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愛大蘭州方言《姑舅哥吃的多》(誦讀版)

誦讀:賀登年

歡迎來收聽誦讀,在美麗的金城蘭州向您問好!

今天,賀老師用蘭州方言為大家誦讀

蘭州方言《姑舅哥吃的多》

蘭州方言很有意思,說啥都帶“子”。

吃的、穿的、用的、說的、做的,

都離不開一個“子”字。

最愛大蘭州方言《姑舅哥吃的多》(誦讀版)

把零食叫的是“嘴頭子”

家常便飯是“一鍋子”

晚上愛吃個“面片子”

切上些肉了“攬臊子”

來客人就吃“拉條子”

還有包子餃子“呲耳子”

過年炸的是“油餜子”

蒸饃饃先燒個“灰蛋子”

先頭蒸上些“刀把子”

再蒸上些“荷葉子”

還要蒸上些包穀面的“馬蹄子”

最後蒸上幾個“碗坨子”

街上賣滴是“釀皮子”“灰豆子”

“酥餅子”“甜胚子”

馬爺“雞蛋牛奶醪糟子”

還有“洋芋格格子”“麻辣串串子”

“包穀面的糊糊子”(玉米粥)

最愛大蘭州方言《姑舅哥吃的多》(誦讀版)

《姑舅哥吃滴多,走的路端的鍋》

姑舅哥是個左撇子

從小就是個拖鼻子

八歲了說話還禿舌子

爹媽慣成個痴嬌子

考試老是梢(念sao)把子

編謊剝皮的繞五子

經常挨老師的戳脖子

上課話多愛攢棒子

結交的都是二流子

不務正業的燒料子

跟上學成個老油子

大話連篇的諞客子

巴結土豪愛舔勾子

事情辦砸倒臊子

吝嗇的舍皮嘰嘰子

淨跟她媽要票子

爹媽為了顧面子

牙打掉嚥進肚子

把他爹氣的跳蹦子

再罵也是個半吊子

還是沒錢吃飯餓肚子

從小到大啃老子

年輕不學好是一陣子

受窮受罪可是一輩子

唉!

現在後悔的砸康子

最愛大蘭州方言《姑舅哥吃的多》(誦讀版)

廚房裡放著個碗櫃子

裡頭裝的蒜缽子

還有漏勺子,鐵片子

瓦渣子的碟子一摞子

搪瓷缸子,勺勺子

還有一個裝滿醋的拉拉子

櫃櫃子上頭放的藥罐子,砂鍋子

還有一個姜窩子

炕上放的是炕桌子

茶泡上喝的蓋碗子

門背後掛著一副卡(qia)缽子

門幫上掛的是打土撣子

旮旯子裡放的笤帚骨抓子

房簷子底下掛的辣角(ge)子,

還有幾串蒜辮子

門後頭還放著一個頂門槓子

搞衛生靠的是雞毛撣子

洗手用的是胰子

牆上掛的是畫張子

最愛大蘭州方言《姑舅哥吃的多》(誦讀版)

院子裡放著一個推車子

樹底下放著一個馬紮子

狗娃子,豬娃子

還跑了一院子的雞娃子

尕孫子淨勾子

嘴裡砸著一個奶嘴子

手裡拿著一個巴浪子

老爺子穿的汗禢子

嘴上叼著一個煙鍋子

手裡拿著一個棍棍子

婆婆留的是二毛子(齊耳短髮)

手上戴的蓋指子(戒指)

做事糊塗墮達子

媳婦子留的長辮子

指頭子上戴的是金箍子(金戒指)

麻利幹三急性子

好媳婦興旺了一家子

最愛大蘭州方言《姑舅哥吃的多》(誦讀版)

蘭州方言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作為歷史文化記憶,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瞭解和認識老蘭州的生活,可以喚起許多蘭州人點點滴滴的回憶,備受廣大講蘭州方言的蘭州人所喜愛。在異國他鄉的蘭州人,如果忽然聽到一句蘭州方言,會讓他們倍感親切,甚至熱淚盈眶。


(註明:以上圖片來自網絡)最後特別感謝賀老師的支持

最愛大蘭州方言《姑舅哥吃的多》(誦讀版)

姓名:賀登年,女,生於1976年6月,甘肅省蘭州市人,中共黨員,漢族,出生在一個傳承孔孟遺風,有著書香氣的家庭。熱愛讀書寫作,成為美篇寫作達人,被美篇官方特邀創建家教寶典圈子,美篇號3428128,作品發表在各大網站和微信公眾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