士主動接替抬著先生的棺木走了20餘里都不肯放下。

魯迅去世留下一句遺言,世人覺得他很無情,事後得知實情為他流淚

雖然魯迅先生的一生充滿了傳奇,但是作為一個人來說也有很多缺點和瑕疵,但瑕不掩瑜,魯迅先生仍然當的起民族魂的稱號,是當之無愧的文化界第一硬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