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故事 只活了27岁的王勃

唐诗故事 只活了27岁的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一位姓杜的朋友要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少府”,是唐朝对县尉的通称。

此诗是送别诗中的名作,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一帜。尤其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传之千古,有口皆碑。

王勃幼年就非常聪慧,六岁能作诗,诗文构思巧妙,词情英迈。九岁时,王勃读颜师古注的《汉书》后,撰写了《指瑕》十卷,指出颜师古的著作错误之处,表现了他的博学多才。后王勃通过李常伯上《宸游东岳颂》一篇,接着应试及第,被授“朝散郎”一职,成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朝散郎”级别仅次于县令。

唐诗故事 只活了27岁的王勃

王勃当上朝散郎后,经主考官的介绍,担任沛王府修撰,并赢得了沛王李贤的欢心。一次,沛王李贤与英王李哲斗鸡,王勃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讨伐英王的斗鸡,以此为沛王助兴。不料此文传到唐高宗手中,唐高宗认为此篇意在挑拨离间,钦命将他逐出长安。

几年后,他的朋友为他在虢州谋得一个参军之职。就在他任虢州参军期间,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犯罪,他将这个罪犯藏匿起来,后来又怕走漏风声,便杀死曹达,结果犯了死罪。幸亏遇大赦,没有被处死。

唐诗故事 只活了27岁的王勃

这次被祸,虽遇赦未丢掉性命,却连累了他的父亲,被贬为交趾县令,即现在的越南河内西北,是实在的南荒之外。这件事对王勃的打击,远远超过对自己的惩罚,内心产生强烈的自责。他出狱后在家里待了一年多,便去交趾看望父亲,在北部湾乘船时遇到风浪,不幸溺水,惊悸而死,年仅27岁。

王勃最为人称道、千百年来被传为佳话的,除《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外,还有他在滕王阁即席所赋《滕王阁序》。

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新修滕王阁落成,都督阎伯屿于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声,便请他参加宴会,并请他作记。《唐才子传》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唐诗故事 只活了27岁的王勃

如今在西安城中追寻王勃诗中的印痕,最能体现其意境的莫过于那饱经风霜的城墙与城楼了,登到上面,沿着城墙望去,“城阙辅三秦”的画面栩栩如生,仿佛王勃的送行就在墙下。

王勃的送行没有悲伤,没有眼泪,唯有高远的志向与豁达的情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