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史记》之黄帝

话说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这个大家应该都认识,他是少典的儿子。黄帝的本名叫公孙轩辕,说他出生就很神奇,很小的时候就会说话了。按说一般我们现在的小宝宝在七个月左右会叫爸爸妈妈了,这个在古代应该也是差不多,能让古人觉得很神奇,那么黄帝他老人家应该比普通人要早说话,作者就大胆猜了一下,也许3个月就能开口说了。于是呢,这么神奇的一个少年慢慢长大后,待人很厚道,做事也很聪明。

黄帝出生的那个年代,刚好是神农氏的影响力变弱的时候。神农氏又是谁呢?他就是那个尝百草,然后发现各种草药,同时发现哪种草药治哪种病的那个人。神农氏呢,应该是一个大的部落头领,也许还在名义上统一了中原地区,神农氏在实力巅峰时期,也许跟诸侯说过:要对老百姓好一点,不要太残暴,不然我就要打你屁股哦。然后其他头领打不过神农氏,就乖乖夹起尾巴做人。不过神农氏后来实力变弱了,或者说其他诸侯的实力变得强大了(应该是把神农氏的先进技术学到手了),就不怎么听神农他老人家的话了。诸侯对老百姓很残暴,神农氏也没有实力去教训那些不听话的小弟了。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另一位祖先--黄帝出现了。前面说到黄帝小时候就很聪明,估计也是受到了某个诸侯的不公正待遇,可能是他家地被地主强抢了,也许是父亲被某个公子哥打了,反正他就开始学习打仗,按照历史书上来说,就是随随便便练了练兵,把那群不听话的诸侯打了个遍,诸侯就都乖乖的归顺了黄帝(这应该算是草根的逆袭之路)。但是有一个诸侯很厉害,黄帝估计也没打赢他,这个诸侯就是后面要说的蚩尤。

戏说《史记》之黄帝

黄帝解决了神农氏内部的问题,发现又一个外患出现了,这个人就是我们的另一个祖先--炎帝。炎帝应该是神农氏地盘外的另一个部落首领,发现神农氏内部闹起来了,就想乘火打劫一番。轩辕黄帝听说之后,也没有急于跟炎帝火拼,开始休养生息,并且开始制造先进兵器,驯化各种猛兽作为坐骑,炎帝前期也许获得一定好处就退兵了。黄帝发展起来后,心里咽不下这口气,就约炎帝在阪泉之野一决胜负,打了三次,黄帝打败了炎帝,接收了炎帝的所有地盘,估计黄帝在这几次战役中,和炎帝打出了感情,拜了炎帝为大哥,炎帝一看,年轻人有冲劲啊,以后我的地盘就全归你管了,你来带领人民过好日子吧,于是就形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雏形。

黄帝接收了炎帝的地盘之后,准备大刀阔斧的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开始做一些事情改善人民的生活。蚩尤估计觉得黄帝这么小,而且只是个新起来的诸侯,凭什么我要听你的,看不清形势,公开说,我就不听你黄帝的命令,你能把我怎么着吧。黄帝就跟其他诸侯说,你们看吧,有个不听话的跳出来了,你们跟我一起去灭了他。于是黄帝带领几倍于蚩尤的兵力,在逐鹿之野,捉住蚩尤并把他杀了。这时候,黄帝的声望达到了顶峰,各个诸侯一致选举黄帝为天子,代替神农氏。有一些神农氏的忠实粉,不是很服气黄帝,黄帝就带兵打到他们服气为止。这就是黄帝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