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Tech:營銷、技術之外,還有人性

MarTech:營銷、技術之外,還有人性

益普索MarTech重新洞見消費者洞見分享會現場

美劇《廣告狂人》的完結,象徵著「廣告狂人」時代的結束。一個以創意、文案、媒介為代表的時代,已經讓位於技術和數據驅動的新營銷時代。

這是一個怎樣的時代!

連接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媒介日益碎片化,互聯網人口紅利走向終結,消費者日益挑剔的個性化需求,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採用內部團隊取代代理商,傳統的4A體系逐漸崩塌……

而這一切的背後,都是技術這隻推手所致。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IoT等技術的綜合發展,同步與營銷行業相融合,催生了新營銷時代——一個以MarTech為關鍵詞的時代。

其實,MarTech算不上什麼新鮮概念,7年前在北美已經開始流行了。市場對MarTech最初的認知,是從廣告技術到銷售轉換中間,提高購買決策效率以及補充購買過程數據缺失的一種營銷技術手段。

隨著技術的不斷髮展,營銷技術這個概念越來越熱,適用場景也越來越多。在增量經濟到存量經濟的大背景下,對於決策路徑長、客單價高,購買頻次低的長鏈路產業,MarTech是在存量中挖掘新增量的數字方舟。尤其在這樣一個經濟下行的寒冬,MarTech對推動企業高速增長,有著特殊的意義。正如百度指數產品總經理褚靜波,在參加益普索舉辦的洞見分享會時所說,中國互聯網營銷市場的增長速度遠超過網民的增長速度的,意味著單位流量的營銷成本不斷的增長,MarTech如何降低企業的營銷成本,提升效率,擴展更多的營銷場景,帶來有效增長,是許多企業希望瞭解的。

因此,從11月9日到12月6日,益普索連續在廣州、上海、北京發起三場「MarTech重新洞見消費者」活動,試圖重新定義MarTech這個詞。

MarTech不僅僅是營銷技術,更是一種理念

即將結束的2018年,被普遍認為是企業的「寒冬」;甚至有人預測,2019年會更「寒冷」。因為互聯網人口紅利在逐漸消失,所有行業面臨獲客成本越來越高的窘境,開始討論流量思維向存量思維的轉變。

技術則帶來希望。隨著AI、IOT的技術以及大數據和Cloud四項技術應用的發展,MarTech可以更加發揮價值,特別是購買決策比較長、客單價比較高的產業,MarTech能夠挖掘從存量到增量。

對此,益普索SIIT總裁蔣琦提出,MarTech不僅僅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市場營銷的理念,「MarTech以Tech為基礎,以人為核心,以AI的手段實現信息流的整合和流動,最終為用戶提供一個完美購物體驗,」並認為隨著市場技術的運用廣泛,MarTech未來可以在更多場景下會被使用。

也就是說,MarTech的核心依舊是「人」,是「消費者」。按照蔣琦的說法,現在既不是消費降級也不是消費升級,而是消費者決策過程越來越理性化了。營銷從流量思維、免費模式,回到創造用戶體驗,通過體驗實現ROI的回報這樣一個過程中。

由於技術在營銷活動中的佔比越來越大,我們講到營銷首先想到數據和技術,其實營銷是個頂層設計,我們要讓更多用戶認同企業的價值觀和文化,「人以類聚,物以群分」,一定要讓更多用戶和企業品牌凝聚在一起,認同精神層面的文化。在統一價值觀的指導下,品牌可以著手構建內容體系和用戶對話。

美國MarTech領域知名學者Scott Brinker曾經提出,MarTech涉及到技術、管理、戰略三個層面。對此,品友互動CTO歐陽辰解釋說,MarTech的核心是技術,AI技術、大數據、算法、雲平臺、物聯網,都可以用於營銷。比如,一部手機裡大概有16個傳感器,可以收集足夠多的數據用於營銷創新。其次,MarTech特別強調必須敏捷化,有助於企業的架構更加簡單、輕便,提升迭代速度。敏捷是管理最核心的要素。至於戰略,MarTech驅動企業成長,必須從戰略入手,從CEO、CMO、CIO等C字頭級別的管理層往下推動,企業才會獲得更好的收益。

MarTech是有溫度的

蔣琦進一步提出Warm MarTech的概念,即MarTech是有溫度的。Warm Martech是提供用戶策略機制的閉環,這個策略機制是一個矩陣,中心化—去中心化,智能化—人性化是矩陣的兩極,變化是矩陣的核心。

中心化是數據、產品、服務、內容的一致性體現了企業的效率,去中心化代表了「以用戶為中心」更大程度的用戶參與。智能化代表了輸出的高度的標準化,人性化則是人與人的交互觸點和話術,解碼人性和文化。

在這個矩陣中,中心化和智能化是冷的Cold,去中心化和人性化是熱的Hot。智能化、中心化代表企業的效率,傳播的東西更快更有效;去中心化和人性化代表一種人性,是企業需要給用戶更有溫度的關懷的行動方案,才能促使用戶能夠產生購買,產生復購。

陶氏化學亞太區數字營銷負責人慄建提出相應的觀點,認為「體驗比效率重要」。公司採用MarTech往往是為了提升內部的流程和效率,但會忽視體驗。慄建在現場發問:「客戶真的願意接收你的郵件嗎?真的願意看你的廣告嗎?不一定——他可能更希望你不要去打擾他。」因此,個性化的關懷比自動化更重要。MarTech不僅僅是為了企業內部服務,為了更好的收集數據,它更是為了創造更好的客戶體驗。如果企業不能創造客戶體驗,那麼用不用MarTech都無所謂了。

