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意思是一個人會成長為怎樣的人、取得多大的成就,在他三五歲時就可以看出來。這不是毫無道理的,大腦生理學家們通過大量研究也發現,兒童從出生到3歲這個時期,他的智力與性格的形成已經完成了60%,這個時期他們的大腦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到了6歲,腦細胞組織發育已經完成了80%,在這一時期如果能以遊戲化的方式來教導孩子學習,也可以有明顯的進步;在6-8歲這個時期,腦部的發育完成了90%,孩子聰明與否,大致就已經決定了。
兒童的潛能培養有一個奇特的規律——天賦遞減規律,即兒童的天賦隨著年齡增大而遞減,教育得越晚,兒童與生俱來的潛能就發揮得越少。在孩子出生後的幾年內,受到外界的視、聽、觸覺等感官刺激越多,各種功能發展得也越快。
可見,對兒童大腦的開發教育,越做越好。
1800年7月1日,在德國薩勒河畔的一個小村子裡,誕生了一個男嬰。他的父母還沒有來得及高興,竟發現這個新生嬰兒反應遲鈍,顯得極為痴呆。為此,他的父親悲傷地嘆息:“我究竟有何罪孽,上帝給了我這樣一個傻孩子?!”母親也很洩氣:“這個孩子不管怎麼教育他也不會有什麼出息的。”鄰居們也紛紛勸慰他們“想開點”。
然而,男嬰的父親並沒有絕望,他相信,只要從嬰兒開始教育,自己的兒子也能成為不平凡的人。他制定了周密的教育方案,並且嚴格地按照自己的計劃去實行。結果,這個被人嫌棄的傻孩子很快就變得讓人刮目相看——8、9歲就能自如地運用德語、法語、意大利語、拉丁語、英語和希臘語這六國語言,通曉動物學、植物學、物理學、化學、數學;9歲考入萊比錫大學;10歲進入哥廷根大學;13歲出版了《三角術》一書;4歲就被授予哲學博士學位;16歲獲得法學博士學位,並被任命為柏林大學的法學教授;23歲就成為研究但丁的權威——這個天生反應遲鈍叫卡爾·威特,19世紀德國的一個著名的天才。
卡爾·威特的例子告訴我們,只要實施了得當的早期教育,天賦一般的孩子也能成長為天才。
在人的一生中,從出生到5歲是接受各種能力教育的最佳期,父母只要好好把握這五年,更容易培養出聰明的孩子。而在這五年中,又有以下幾個重要的發展階段:
2歲前,是感知和動作發展的最佳時期,可以給孩子多聽、多看、訓練動作。
2-4歲,是發展語言的最佳期,可教孩子講話、發音、學兒歌、彈琴。
4歲,是圖形辨認最佳期,可教孩子繪畫,認簡單的字形。
5歲,是數字運算最佳期,可教孩子掌握數的概念和簡單的加減運算,還可以用遊戲方式學習珠算,使其迅速掌握數的運算。
這五年的早教內容,一個是身體運動的能力,一個是動手的能力,一個是語言的能力,一個是交往的能力,還有就是要養成基本的生活習慣。
雖說早期教育非常關鍵,但是並不意味著超前教育,作為父母,不要“揠苗助長”,對孩子施加過多壓力,往往收不到預想的效果。
曉明的母親非常注重早期教育,在曉明沒有上學之前,她每天都給兒子佈置很多學習任務,不是練習寫字,就是算加減法。幾乎沒有給曉明安排玩遊戲的時間,也不讓他去和其他小朋友交往。慢慢地,曉明變得呆呆的。結果,上學以後,曉明的學習成績並不理想,也很少小朋友喜歡和他交朋友。曉明的母親覺得很茫然:我的孩子在幼兒期就認識七八百字,會10以上的加減法,怎麼上學後反而不如別的孩子呢?
教育是一門科學,有它自己的規律,像曉明母親那樣只憑美好的主觀願望,過於急功近利,要求孩子在2歲時達到3歲的水平,3歲時達到4歲的水平,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閱讀更多 阿甘爸爸在這裡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