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這些知識產權新規開始施行!

2019年,这些知识产权新规开始施行!

2019年!這些知識產權新規將施行

1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

第四十二條 知識產權權利人認為其知識產權受到侵害的,有權通知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終止交易和服務等必要措施。通知應當包括構成侵權的初步證據。

第四十五條 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平臺內經營者侵犯知識產權的,應當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終止交易和服務等必要措施;未採取必要措施的,與侵權人承擔連帶責任。

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違反本法第四十二條、第四十五條規定,對平臺內經營者實施侵犯知識產權行為未依法採取必要措施的,由有關知識產權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十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的罰款。

本法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2最高院統一審理專利等二審案件

為了統一知識產權案件裁判標準,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優化科技創新法治環境,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特作如下決定:

一、當事人對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植物新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技術秘密、計算機軟件、壟斷等專業技術性較強的知識產權民事案件第一審判決、裁定不服,提起上訴的,由最高人民法院審理。

二、當事人對專利、植物新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技術秘密、計算機軟件、壟斷等專業技術性較強的知識產權行政案件第一審判決、裁定不服,提起上訴的,由最高人民法院審理。

三、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上述案件第一審判決、裁定、調解書,依法申請再審、抗訴等,適用審判監督程序的,由最高人民法院審理。最高人民法院也可以依法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四、本決定施行滿三年,最高人民法院應當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本決定的實施情況。

五、本決定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3《知識產權行為保全規定》

為正確審查知識產權糾紛行為保全案件,及時有效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等有關法律規定,結合審判、執行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查知識產權糾紛行為保全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已於2018年11月2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55次會議通過,現予公佈,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4知識產權相關會計信息披露規定

為加強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範企業知識產權相關會計信息披露,根據相關企業會計準則,我們制定了《知識產權相關會計信息披露規定》。

本規定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5《專利代理條例》

國務院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公佈修訂後的《專利代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19年3月1日起施行。

修訂後的《條例》從專利代理執業准入、執業規範和服務監管等方面修改完善了相關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