數據和技術為維度

MarTech:營銷、技術之外,還有人性

從左至右:益普索中國董事長兼 CEO 劉立豐、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沈浩、ICDO互聯網數據官創始

傳統的營銷服務,可以劃分為市場研究、廣告、促銷、用戶管理等職能,而益普索中國區董事長兼CEO 劉立豐認為,所有這些部門都會發生新的變化,未來一定數據驅動的營銷時代,「在MarTech時代所有人都是數據。」

那麼如何把數據變成為我們所用——技術。這是MarTech時代的另一個維度,包括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等,企業可以通過這些技術平臺對用戶進行拉新、促銷、售後體驗管理等工作。

劉立豐認為,MarTech的核心是精準,通過對用戶畫像的刻畫,或者對標籤的準確把握,可以精準推送非常合適的內容,最大程度上減少用戶被騷擾的過程,這就是數據和技術結合在一起的力量。

企業應當如何應用好數據和技術?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沈浩提出,數據挖掘的核心是精準營銷。現在到了數據智能時代,和傳統的數據分析方法不一樣。關係數據成為主流,即便不認識消費者本人,地理空間上的位置數據能夠讓企業更好觀察一個人的足跡。而且,大數據一定是看得見的,大數據往往是邊生產邊應用,邊應用邊生產。「我們從來不是為了商業才去收集數據,而是我們的商業自動化導致海量數據存儲。」所有的大數據分析都可以聽得懂或者看得懂,可視化成為大數據一個重要特徵。當然,數據可視化本身也成為數據產業鏈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也可以稱之為商業洞察。

歐陽辰則建議企業採取三個步驟應用數據:首先是不遺餘力的收集數據,包括把線上、線下數據都收集起來;其次,「小步快跑」激活數據,把數據運用起來,獲得好的商業結果,找到很好的指標;第三,探問不止驅動數據,就是企業有了能力、平臺、技術、目標,就全力以赴的去達到數據的一些指標。

ICDO互聯網數據官創始人兼CEO宋星則從技術的進步來分析,提出「過去十年,技術的進步帶來了三個層面上非常深刻的變化:鏈接、響應、智能化。」其中鏈接和響應已經在營銷領域做的比較好,智能化也在快速發展。

首先看鏈接,移動化跟PC時代最大的差異在於移動化有持續追蹤某個具體消費者的能力,而不需要侵犯他的隱私,因為設備有設備號和ID,並且基於持續追蹤,又能夠根據這個人的行為和相關的活動附上標籤。這是硬件技術發展帶來的變化。

其次,既然企業能夠持續追蹤某個人,瞭解這個人,在合適的時間就可以響應這個人的需求。過去的響應是用人去響應的,往往給幾十萬個人發同樣的郵件;但是今天,可以基於消費者本身個人數據的連接,和ID的持續追蹤,我可以通過機器發郵件,這個典型的應用就是響應。

第三,智能化。因為數據產生鏈接,從前端到後端幫助機器學習,基於這樣的機器學習可以促進人工智能的發展。像Alpha Go能夠勝過圍棋冠軍,這是未來智能化的典型發展。

MarTech的使用與發展

企業採用MarTech,是希望它能夠幫助拉新客戶,促進增長。這是傳統的市場部所不擅長的,現在交由MarTech的力量來完成。

慄建總結了MarTech的三種適用情況:首先,通過平臺培育銷售線索。和新的銷售記錄去互動,培養出銷售機會,成為真正的銷售線索。其次,生成更好的內容。MarTech除了幫助更好的理解消費者的需求和訴求之外,也能夠生產出相關的、有趣的內容——以前這些任務是交給社會化媒體公司來完成,現在則通過技術來解決;第三,也是非常關鍵的一點,有效。能夠將之前非常分散的市場投入,和散落的數據整合起來,真正告訴CEO、CFO,「這些東西有什麼價值,它們可能會促進消費者做出最終的購買決策。」

至於MarTech及其背後技術的發展方向,沈浩和宋星重點談及人工智能。沈浩認為,人工智能賦予了一定的行動力,如果這種行動力加上長期積累的人的智慧,也就是大小數據的融合、洞察,它會更加發揮更大的作用。

宋星也推崇「人機結合」,並舉例說:「我們看肺部斷層掃描的照片,機器看只有70%的準確率,單純由人來看大概90%的準確率,但是機器和人合在一起,超過98%的準確率,」目前在技術領域的應用,數據和技術大大提升了人思考的效率;而人比較有經驗,懂得在哪裡發揮引導這些數據;人的「方向性」和機器的「效率」結合在一起,是目前最行之有效能落地的方向。

劉立豐最後談道:技術讓過去不可能的事情變為可能,但不論是人工智能還是全域數據等其他MarTech 相關應用及發展方向,都在圍繞營銷的本質服務,也就是讀懂人性。因為只有讀懂人性,才能讓目標受眾與你的品牌才生關聯,實現銷售,積累品牌資產。如何通過技術和數據更高效地發現洞察、激活洞察,縮短用戶到品牌之間的距離,是需要我們未來在 MarTech 時代保持高速前進時,不斷審視的。

MarTech:營銷、技術之外,還有人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