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很多人寧死也不願看中醫?原因是……

這是由中醫和西醫的不同特徵所導致的。


解密:很多人寧死也不願看中醫?原因是……

西醫是一種分解的醫學,是從區塊到整體。

比如說針對某種特定的疾病,通過循證醫學的方法,總結海量的病歷,從疾病的誘因,病程,預後,進行疾病的闡述。針對個人來說,是把人體的不同指標,列出正常值和異常值。

所以西醫的治療,是針對體檢或者檢驗中發現的異常值而來的。


解密:很多人寧死也不願看中醫?原因是……

以我們心內科的冠心病為例,心內科的醫生通過心電圖,心肌酶變化,心臟超聲變化,或者冠脈造影情況,明確導致心絞痛的血管具體是哪一個分支,導致的心肌缺血面積有多大,有沒有可能導致致死性心肌梗死。來決定是內科保守治療,還是放入支架或者血管搭橋進行再血管化治療。

在這其中的每一個決定,都有相關的數據支持,換句話說,一個冠心病的患者,選擇哪種治療方式,並不是由醫生決定的,而是由既往有類似特徵點的患者,應用不同的治療方式,而導致的結果而決定的。

比如從幾率上來說,80%的前降支狹窄,有80%的幾率,可能在一年內出現心肌梗死,安放支架,可以把這個幾率降低到百分之十幾,注意這裡不是降低到零。在支架術後,通過服用阿司匹林以及他汀類藥物,可以繼續降低這個幾率到百分之幾。

這就是西醫的邏輯。一切從數據出發,瞭解發生率並對抗發生率。

所有的方案都是明確的,因為有什麼樣的疾病,所以我用什麼樣的藥,能說的清楚。


解密:很多人寧死也不願看中醫?原因是……

中醫是一種整體的醫學,以辯證判斷為主。

中醫唯一缺的就是,大規模的病例累積,驗方效果評估。

比如說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中醫病案中,應用某種湯劑,需要增減。這些中醫驗方是有效的,但是針對個人的增減,卻是極其考量醫生的技術。而正是因為這些增減,對於療效的說明,就很難量化,不能給患者以直觀的概念。


中醫、西醫都是醫學,都需要藉助藥物對人體進行調整。西醫的最大優勢,是對患者的親和性,中醫在這方面做得不夠好。這就是我理解的為什麼很多人願意死在西醫的病床上,也不願意去看中醫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