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捱打一邊撤軍:阿富汗人歡送蘇聯紅軍撤回國內

自從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後,一方面在國際上陷入孤立,受到制裁和各國抵制。另一方面國內經濟也遇到困難,舉步維艱。勃涅日列夫死後,蘇聯在阿富汗在政治目標也逐漸模糊起來。蘇軍在阿富汗的目標從全面的軍事勝利,變成了僅僅是勉強維持親蘇阿富汗政權的統治。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臺,就開始考慮如何從阿富汗體面的撤軍。

一邊捱打一邊撤軍:阿富汗人歡送蘇聯紅軍撤回國內

在阿富汗的蘇軍

戈爾巴喬夫一邊要讓國內軍方和情報機構的強硬派滿意,同時也要在國際盟友面前保持尊嚴。經過深思熟慮,他提出撤軍的三個前提條件:阿富汗的國內社會穩定、有限度的外交調解、以及國際上對親蘇阿富汗政權的承認。

一邊捱打一邊撤軍:阿富汗人歡送蘇聯紅軍撤回國內

蘇聯從阿富汗撤軍

在國際上,隨著與美國的關係逐漸回暖,蘇聯寄希望於美國和巴基斯坦的外交調解。蘇聯希望一旦談妥撤軍的條件,美國就立刻停止向游擊隊提供武器。但蘇聯自己卻表示撤軍後將繼續援助阿富汗政府,因此里根總統堅持美國也將繼續向游擊隊供應武器。美國利用蘇聯急於撤軍的心態,始終沒有在這個問題上作出讓步。只有巴基斯坦好歹是同意了停止通過邊境向阿富汗境內輸入人員和武器。

一邊捱打一邊撤軍:阿富汗人歡送蘇聯紅軍撤回國內

蘇聯從阿富汗撤軍

1988年4月14日,蘇聯、美國、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四方簽訂了《日內瓦協議》,規定蘇聯從阿富汗全面撤軍,同時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也停止互相干涉對方。

1988年5月15日,蘇聯開始從阿富汗撤軍。當年8月,就有一半的蘇軍撤回國內。但蘇聯的撤軍很快陷入尷尬,美國並沒有停止向阿富汗游擊隊提供武器,巴基斯坦也繼續向阿富汗境內運輸武器和人員,阿富汗游擊隊仍然在尋找機會攻擊正在撤退的蘇軍。

一邊捱打一邊撤軍:阿富汗人歡送蘇聯紅軍撤回國內

蘇聯從阿富汗撤軍

蘇聯不得不多次向聯合國觀察員抱怨阿富汗人根本不遵守撤軍協議,並希望美國對游擊隊施加影響。但是,由於蘇聯急於撤軍的心態,以及美國對阿富汗游擊隊的無動於衷,使蘇聯的怨氣註定沒有結果。

一邊捱打一邊撤軍:阿富汗人歡送蘇聯紅軍撤回國內

蘇聯從阿富汗撤軍

1989年2月15日,當蘇聯佔領軍司令格羅莫夫將軍跨過了蘇阿邊境的“友誼之橋”回到蘇聯境內,標誌著蘇聯對阿富汗10年佔領的結束,阿富汗的土地上再也沒有蘇聯士兵的軍靴。在整個撤軍過程中,蘇軍多次和游擊隊發生交火,有523名蘇聯士兵死亡,游擊隊方面則有1700多人喪生。

一邊捱打一邊撤軍:阿富汗人歡送蘇聯紅軍撤回國內

蘇聯從阿富汗撤軍

蘇聯佔領阿富汗10年後,最終換來蘇聯死亡1萬多人,5萬多人受傷,200多人失蹤。損失400多架飛機(包括直升機),100多輛坦克,1000多輛裝甲車,1萬多輛卡車。

蘇聯撤軍後,仍然向親蘇的阿富汗政府提供了數十億美元的援助,包括米格-27戰鬥機和飛毛腿導彈。直到1991年,蘇聯才停止向阿富汗的援助,阿富汗政府不久就被游擊隊推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