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筋”對頸肩腰腿疼有哪些指導意義?

“經筋”的功能,主要是連接骨骼,進行各種活動,就是我們現在解剖學的肌肉,韌帶,肌腱的功能總和。

“經筋”對頸肩腰腿疼有哪些指導意義?

如《素問·痿論》說:"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靈樞·經脈》形容筋肉的功能是“筋為剛”,意指筋肉附著於骨,能屈伸活動,表現出剛勁有力。《說文解字》解釋"筋"是"肉之力也",“力”是“筋也"。段玉裁注說:“筋者其體,力者其用也。”這可說明“筋為剛"的具體含義。

經筋是由筋肉組成,主要對關節屈伸和肢體運動起作用,故其病候主要表現在運動方面,如局部或全身肌肉拘意、抽搐、強直,以及弛緩、癱瘓不用等;此外,經筋還聯繫到有關器官,可發生有關症候,如耳痛、耳鳴、視力不良等五官症候以及喘息、“伏梁”(胃病)等內臟症候。這是由於耳內、眼部或胸膈部的經筋牽涉所致。陰、陽經筋之間具有拮抗作用,在病理情況下,所出現的病症也各有特點。《靈樞·經筋》篇中指出“陽急則反折,陰急則俯不能伸”。就是說背側(背為陽)的經筋拘急,可發生強直和角弓反張;腹側(腹為陰)的經筋拘急,可發生彎俯不能伸直。《靈樞·經筋》篇還指出:“寒則筋急,熱則筋弛縱不收。”也就是說,經筋的虛寒證,多見拘急強直;實熱證,多見弛緩不能收縮。這些都是經筋病的一般特點。總之,經筋所表現的症候,多屬筋肉組織的疾病,

臨床上常見的軟組織勞損、肌肉風溼痛,以及運動神經疾病所引起的肌肉痙攣或癱瘓等,都屬於經筋病的範疇。

“經筋”對頸肩腰腿疼有哪些指導意義?

經筋病的治療特點,主要是鄰近取穴,“以痛為輸”,即在患部或壓痛處取穴針灸。《素問·調經論》指出:“病在肉,調之分肉;病在筋,調之筋。”但是經筋須受經絡氣血的濡養,受經絡的調節,因而治療筋病除了局部選穴外,還可按經絡循行選用適當的遠道穴。這種選穴原則,尤其對肌肉拘急的病症更為必要。目前臨床上治療小兒麻痺症和癱瘓病人,一般均選用高於病所的經穴治療,就是根據經絡調節經筋的道理。古人解釋這種關係是“依脈引筋氣”。

“經筋”對頸肩腰腿疼有哪些指導意義?

關於針刺方法,《靈樞·官針》九刺中有“分刺”(刺分肉之間);十二刺中有“恢刺”(刺肌腱)、“浮刺”(橫刺到深層肌肉);五刺中有“關刺”(刺關節附近的肌腱)、“合谷刺”(多向透刺,刺肌肉)。這些方法,多為臨床所採用。《靈樞·經筋》篇說:“焠刺者,刺寒急也;熱則筋縱不收,無用燔針。”意即:凡屬筋肉拘攣、牽掣的虛寒證,要採用溫針、火針、艾灸、藥熨等溫熱刺激;屬於筋肉弛緩的實熱證則不宜用溫熱的方法。

“經筋”對頸肩腰腿疼有哪些指導意義?
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歡迎留言評論一起探討中醫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