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收藏了数千件俄侨文物,留住了记忆,更留住了中俄民间友好的历史

2015年年度俄语人当选评语:他是一个中国人,却建立了中国最大的俄侨藏品馆。他留住了记忆,更留住了中俄两国相亲相融的历史文化友谊。他就是李良!

他收藏了数千件俄侨文物,留住了记忆,更留住了中俄民间友好的历史

每到年底,京城的舞台似乎都绕不开俄罗斯艺术的风姿,无论是各大新年音乐会的演奏曲目,还是轮番而至的俄罗斯芭蕾名团。为何这位近邻的艺术品位能在国内有众多追随者?就在演出市场正热闹的时候,一个小型展览在俄罗斯大使馆旁的文化艺术中心悄然开幕。展览的主角是4000多封珍藏的俄侨信笺,为邻家艺术对中国的影响稍稍揭开面纱。

策展人叫李良,用俄侨物品留住特殊的城市记忆 。李良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由于地理位置、历史渊源等原因,哈尔滨曾是中俄音乐交流的门户。从这些信札中不难发现,俄罗斯非常注重对国民的音乐素质培养,系统的音乐教育从孩子还处于小学阶段就已经开始。

受俄罗斯文化影响,上世纪初,哈尔滨就有了交响乐团,演出主场在哈尔滨商务俱乐部、中东铁路俱乐部,其中多数成员是俄侨乐手,使用的乐谱是哈尔滨印刷出版的国际标准乐谱。上世纪80年代,李良收藏了大量哈尔滨交响乐团的乐谱和演出节目单,填补了研究俄侨音乐文化的空白。他的家中有三架钢琴,其中两台钢琴是俄侨使用过的,琴板上刻有“敬给俄罗斯皇帝陛下”的字样,这是柴可夫斯基的御用钢琴,品牌是“杰·贝克尔”,当时钢琴质量世界名列前茅。他曾收藏了十余台/把“俄式”乐器,其中有巴扬、巴拉莱卡琴、曼陀铃琴等俄罗斯的民族民间乐器。

除了音乐,还有芭蕾。在半个世纪前,中国还没有经典的芭蕾舞。中国芭蕾的成功,有赖于俄罗斯的教师。在李良收藏的大量俄侨信笺中就有俄罗斯对儿童芭蕾基础训练的记录。

“在国内,哈尔滨、上海、大连应该说是最早受到俄罗斯文化影响的地区。”李良说,而他收集的这些信笺是研究这段历史的最好资料。4000余封俄侨信笺中记载着大部分俄侨移居瑞典、加拿大、波兰等世界各地,依旧思念着哈尔滨,难忘那段生活时光的心路历程。

他收藏了数千件俄侨文物,留住了记忆,更留住了中俄民间友好的历史

他收藏了数千件俄侨文物,留住了记忆,更留住了中俄民间友好的历史

他收藏了数千件俄侨文物,留住了记忆,更留住了中俄民间友好的历史

他收藏了数千件俄侨文物,留住了记忆,更留住了中俄民间友好的历史

他收藏了数千件俄侨文物,留住了记忆,更留住了中俄民间友好的历史

【活动介绍】

2015年年度俄语人物是俄语公共号(微信号loveeyu)推出的年度总结评选活动。旨在感恩和宣传在过去一年为俄语届服务的俄语人榜样,营造俄语圈积极向上的氛围。为倡导俄语届团结和谐,最终评选结果不设名次,不设投票,只公布结果。老罗知识有限,如有漏评的,请大家随时推荐给老罗。谢谢

友情评委:

黑龙江省商务厅对俄合作处都处长

亿亨国际物流公司董事长赵文搏先生

俄速通董事长于航先生

西联汇款北亚区营销总监Sue 女士

东尚服装董事长周志海先生

《中国与俄罗斯》杂志大连代表,大连俄罗斯人协会秘书长吴米拉女士

俄语人老罗

等等

加入俄语之家微信群请加微信号eyushequa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