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精通兵法謀略,赤壁之戰為何沒有識破詐降計,原因並不簡單

提起來三國時期最具雄才大略的君主,自然非曹操莫屬。自從漢末開始天下大亂,曹操在董卓亂政之時就起兵討賊,其後多年之間南征北戰,相繼打敗了陶謙、呂布、張繡、袁術和袁紹等北方諸強,從而成為了北方霸主。從曹操統一北方的戰績和經歷來看,他確實是一個非常有實力的君主,不僅很有看人的眼光和用人的能力,本身也是個精通文韜武略之人。然而赤壁之戰的時候曹操為何沒有看破黃蓋的詐降計呢?原因其實並不簡單。

曹操精通兵法謀略,赤壁之戰為何沒有識破詐降計,原因並不簡單

曹操起兵之初實力並不雄厚,尤其是和各大勢力諸侯比起來更是實力差距懸殊。相比較而言,袁氏兄弟出身名門有很高的威望,雄踞河北淮南等富庶地區,實力強大;劉表固守江東,兵強馬壯猛將如雲,很少有人能與其匹敵;劉璋繼承父業佔據西川,兵精糧足,實力同樣不容小覷。與這些人比起來,曹操起兵之初雖然得到夏侯氏和曹氏家族的支持,但是仍然顯得勢單力薄。

曹操精通兵法謀略,赤壁之戰為何沒有識破詐降計,原因並不簡單

雖然實力不如其他諸侯強大,但是曹操的能力卻更加出眾,志向也更加遠大。曹操不僅本人比較厲害,而且還打著唯才是舉的口號招攬了很多有識之士,在這些人的輔佐下曹操勢力逐漸變得強大起來。尤其是聽從了荀彧的建議將漢獻帝迎接回許都,更是使得曹操在政治上立於不敗之地,曹操藉助大漢天子的名義師出有名四處征伐,逐漸成為北方最強大的諸侯勢力之一。

曹操精通兵法謀略,赤壁之戰為何沒有識破詐降計,原因並不簡單

在打敗袁紹之後曹操一鼓作氣統一了北方諸地,實力大增,一時之間舉世無敵,這個時候的曹操意氣風發躊躇滿志,在經過一番厲兵秣馬後決定揮師南下平定荊襄和江東等地。劉表死後其子劉琮即位,然而他在聽到曹操南下的消息後竟然不戰而降,曹操兵不血刃就拿下了荊州,眼瞅著統一天下大業指日可待,曹操變得極為膨脹,迫不及待想要平定江東。

曹操精通兵法謀略,赤壁之戰為何沒有識破詐降計,原因並不簡單

然而出乎所有人預料的事情發生了,前半生順風順水的曹操在赤壁遇到了人生中最大的挫折。曹操攜百萬軍隊前來討伐孫權,結果卻被周瑜一把火燒了個精光,曹操這一次不僅損兵折將,而且剛到手的荊州就落入他人之手,不可謂不慘。這次戰役不僅打碎了曹操統一天下的夢想,而且對於後來三分天下的局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指揮這次戰役的就是江東名將周瑜。周瑜之所以能夠打敗曹操主要就是藉助火攻,期間黃蓋詐降計更是功不可沒。然而這裡面就有一個問題,曹操向來精通兵法謀略,為何沒有識破小小的詐降計呢?原因其實並不簡單。

曹操精通兵法謀略,赤壁之戰為何沒有識破詐降計,原因並不簡單

其實我們瞭解一下曹操的生平事蹟就可知,他精通兵法在行軍打仗之時更是善用奇謀妙計,不僅能夠憑實力打贏攻堅戰,更是喜歡出其不意兵行險招。曹操從起兵之初到後來掃平北方,以及赤壁之戰時,曾經多次冒險豪賭,尤其是曾經收到非常多的投降信息,並不是只有黃蓋這一個例子。

曹操精通兵法謀略,赤壁之戰為何沒有識破詐降計,原因並不簡單

曹操第一次帶領大軍征討張繡的時候,張繡就直接不戰而降,曹操不費吹灰之力便拿下了宛城並且受降很多軍隊。後來張繡和賈詡卻突然反叛圍攻曹操,在這一次冒險中曹操不僅失去了愛子和愛將,甚至自己也差點兒喪命在亂軍之中。後來曹操還是接受了張繡的第二次投降,並且對其非常信任和重用。曹操也因為張繡的投降實力大增,從而具備了和袁紹爭雄的實力。

曹操精通兵法謀略,赤壁之戰為何沒有識破詐降計,原因並不簡單

同樣的情況還有在官渡之戰的時候,當時面對袁紹的數十萬大軍,曹操麾下只有一萬多人,而且糧草短缺,兩者相持不下陷入一種非常危險的局面。就在曹操考慮退兵的時候,袁紹手下最重要的謀士許攸臨陣叛逃,前來曹營告訴曹操奇襲袁軍糧草大營,相信很多人在這個時候並不會相信許攸的計謀,然而曹操卻信了。正是因為曹操這種敢於冒險的心思,才得以贏得官渡之戰的勝利,從此也可以看出來曹操對於戰機的把握非常精準。

曹操精通兵法謀略,赤壁之戰為何沒有識破詐降計,原因並不簡單

赤壁之戰的時候同樣面臨敵將投降,曹操的性格就導致了他會相信黃蓋,以此來冒險一搏。其實關於曹操相信詐降計並非是最大的失誤,身為一軍主帥,如果完全不信任任何投降的話,曹操根本無法走到赤壁之戰這一步,官渡之戰的時候就難以取勝。黃蓋詐降只是曹操人生中眾多冒險的其中一次,只不過這次他賭輸了而已,並非曹操謀略不足。

曹操精通兵法謀略,赤壁之戰為何沒有識破詐降計,原因並不簡單

你對於曹操誤中黃蓋詐降計有何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