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投資中遇到的兩個最好的老師,中信國安和08股災

我投资中遇到的两个最好的老师,中信国安和08股灾

不錯過任何投資機會

在我25年的投資生涯中,經歷了最初的迷茫,1993年入市後買的第一隻股票是大眾出租,買了就虧錢了,然後也經歷過陸家嘴,外高橋,上海金橋的浦東概念股的大行情。但是很多年,也沒有什麼系統性的分析,除了愛好技術分析外,就是跟蹤市場熱點了。

在早期沒有互聯網的時代,大家都是週末去西藏南路聽沙龍的,所謂沙龍就是一堆人聚在一起亂吹,對信息的渴望造成每個週末即使下雨都會有很多人去聽一聽大家在關注什麼。

隨著時間的推移,幾年後,我也達到了在營業部裡可以侃侃而談的“水平”了。那時候,營業部裡的幾個老人家讓我幫他們炒股票,這是我第一次代客理財,資金很小,有點小激動,那時候買了第一食品,後來重組後送股,漲幅幾倍,賺錢了。幾個老人家一起把私下說好的提成送到了我家,一個人7000多,那時候真的很有成就感。比現在賺錢有成就感多了。希望這些老人家現在都安好,健康長壽。

慢慢的,對於重組,對於市場熱點的追逐成了我主要的投資風格,也就是追熱點。

那些年裡,還是很好用的,隨著信心增強,也越來越希望加入投資公司或者券商。後來有個偶然的機會,獲得了一個北京在中關村的一個投資公司的offer,其實現在看,當時老闆就是開個投資公司,拿了一堆賬戶,然後借錢,再分一個個賬戶給我們去操盤,對他來說是分散投資了我們這些人,相當於現在的私募基金公司裡招了一些基金經理。

那年是1999年末,現在大家都知道正是科網股泡沫即將破滅的前夜,那時候沾網即暴漲,股票名稱裡有“科技”兩個字就會大漲,在總龍頭億安科技的帶領下,2000年2月漲上百元后,市場中都才猜測誰是下一個百元股,那個時候真的是瘋狂,趨勢的推動力讓人們深感自己就身在潮流的中心,每個人都做著發財夢,個人做個網頁就說自己值一百萬,市場對科技網絡的追捧進入癲狂狀態,而那時候的我30歲,很遺憾,也未能倖免的買入的當時的市場熱點股中信國安,夢想著快速翻倍。然而3月份NASDAQ科網股泡沫開始破滅,40多元買入的中信國安開始下跌,記得後來發現苗頭不對,在35-38元之間割肉了,還算割的及時,但由於那時候整個公司裡買的都是這一類股票,所以老闆損失巨大,最後不得不結束業務。我也灰頭土臉的坐上了回上海的火車,在火車上就深刻反省自己的投資方法,最後得到的結論就是技術分析,追逐熱點的趨勢投資不是一個長期立足於股市的好方法。

這是我第一次在股市遭到重創,痛定思痛,決定要重新找一條新的投資之路。中信國安是我投資中遇到的第一個讓我學會否定自己的老師,它代表著純粹跟風炒熱點為主的盈利方法在我的投資系統裡畫上了句號。

重新踏上征程後,開始了對企業分析越來越感興趣,也就是現在說的公司基本面分析。由於始終熱愛這個行業,後來經親戚介紹,去應聘了證券諮詢公司,被錄取後,由於自己的勤奮,慢慢的也進入到了公司的主要投研隊伍中了,當時的投研機構都還是比較原始,所以機遇也比較多一些。

2001年考了證券投資諮詢的從業資格證後,安安心心的開始上班,安安心心的學習研究,期間由於公司的對外交流機會,和香港大福證券有了不少學習機會,早期也開了戶嘗試過了港股。2003年在自認為投資體系越來越成熟了,而且慢慢的對價值投資也頗有心得了後,辭職開始了自己的職業投資生涯,所謂的工作室。其實就是給一些原來積累的客戶做一些投資顧問的工作。主要還是自己的投資。

後來的是大家都知道,中國股市長期熊市,客戶們的心理和現在的一樣,幾十年都沒有什麼改變過,虧錢自然會丟失客戶。而終於熬到了大牛市,也就是管理層一直推崇的價值投資,藍籌行情,回憶那段時間,那真的是如沐春風,天天賺錢,感覺價值投資的春天終於到了,中國股市終於走向了成熟,可以想象一下,當自己否定掉了前期不成熟階段的投機後,在熊市裡堅持了幾年的價值投資理念得以爆發開花結果,這種喜悅是難以掩飾的,身在其中是也是難以清醒的,一個詞,信心爆棚。融資炒股遍地都是,連最早帶我進股市的小姨夫說的不能借錢炒股的訓導也都忘記了,錢太好賺了。當然,後來就悲劇了,年近不惑,爆倉重來。對自己除了懷疑,再沒有什麼信心認為股市是可以賺錢的。事後大家都知道,那段行情不過是打著價值投資的旗幟,行炒作價值投資概念之實。

這次爆倉後,離開了一會股市,因為沒有了資本,所以去做了幾年的國際電子商務,還算做的不錯,賺了點錢,2011年又重返股市了,而這次,對自己之前15年的股市經歷做了深刻自省,也對中國社會主義特色的股市進行了深刻剖析。2008年的爆倉,教會了我時刻警醒,敬畏市場,管理好自己的慾望,這次爆倉是我投資上遇到的第二個讓我感激不盡的老師,讓我認識到股市裡從來沒有什麼100%的把握這回事,而且,也認識到了,我已經沒有資格再從頭再來。所以慢慢形成了現在的保守投資模式。

隨著年紀的增長,越來越明白,其實所有的風險都是貪婪的慾望造成的。反之,風險都是可控的。投資是為了更好的生活,投資也僅僅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體現自己的價值的手段並不僅僅是通過投資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