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真正想要抵抗曹操的其實只有江東孫權

導讀

赤壁之戰,發生於公元208年,赤壁之戰也因影響深遠而成為了三國時期的關鍵戰役。假如這一戰是曹操取勝,那麼就不會有我們所熟悉的三國了,整個天下會直接一統。而赤壁之戰僅僅是曹操想要征服江東這麼簡單嗎?當然赤壁之戰的真相不止如此。

赤壁之戰的背景


赤壁之戰,真正想要抵抗曹操的其實只有江東孫權

赤壁古戰場遺蹟

我們先來看看孫權、劉備、曹操的形勢如何。

1、先說勢力最大的曹操,曹操自起兵以後,以大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接連平定了李傕、袁紹、袁術、張繡、呂布等比較大的軍閥。

對外多次出兵打擊南匈奴、烏桓和鮮卑等異族,逐漸佔據了最為富庶和人口最為稠密的北方地區,並且頒佈了一系列恢復經濟生產和秩序的政令,使得中原地區告別了戰亂,社會趨向穩定。

赤壁之戰,真正想要抵抗曹操的其實只有江東孫權

曹操劇照


2、而被曹操趕走的劉備同樣是個有領袖慾且又有野心的傢伙,以皇叔身份進入東漢朝廷的他是絕對不會被曹操擺佈的。在他和曹操聯合擊敗呂布之後,憑藉他漢室宗親的身份(真實性暫且不問)留在許都大有可為。

但是野心的驅使下,他又針對曹操,結果失敗了,然後又去投靠袁紹和劉表,結果二人都被曹操收拾掉了,此時的劉備惶惶然若喪家之犬,天下之大竟無一處是他的地盤。

這樣的結局卻也使得他與曹操之間已經沒有了和解的可能。若是劉備再被曹操打敗,或許就沒有三國這段歷史了。因此對於劉備來說,無論如何,投降都是不可能的,大不了一直跑唄。

赤壁之戰,真正想要抵抗曹操的其實只有江東孫權

劉備劇照


3、而參戰的第三方也就是孫權對於曹操的到來是相當的不歡迎。曹操到來之前,孫氏已經在江東經歷了孫堅、孫策兩個人,而孫策臨終之前又將江東大地交到了孫權手上。

曾經在孫策時期,曹操與孫氏還有過一段短暫的蜜月期。孫策在江東擴充勢力的時候,曹操也在北方清除異己。一方面受“遠交近攻”戰略的影響,曹操選擇拉攏孫策。而另一方面曹操的勢力也還顧不到江東,而且他和袁術是敵對的,自然要對孫策示好。於是曹操上奏朝廷,將孫策封為吳侯,加討逆將軍。

孫策對孫權還是很瞭解的,畢竟就連曹操也曾感慨“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沒有辜負父兄的期望,繼任之後,一方面整理江東固有之地,另一方面四處出擊擴大地盤。到建安十三年殺掉黃祖。這樣孫權的勢力也得到了鞏固,並且達到了現在湖北省的東南部,隨時可以向荊州等地進發。

赤壁之戰,真正想要抵抗曹操的其實只有江東孫權

孫權劇照


但是孫權的野心並不止於此,早在孫策時代,江東就有北望的心思,

甚至孫策已經厲兵秣馬準備北伐,結果被刺身亡。孫權在穩定局勢之後,很大可能也會繼續北伐大業。

因此,在這三方勢力之中,以曹操的實力最強,其次是孫權,最後是劉備。曹操在一開始並沒有打下江東的心思,畢竟孫氏在江東經歷了孫堅、孫策、孫權三人的治理,早已是根深蒂固,輕易拿不下來。故而曹操最初的想法是打垮劉備,能滅掉他那是再好不過了,畢竟劉備是他最主要的敵人。

孫劉聯合前夕

但是當他拿下荊州,坐北南望之時,忽然覺得劉備不過如此,不如趁勢打過長江去,一舉定鼎天下。劉備基本已經處於逃無可逃的境地,再往西就是湖南地界,一片尚未得到完整開發的地方,即便逃過去,也是九死一生。

赤壁之戰,真正想要抵抗曹操的其實只有江東孫權

劉備


建安十三年,曹操因劉備南逃以及個人對聲名的無限遐想,開始進攻劉表。據史料記載,劉備與劉表都是漢室後裔,但是長期居於南方,與文人往來,不免也沾染了些文人特有的氣質。

在東漢末年那種天下紛亂的大環境下,劉表也僅僅只能自保。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南征荊州。一月之後,劉表病逝,荊州群龍無首。便以以劉表的小兒子劉蹤為繼承人。但是面對曹操,依然是舉州投降。

