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說《史記》之黃帝

話說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黃帝,這個大家應該都認識,他是少典的兒子。黃帝的本名叫公孫軒轅,說他出生就很神奇,很小的時候就會說話了。按說一般我們現在的小寶寶在七個月左右會叫爸爸媽媽了,這個在古代應該也是差不多,能讓古人覺得很神奇,那麼黃帝他老人家應該比普通人要早說話,作者就大膽猜了一下,也許3個月就能開口說了。於是呢,這麼神奇的一個少年慢慢長大後,待人很厚道,做事也很聰明。

黃帝出生的那個年代,剛好是神農氏的影響力變弱的時候。神農氏又是誰呢?他就是那個嘗百草,然後發現各種草藥,同時發現哪種草藥治哪種病的那個人。神農氏呢,應該是一個大的部落頭領,也許還在名義上統一了中原地區,神農氏在實力巔峰時期,也許跟諸侯說過:要對老百姓好一點,不要太殘暴,不然我就要打你屁股哦。然後其他頭領打不過神農氏,就乖乖夾起尾巴做人。不過神農氏後來實力變弱了,或者說其他諸侯的實力變得強大了(應該是把神農氏的先進技術學到手了),就不怎麼聽神農他老人家的話了。諸侯對老百姓很殘暴,神農氏也沒有實力去教訓那些不聽話的小弟了。怎麼辦呢?這個時候另一位祖先--黃帝出現了。前面說到黃帝小時候就很聰明,估計也是受到了某個諸侯的不公正待遇,可能是他家地被地主強搶了,也許是父親被某個公子哥打了,反正他就開始學習打仗,按照歷史書上來說,就是隨隨便便練了練兵,把那群不聽話的諸侯打了個遍,諸侯就都乖乖的歸順了黃帝(這應該算是草根的逆襲之路)。但是有一個諸侯很厲害,黃帝估計也沒打贏他,這個諸侯就是後面要說的蚩尤。

戲說《史記》之黃帝

黃帝解決了神農氏內部的問題,發現又一個外患出現了,這個人就是我們的另一個祖先--炎帝。炎帝應該是神農氏地盤外的另一個部落首領,發現神農氏內部鬧起來了,就想乘火打劫一番。軒轅黃帝聽說之後,也沒有急於跟炎帝火拼,開始休養生息,並且開始製造先進兵器,馴化各種猛獸作為坐騎,炎帝前期也許獲得一定好處就退兵了。黃帝發展起來後,心裡咽不下這口氣,就約炎帝在阪泉之野一決勝負,打了三次,黃帝打敗了炎帝,接收了炎帝的所有地盤,估計黃帝在這幾次戰役中,和炎帝打出了感情,拜了炎帝為大哥,炎帝一看,年輕人有衝勁啊,以後我的地盤就全歸你管了,你來帶領人民過好日子吧,於是就形成了我們中華民族的雛形。

黃帝接收了炎帝的地盤之後,準備大刀闊斧的實現自己的理想,就開始做一些事情改善人民的生活。蚩尤估計覺得黃帝這麼小,而且只是個新起來的諸侯,憑什麼我要聽你的,看不清形勢,公開說,我就不聽你黃帝的命令,你能把我怎麼著吧。黃帝就跟其他諸侯說,你們看吧,有個不聽話的跳出來了,你們跟我一起去滅了他。於是黃帝帶領幾倍於蚩尤的兵力,在逐鹿之野,捉住蚩尤並把他殺了。這時候,黃帝的聲望達到了頂峰,各個諸侯一致選舉黃帝為天子,代替神農氏。有一些神農氏的忠實粉,不是很服氣黃帝,黃帝就帶兵打到他們服氣為止。這就是黃帝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