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小札—有關於“上手狀態”

鍾毓書

讀書小札—有關於“上手狀態”

12月16日晚,家裡太過寒冷,又閒空調吹的太燥,於是索性跑到圖書館裡吹暖氣。由於剛考完試,圖書館裡只有留著的繼續奮戰考研的人,我開始回憶我這學期的體會。

這學期跟以往學期讀書有很多不同。如果說以往讀書是無目的的大海撈針,那麼現在則是有自己目標的按部就班的讀書。我體會到朱子所說:“讀書應循序漸進,不應貪多求快”的道理,沉下心來開始大部頭的精讀,往往一小時只能讀上4頁,每天加在一起讀書也不過十幾頁,最多二十幾頁。

這種讀書方法雖然慢,但是比泛讀書卻要好很多。在緩慢而又仔細體味書中內容的過程中,雖然一開始效果不是很明顯,但是隨著頁數的累積,我愈發體會到書中的所指,而不是因為泛泛閱讀而錯過了書中的精髓。

在泛泛閱讀的時候,書中的內容,永遠只是書中的內容,最多會冒出一兩點論文的靈感的火星。而在仔細體味的過程中,會把書中的東西真正的轉化成自己的內容。

比如最近讀《存在與時間》,體會了“上手狀態”一詞好久,書中所寫:

“錘本身揭示了錘子特有的‘稱手’,我們稱用具的這種存在方式為上手狀態。只因為用具不僅僅是擺在那裡,而是具有這樣一種‘自在’,它才是最廣泛意義上的稱手和可用的。僅僅對物的具有這種那種屬性的‘外觀’做一番‘觀察’,無論這種‘觀察’多麼敏銳,都不能揭示上手的東西。只對物做‘理論上的’觀察那種眼光缺乏對上手狀態的領會。”

“對錘子這物越少瞠目凝視,用它用的越起勁,對它的關係也就變得越源始,它也就越發昭然若揭地作為它所是的東西來照面,作為用具來照面。”

錘作為錘本身揭示了錘子特有的“稱手”,鐵匠用錘打鐵,不像專家一樣去分析錘的組成部分,而是“用”,在這種“用”的過程中,錘子本身對其關係也變得越來越源始,越來越接近“錘”之為“錘”的本源。

與凝視觀察不同,上手的東西不能用理論去把握。

書的意味就止步於此了,但我卻沒有停下自己思考的“步伐”。

我發現從前許多時候我意欲做某件事時,習慣性把這件事在腦中分析再三,當分析完畢時,已耗費了不少時間,這時往往就會不做這件事情,亦或是做這件事情時,發現事情的真實情況與我腦中的設想差之千里。

“事之為事”在於其上手狀態,而不在於其理論觀察。這也與俗語“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中的矮子”有幾分類似的蘊味。

只有在處理事情,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才能愈發的認清事情,認清問題,而不是在一味的空想與設想中去試圖認清事情和問題。

我又一次回憶起七年前在黑暗中掙扎著的自己—在那片黑暗中,我從未想過任何有關“未來會如何”的問題,甚至沒想過自己是身處“黑暗”之中,而僅僅是每天學好自己的功課,解決遇到的問題,最終卻走出了黑暗。

而這一階段的我,卻往往會設想、空想一些沒有絲毫用處的事情,而這些設想與空想,恰恰對解決問題是沒有任何幫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