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债近5亿、拖欠400多名工人工资,这家企业还能“起死回生”

“之前拖欠的工资都拿到了,公司活着,工作也没丢,可以安心回家过年喽!”近日,员工小张开心地回到公司上班。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小张所就职的公司,曾背负了近5亿元债务、拖欠了400多名工人工资,涉及的执行案高达200多宗。如今这家公司已清偿债务重新盈利,复产三个月产值超3000万元。这个“起死回生”的故事,与法院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工作密切相关。

欠债近5亿、拖欠400多名工人工资,这家企业还能“起死回生”

一个多达两百多件的执行系列案

“第56宗!”2016年5月9日,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执行法官萧兆良收到了申请执行人郭某等与广东中山市信汇照明有限公司(简称“信汇公司”)等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执行案,他数了数,这是收到的第56宗以信汇公司为被执行人的案件,加上广州、深圳等地法院的委托执行案,这个数要去到63宗。

原先在中山市照明行业的龙头企业信汇公司,因为扩张过大,导致资金链断裂,被3家银行、20余家企业、400多名员工告上法院,涉及标的近5亿元。经过审判后,案件全部进入执行程序。到了2018年7月,信汇公司涉及的系列执行案件高达200余宗。

400多人中有295人是建筑工程的工人,其余则是信汇公司的员工。2016年8月,拿不到工资的工人一度围堵了公司。情况紧急,案子必须马上办。

“我们第一时间查封了该公司所有机器设备、20亩地块土地使用权和信汇公司法定代表人董某名下10宗不动产。”萧兆良介绍,因涉及工人工资,本打算进入拍卖程序尽快执行,但是经过初步评估,就算全部的资产拍出,成交额只能在3亿元左右,偿还工人工资后其他债权人的2300万元的工资,还有4亿多元的债务,企业严重资不抵债,这可怎么办?

一个开了五天的债权人会议

“拍吧,能拿多少算多少!”

“不行,这受偿率太低了!”

“不管,只要拿回我那份钱就行!”

是直接拍卖执行还是留时间给信汇公司继续经营,申请人、债权人们吵成一锅粥。

“坦白说,根据法律规定,直接走拍卖程序或者破产程序,除了工人工资和部分银行债权能受偿,其他债权都得不到受偿。”2016年9月6日,萧兆良组织申请人、被执行人及各方债权人三方到法院协商。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是听到一分钱都拿不到,许多债权人明显有些慌乱,“萧法官,你得给我们想办法呀!”

“根据目前信汇公司的实际情况,如果法院直接对该公司的资产进行查封、拍卖,也许是最简单的途径,但不一定是最好的解决方式,因为根据该公司资产的评估报告来看,严重资不抵债”。见到各债权人纷纷点头同意,萧兆良转而对被执行人法定代表人董某说:“信汇公司能否优先支付400多名工人的工资,然后对每个债权人制定具体偿还方案,确定还款的路径和具体时间表,有无问题?”

“行!”董某说,“我不会对欠下的债务置之不理,一定竭尽全力解决问题!”

持续5天的债权人会议,申请人和债权人经过不断的磋商和细化,终于达成了让信汇公司先付工资后分期清偿债务的方案。

一场各方共赢的“复活战”

2016-2017年,这两年对萧兆良来说压力山大,他一面催促董某变卖部分资产支付工人工资,一面挨个走访债权人协商具体偿还方案,通过走访沟通,针对不同的债权人,制定的还款方案多达126套。

董某也尽全力兑现自己的承诺。2018年11月,400多名工人2300万元工资全部清偿。“那段时间真的很难挨。”董某坦言,“公司都停产了,但看法官都这么拼,2016年起,自己咬着牙把名下的十宗房产和部分厂房逐一卖掉,还上了工人工资。”

注资近3亿元!2018年7月,案件迎来了转机,通过出让90%的股权,信汇公司获得了广东珠海市两家公司的注资,胶着的债权一下子盘活了。

“一宗接着一宗,还款方案履行得差不多了,我适时向债权人提出建议,让信汇公司逐步复产,让其经营‘康复’,将全部债务履行到位。”萧兆良的提议得到全体债权人的一致同意。2018年10月,信汇公司全面恢复生产。

2018年12月10日,随着最后一笔款汇入申请执行人中山市金佳远印刷有限公司账户,历时3年,信汇公司系列案全部执结完毕。

“有工资、有工作,这个年可以踏踏实实过!”公司的信誉得到工人的认可。据悉,原先的工人中有69人回到信汇公司上班。

复产三个月,债务全部清偿,产值已超3000万元,这是信汇公司交出的“成绩单”。“感谢法院为我们民营企业着想,让我们有‘重生’的机会,法院执行给力!”董某向执行法官萧兆良竖起了大拇指。1月18日,董某将一面写着“护航民营经济 法院执行给力”的锦旗送到萧兆良手上。

【记者】尚黎阳

【通讯员】付斌 王念

【校对】蓝淑茹

【作者】 尚黎阳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南方号~深度~南方法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