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取暖靠抖?用爱发电?来看冬季取暖变迁史

最近一阵冷空气袭来,气温又到了零度以下。穿着羽绒服,抱着保温杯,待在暖气房的小编瑟瑟发抖的同时,忽然好奇以前的天气更寒冷,没有空调暖气暖宝宝的人们怎么过冬呢?翻找了一些资料后,小编不禁感叹,人类的冬季取暖变迁史就是一部人类与自然环境抗争的历史啊。

一:取暖靠“抖”

人类祖先进化的初级阶段,还不懂得如何使用工具,要度过严寒的冬季,全靠自身和自然环境的遮蔽。在极度严寒的冬日,取暖全靠“抖”和生挨,很多人因为寒冷而丧生,我们的祖先真的不容易。

二:搭建巢穴

「乐」取暖靠抖?用爱发电?来看冬季取暖变迁史

有巢氏

到了我们的祖先有巢氏的时代,虽然那时的人类已经懂得在山洞里避寒,但山洞数量有限,不少人还是过着天为被、地为席的日子。有巢氏开始在树上搭建房子,躲避虫害。为了抵御风雪,还会把毛皮放到巢穴中。

《庄子·盗跋》中记载:“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名之曰有巢氏之民。”

三:钻木取火

「乐」取暖靠抖?用爱发电?来看冬季取暖变迁史

燧人氏

到了3万年前的燧人氏时代,我们的祖先开启了“钻木取火”的篇章。相传,燧人氏是钻木取火的发明者。木原料在摩擦中会产生热量,加之木材是可燃物,就会生出火来。这是人类最早的采暖形式。燧人氏为了保温,还学会了用毛皮制作衣服。

四:集中供暖雏形

「乐」取暖靠抖?用爱发电?来看冬季取暖变迁史

火炕

在公元前1300年,土耳其王族的宫殿中就有了地板辐射采暖的雏形。公元前500年,塞浦路斯的地中海岛屿沃尤尼的罗马宫廷已经有了火坑供暖系统。这是一种地下网状隧道,隧道内流通着来自建筑物周边大火坑发出的暖空气,并由罗马宫廷流传至罗马帝国每一栋大型建筑。我国明朝末年专为皇室所用的地热,以及我国北方家庭的火炕,日本、韩国的地炕都是采用了地板辐射的原理。虽然还是以火取暖,但供暖更加集中,覆盖面积更广。

五:水暖时代来临

「乐」取暖靠抖?用爱发电?来看冬季取暖变迁史

19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西方国家进入了工业革命时代,使人类取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台阶——“水暖时代”。人类创造出第一代锅炉+散热设备:以锅炉生产热水,以热水的循环加热金属散热器,以金属外壳加热空气,成为新的供暖方式。一直到现在,水暖应用在城市集中供暖系统中。

六:供暖新时代

「乐」取暖靠抖?用爱发电?来看冬季取暖变迁史

进入到20世纪、21世纪,随着电力的普及,以及各种家用取暖电器的发明,人类的采暖形式更加多样化,冬季的日子也不再难熬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