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鎮童年,一個老青島的記憶之三

賣涼粉的老人

西鎮真的就像一個小鎮,鎮上的人們似乎相互都認識,鎮上的生活也格外的安逸。

因為鐵路的阻隔,西鎮和外面的世界交通上並不十分通暢,所以西鎮人也就形成了自己的小圈子。臺西和臺東一樣,原來單獨是一個區,老市南人很看不上西鎮人,因為在他們看來臺西區原來都是窮人聚居的地方。但是西鎮人卻有著西鎮人特有的傲氣,一樣看不上市南人的那種做作,矯情。

說到西鎮,很多人都會想起電車站的電烤肉串和臭豆腐。但是在我的童年中,印象最深的卻是涼粉。記憶中,大概三四歲的時候對西鎮的涼粉就有印象,印象來自那個推著一輛手推車穿街過巷的老人。還在北京路住的時候和西鎮只隔著一座天橋,每天下午老人宏亮的吆喝聲:“賣涼粉那!”由遠而近傳來,自東向西緩緩而來。老人大概已經七十歲左右的年紀,背已經駝了,佝僂著身子推著小車走的很慢。

等搬去了團島,再也聽不到老人的叫賣聲了,後來才知道原來老人住在鄆城南路那邊,所以每天叫賣的路線是從貴州路往東,再從火車站折回,團島自然也就聽不到了。不過,臺西三路的市場上有一個賣涼粉的攤位,生意卻一樣的好。最初是一位老奶奶,後來換成了大姐姐。不知道這是不是一家人,但是涼粉的口感卻是很相近的,也一直是童年記憶中最好的美味。

青島的涼粉和內地不同,使用海菜做的,似乎是叫石花菜,因此要比一般的綠豆涼粉更清涼更爽口,還帶著一分大海的氣息,重要的是總感覺入口即化,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含一大口在嘴裡,靠舌頭打碎慢慢嚥下的感覺。那會冰糕的價格是三分到五分錢,七分錢的後來才有,一碗涼粉只要二分錢,放學回家路上偶爾會用姥姥偷偷給的零花錢買上一碗解解饞。

老人什麼時候從生活中消失不得而知,但是西鎮的海菜涼粉的味道似乎也隨著老人的逝去消散了,長大後似乎再也沒有吃到過那樣的美味,即便偶爾也會吃海菜的涼粉,但卻總有一種工業化生產後的那種石油的味道。

放在今天,也許老人的技藝可以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了吧,只可惜在那個年代,走街串巷的老人一定還帶這個資本主義尾巴的帽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