劉琮投降不打緊,但是卻苦了劉備,畢竟這位仁兄剛到荊州不久,也實在是被曹操打怕了,偏偏又無法抵抗,只得借水遁從漢水往西南方向行進。

然而劉備素有仁義之名,前來投奔和歸附他的百姓很多。這在平時,劉備做夢都能笑醒,但是這是打仗,平民百姓多了毛用都沒有。偏生劉備名聲太好,他還不能將這些人趕走,頗有些有苦說不出的味道。

劉備怎麼想,曹操是顧不上的。曹操此時,也有一舉蕩平荊州的決心,當他知道劉備走的很慢時,估計是很高興的。曹操遣麾下騎兵去追擊,在長阪坡追上了。劉備帶著眾多百姓,自然也無力抵抗,唯有逃跑一途。

這時候的劉備差不多也是陷入了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尷尬境地,如果沒有人出面解救他,用時下就行的話來說,他可能真就涼涼了。在這關鍵時刻,魯肅來了。

赤壁之戰,真正想要抵抗曹操的其實只有江東孫權

魯肅


魯肅的到來對於劉備來說絕對是破天荒的好消息。但是說起孫權來,中原地區的人可能知之甚少,遠沒有劉備和曹操名氣大。畢竟曹操與劉備是一起討伐過董卓的戰友,與孫權的父親孫堅是同代。

東漢末年時期,江東地區相對於中原來說依舊是蠻夷一般,得失與否無關大局,因此孫權從根本上講並不被中原百姓認可。

當劉表的噩耗到達江東時,孫權意識到曹操可能會繼續進兵,畢竟劉表手中也是有水軍的,完全可以被曹操利用。

孫權的選擇

孫權派遣魯肅去見劉備,看看雙方是否有聯合的可能。行至半路,探子打探消息得知劉琮投降了曹操,劉備則繼續向南奔逃,好在魯肅終於是遇到了劉備,向劉備轉達孫權的想法,並勸劉備和孫權聯合,劉備自然求之不得。

對於劉備來說,孫權的加入解決了他的幾個困境:

  1. 暫時不用考慮往哪裡逃跑的問題。
  2. 孫氏在江東紮根日久,底子深厚,說不定可以擊退曹操。
  3. 藉助此機會,看看是否可以在戰勝後佔住荊州。

與此同時,孫權集團也要決定是否與曹操開戰,留給孫權的無非是兩條路。

一是投曹操,其理由是:

  1. 曹操畢竟是丞相,代表朝廷,和他為敵,有反抗中央的嫌疑。
  2. 曹操佔領荊州之後盡的荊州水軍,又有跟隨而來的步兵,水陸並進,過去江東所依靠的長江之險,這次並不管用。
  3. 寡不敵眾,曹操幾乎是帶足了他的北方軍團,加上荊州的降兵,大約有二十多萬。孫權加上劉備大約有五萬多人馬,雙方實力懸殊。


赤壁之戰,真正想要抵抗曹操的其實只有江東孫權

曹操得到荊州水軍

第二條路自然就是戰了,理由也有很多:

  1. 北方雖然被曹操平定,但依然有不安定的因素存在,一旦戰事進入僵持,涼州地區的馬騰和韓遂自然會反抗曹操。
  2. 曹操的隊伍中以北方人居多,恰恰北方士兵又不善水戰,而投降的荊州士兵未必歸心用力。
  3. 正值寒冷天氣,糧草不繼,也不是適宜打仗的時候。
  4. 一旦投降,孫權的手下依舊可以做官,而孫權這個曾經的一方諸侯卻未必能善終。
  5. 孫氏家族的野心也使得孫權必須一戰,甚至孫權比劉備更想擊敗曹操。
  6. 藉此一戰揚名天下,好讓北方的民眾知道有江東孫氏的存在,為將來北征做好基礎。


赤壁之戰,真正想要抵抗曹操的其實只有江東孫權

孫權

從這幾點來說,孫權不願曹操南下最大的原因在於,孫權乃至孫氏有自立之心久矣,所謂的“操雖託名漢相,實為漢賊”不過是周瑜反駁文官的藉口而已。

魯肅初見孫權時,曾經對孫權說,“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猝除,為將軍計,唯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後來孫權稱帝時,“臨壇顧謂公卿曰:昔魯子敬嘗道此,可謂明於事勢矣”。

曹操作為漢末丞相,征討四方、穩定局勢、安撫人心,無論是哪一方面,都與漢賊二字不搭邊,孫權反覆使用漢賊二字形容曹操也不過是掩飾自己想要自立的野心。

赤壁之戰,真正想要抵抗曹操的其實只有江東孫權

赤壁之戰局勢


結語

孫權與劉備不同,劉備的所作所為,即便是投降曹操也不會放過他。孫權就不一樣了,孫權和曹操本來就沒有什麼深仇大恨,即使假意投降曹操,曹操想必也會允許,這樣就能使國家早日統一。從這一點看,孫權的堅決抵抗,似乎也只是僥倖行事,是山河分裂的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