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人为何不喜欢这条河?读读这首宋诗就知道了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这首宋诗名字叫《初入淮河》,作者是南宋诗人杨万里。

南宋人为何不喜欢这条河?读读这首宋诗就知道了

正如诗中所言“人到淮河意不佳”,为什么南宋人到了淮河就心情不好?

诗中其实也回答了,最后一句“中流以北即天涯”,淮河的中流线以上就不再是宋朝领土了,而是金国的领土。

所以说,南宋人一到达淮河,就会感觉很悲伤。

淮河古称淮水,与长江、黄河以及济水并称为“四渎”,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河流之一,全长超过一千公里。

南宋人为何不喜欢这条河?读读这首宋诗就知道了

本来淮河根本不是宋朝的边境线,而是属于腹地,等到南宋绍兴和议,南宋放弃了中原的失地,把淮河以北割让给了金国,从此才成为边境线,两国都是重兵把守。

诗人杨万里写这首诗的时候,身份其实是“外交官”,宋光宗绍熙元年,他被朝廷派到淮河,去迎接金国来的所谓贺正使,也就是金朝祝贺宋朝改元的使者,一个使者来,宋朝就得派大官北上迎接,一路上更是得服侍体贴、不敢得罪。

所以,对于正直的诗人而言,真是侮辱,但让诗人更感觉侮辱的是堂堂大宋,竟然沦落到这种地步。

他北望淮河,不禁泪流满面。

南宋人为何不喜欢这条河?读读这首宋诗就知道了

其实,在整个南宋,很多人对淮河的感情都很复杂,一方面,淮河守护了南方的宋朝领土,多少宋军将士在此血战沙场、血染淮河;另一方面,淮河又成为绍兴和议、屈膝投降的象征。

杨万里《初入淮河》是组诗,后面还写道“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诉不堪。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

“王人”跟“王师”,都是南宋人写诗的时候经常使用的意象,王人指的是南宋派往金国的使臣。中原父老望见南宋使臣,都是哭诉,但没有什么用,他们都无法南渡淮河,还不如沉默的归鸿可以飞到江南。

这种无奈,在宋诗里面常常被诗人们记录下来,是诗人自己的想象,还是真实历史,也很难判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