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北海公園冰上盛裝首秀

「史话」北海公园冰上盛装首秀

點擊上方“冰雪1號”可以訂閱哦!

北海過去是皇家禁苑,冬至以後,清朝的皇帝經常在這裡舉辦冰嬉盛典。1925年8月1日,北海公園繼中央公園(中山公園)、天壇公園等皇家禁地開放之後,正式對外開放。當年冬天,一位名叫文實權的人在這裡建起了北海開放後的第一塊冰場。文實權“自幼便習滑冰,十二歲時曾在慈禧皇太后、光緒皇帝駕前,恭備冰嬉之差”,他選中了白塔北部漪瀾堂前的冰面開闢為冰場。在冰面上豎起四根長杆,把蘆葦編成卷放置於長杆之間,組成一個長方形區域,兩端設有冰球的球門,冰場外側放置一些椅子,可供人休息。有報紙記載:“入冬湖水凝結,茶社就冰上編蘆植竿為場,以供遊客溜冰。中外士女,三五成群,或溜冰,或品茶,或步或竚,誠冬季惟一之遊樂場”。由於北海的冰場在清代是皇家“閱冰”的地點之一,對老百姓而言充滿著神秘感,因此開放後的冰場吸引了很多人前往,成為北京百姓冬季滑冰的好去處。

「史话」北海公园冰上盛装首秀

1925年的臘月十八日(即1926年1月31日),文實權等人在漪瀾堂前的冰面上舉辦了第一次化裝溜冰比賽大會。為迎接這場比賽,主辦方重新佈置了冰場。1926年2月1日的《順天時報》記載了冰場的佈置:“該處冰場周圍以蘆蓆作欄杆式,外並以席作牆,以示界限。依近欄杆各設短兀,以供參觀者之休息,場中設柱數根,上系以繩,加以萬國旗,中復以繩繼系之,其外則為踏冰者之行徑,圍中並無一人,踏冰者按周遊行,極為整飭,其佈置頗為得法。”從中可以看出,冰場之上豎立起幾根木柱,柱子上部懸掛有各國的旗幟,柱子外圍組成賽道,表演者沿著這條賽道滑行。此時的冰場用蘆蓆圍了起來,一方面“以示界限”,另一方面可以擋風。這種做法被後來的很多天然冰場所效仿。

據《順天時報》載,比賽當天,“天淨無風,日華映澈冰場,儼然有玉潔冰清氣象”。參加化裝溜冰比賽的選手有中國人也有外國人,有男士也有女士,有成人也有兒童,參賽者的裝束也是中外互鑑,莊諧具有,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據《晨報》記載,此次大會“觀者數千人,比賽人數一百三十餘人。中外男女各半,怪裝異飾,無奇不有,或捉襟見肘,或腰大盈丈,更有西婦九人飾馬牛羊兔之屬,觀者無不捧腹。最奇者,飾火鍋、白菜、蓮花、蝴蝶、汽船、印度婦人等等,使人絕倒。”特別是大白菜和金色的火鍋,《順天時報》載:“兩物皆以人實其中,溜於冰上,真怪物也。再則為扮老媽者手中之長帶,及兩西女子手中之長叉,競賽者任意舞弄,極為興趣。場中更有極年小之兒童,亦能著冰鞋滑行冰上。”這些化裝得千奇百怪的人在冰面上的飛馳,令觀眾大飽眼福。本次化裝溜冰大會從下午三點開始,一直到五點半結束。大會具有一定的比賽性質,會後向獲獎者頒獎。《順天時報》載:“是日之溜冰會,競賽者極見精神,一踴一躍,均合步驟,及至成行跳舞時,音樂齊奏,真為瓊島晶宮增色不少。即以此地論亦可謂空前絕後之一大熱鬧。況來場參觀者亦不下二千餘人,直至散會。競賽員領獎時,參觀者猶遲遲不忍離去,亦足見該會之盛況矣。”

雖然在北海舉辦化裝溜冰大會之前,一些洋人曾在他們的使館內搭建的冰場上舉辦過化裝溜冰會,但多在室內燈光下舉辦,參與者以洋人為主,社會影響力極小。北海公園的這次化裝溜冰大會開創了中國人舉辦室外化裝溜冰大會的先河。由於這次大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週之後的2月7日,北海公園又從下午二點開始在漪瀾堂前召開了第二次化裝溜冰大會,據《順天時報》載,當天下午一點,北海公園門前的汽車、馬車、人力車等已擁堵不堪,雖然佈置得不如第一次,但觀眾卻並不比第一次少,加上天氣無風,較為暖和,並且有軍樂助興,直到下午四點始散。

這種充滿色彩、充滿歡樂、充滿創意的化裝溜冰大會持續舉辦了很多年,成為冬日裡一道亮麗的風景,盛極一時,當時的媒體和一些文學作品對此有生動的描繪。化裝溜冰大會很快在中國北方傳播開來,北平、天津、太原、瀋陽、哈爾濱等地都曾舉辦,新奇的表演吸引著人們競相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