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智慧故事

三字經智慧故事

【故事】

被列為“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是東漢末年的文學家,他從小就是一個有才氣的孩子。

在他十三歲的時候,曾經跟隨父親到京城拜訪朋友。當時的河南尹李膺是個很有架子的人,除了當世的名人以外,什麼人都不接待。對於這個人,孔融感到非常的好奇,他一心想看看這個只見名人的李膺究竟長得什麼模樣,於是就一個人來到了李膺家門前,對看門的人說:“請您稟報李大人,我是李大人的通家弟子,有重要的事情要求見他!”

看門人一聽,不敢怠慢,趕忙回去稟告了李膺。這位李大人想了半天,也想不起來這個通家弟子是哪一位老友的後人,於是就派人請孔融進府面談。

李大人見了孔融後問他:“請問您的祖父與我有舊交情嗎?”孔融回答說:“是的,我的先祖孔子與您的先祖老子互為師友,所以說我孔融和您李老先生算起來,當然是世交了!”老子的名字叫李聃,孔融用了兩位古人的姓氏來做比喻,利用孔子和老子的師友關係,巧妙地把他和李老先生這兩個毫無交往的人比喻成了世交,聽了他的話,在座的賓客都深表歎服。

這時,太中大夫陳煒走了進來,他聽了孔融的這番話,不疼不癢地說:“哼,小時候聰明,長大了未必就能成氣候。”孔融不動聲色地說:“這麼說,您這位老先生小的時候一定是非常聰明的了。”在座的賓客都聽出來了,這是孔融在反駁陳煒的輕視,用陳煒自己的話來諷刺他。

只見名人的李牌聽了孔融的話,哈哈大笑了起來,他說:“這個孩子這麼聰明,反應靈敏,將來肯定會成大氣候的!”後來,孔融果然做了大官。

不過,孔融之所以千古留名,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才學,還有他的從小就顯示出來的高尚的品德,成為人們同以為豪的佳話,

孔融家裡一共兄弟七人,他排行第六。在他四歲的時候,就已經懂得了謙讓之禮。

有一天,鄰居給他家送來了一筐梨,父親把他們七個兄弟都叫來,讓他們一人拿一個梨吃。聽了父親的話,孔融的一個哥哥立刻跑過去,挑了一個最大的梨拿到了手裡,父親嚴厲地看了他一眼,嚇得他一縮手,大梨子掉到了地上。

這時,父親對孔融說:“你來給兄弟們分配一下吧。“只見孔融從地上拍起那個大梨子放回筐裡,然後從裡面選了一個最小的給自己,然後又把其他的大梨子分給了哥哥和弟。父親見了很高興,問他:“為什麼你自已留了一個小的把大的分給別人呢?”孔融說:“因為我的年紀小,哥哥們都比我大,當然我吃小的,哥哥們吃大的了。”父親又問:“弟弟也比你小,為什麼也吃大的呢?”

孔融又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啊,我應該疼愛自己的弟弟,把大的給弟弟吃,也是應該的。”

孔融的這種前後有禮的回答讓父親很是欣慰,他的那些哥哥們也羞愧地低下了頭。

這就是孔融讓梨的故事。在歷史上,還流傳著另外一個孔融友愛兄長的故事,那就是“兄弟爭死”的故事。

在孔融十五歲的時候,朝廷裡有一個叫張儉的官員,因為揭發了一些官員的罪惡,受到了陷害,官府要抓他治罪,於是,他便逃到了孔融家。孔融的哥哥孔褒是張儉的好友,所以孔融對張儉一直很尊敬。張儉來到他家的時候,孔褒正好不在家,孔融見張儉神色緊張,就說:“我哥哥雖然不在家,

但您是他的好友,就像我的兄長一樣,您有什麼難處,就請告訴我吧。”張儉這才把事情說了出來,孔融於是自己做主,收留了張儉,哥哥回來之後,兩兄弟又找了個機會,幫張儉安全地逃走了。

後來,有人知道了這件事情,就向官府告發了這件事。官府本來就為抓不到張儉而頭疼,一聽說張儉是從孔家逃走的,立刻把孔融和他的哥哥孔褒抓了起來。

審問他們的官員對他們說:“你們難道不知道放走了朝廷的要犯是要殺頭的嗎?說,你們兩個究竟是誰把張儉放走的?”

聽了這些話,孔融想,哥哥和張儉是好朋友,一定會受到這件事情的牽連的,那樣一定會沒命的。於是他對審官說:“是我收留的張儉,我哥哥當時不在家,你要治罪就治我的罪吧。”

聽到弟弟把罪責都承擔了下來,孔褒急了,忙喊到:“不,不是這樣的,張是來投奔我的,是我把他放的,不關我弟弟的事,他還是個孩子,哪懂那麼多事。要殺,你們就殺了我吧!”

結果,孔融和孔使在堂上爭了起來,爭得面紅耳赤,互不相讓,都說是自己放了張儉,自己應該被治罪。

審官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不由得呆坐在那裡,沒有了主見。他想,從來是互相推卸罪名,怎麼今天這兄弟兩個互相搶上罪名了呢?這可怎麼辦呢?

沒辦法,只好層層上報,讓上司去拿主意。最後,一直報到了皇帝那裡。後來,皇帝定了孔褒的罪,處死了孔褒,把孔融放回了家。

孔融雖然沒能救得了自己的哥哥,但是他冒死友愛兄長的事蹟,卻一直流傳到了今天。

孔融在四歲的時候,就懂得禮讓,恭敬兄長,愛護弟弟,能與兄弟和睦相處,一團和氣,是非常難得的。他在十幾歲的時候,敢於伸張正義,兄弟倆為了保護對方,甚至敢於相互爭死,給後世的許多人做出了榜樣。

家長在教育孩子懂得兄弟和睦、手足團結的時候,應該充分注意到榜樣的力量,用這些值得敬佩的古代孩子做為榜樣,教育自己的孩子向他們學習,之間應該相互謙讓,一團和氣,不能計較個人的得失,讓孩子明白,這種手足同胞的親情是每個人都必須具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