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養康護行業週報(10.15-10.21):國家標準《城鄉養老設施規劃標準》/全國老齡委機構工作調整

國家標準《城鄉養老設施規劃標準》

10月18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公佈了國家標準《城鄉養老設施規劃標準(徵求意見稿)》,並已開始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相關詳細標準見下圖。

醫養康護行業週報(10.15-10.21):國家標準《城鄉養老設施規劃標準》/全國老齡委機構工作調整

醫養康護行業週報(10.15-10.21):國家標準《城鄉養老設施規劃標準》/全國老齡委機構工作調整

醫養康護行業週報(10.15-10.21):國家標準《城鄉養老設施規劃標準》/全國老齡委機構工作調整

醫養康護行業週報(10.15-10.21):國家標準《城鄉養老設施規劃標準》/全國老齡委機構工作調整

醫養康護行業週報(10.15-10.21):國家標準《城鄉養老設施規劃標準》/全國老齡委機構工作調整

全國老齡委機構工作調整

10月17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通知,調整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組成人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任全國老齡委主任。同時,按照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規定的機構設置需要,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設在衛生健康委,日常工作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承擔,民政部代管的中國老齡協會也改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代管。新組建的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職能包括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週期健康服務。

河北省組織開展第二批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範申報

10月16日,河北省組織開展第二批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範申報工作。與此前的申報內容不同的是,此次申報中新增了示範街道(鄉鎮)、示範基地的申報。示範街道(鄉鎮)以街道或鄉鎮為申報主體,可聯合提供產品和服務的企業或機構共同申報。申報主體已投入不少於1000萬元的資金,建設形成具有特色服務內容、貼近地區發展實際的智慧健康養老服務體系,採用不少於5類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和5類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為不少於10000人提供智慧健康養老服務,具備靈活的服務擴展能力,可為轄區內所有居民提供服務接入,有持續運營和盈利的創新模式,研製了服務標準。

示範基地的申報主體為設區市或縣級行政區,具備較好的智慧健康養老應用示範條件和產業基礎,集聚了一批從事智慧健康養老產品製造和應用服務的骨幹企業,並在本區域內開展了應用示範,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和服務已經在整個區域內得到規模化應用,已建設或同時申報了至少3個智慧健康養老示範街道(鄉鎮),研製了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的基地標準、地方標準或團體標準。

10月16日,微信在重陽節前夕公佈了最新老年用戶數據,截至2018年9月,微信55歲至70歲用戶達到6100萬,老年人大規模觸網趨勢明顯,微信使用活躍度不斷上升,較去年同期增長22%。微信謠言防護機制觸發用戶中,50歲以上用戶佔43.5%,大幅超過其他年齡層。

消協發佈最新老年消費情況專題報告

10月16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2018年第三季度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暨老年消費情況專題報告》,提到7個老年消費投訴熱點。(1)養老服務投訴逐漸顯現;(2)老年養生保健服務不規範;(3)旅遊服務漠視老年消費者體質差異問題;(4)針對老年人預付式消費週期長變數大;(5)利用老年人信息不對稱推銷所謂收藏品牟取暴利;(6)保健產品投訴依然高發;(7)老年人對“轟炸式”宣傳防範意識弱。

上海首批“養老管家”上崗

10月17日,上海首批21位“養老管家”上崗,以實現“1+3+21”管家式的“養老管家”工作體系。其中,“1”是以街道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為平臺設一個“總管家”,“3”是以三個市民驛站為平臺設三個“大管家”,“21”則是以居民區為平臺設21個“小管家”,以多層次的社區養老服務體系,根據現有政策和服務為老人提供綜合養老方案,解決老人的需求和問題。“養老管家”大多來自社區裡剛退下來的居委會幹部,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和社區資源。

福建省首個養老服務綜合體啟用

10月17日,福建省首個養老服務綜合體——思明區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正式啟用。作為全省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首個區級智慧養老平臺,該綜合體不僅配備了照料中心,還設置了配餐中心、適老化展示中心、智慧養老服務中心、民政社會事務中心、蓮花愛心護理院,提供進站、進家雙向服務。其採用政府購買服務與機構自主經營相結合,並引入了社區專項服務、志願者服務、鄰里互助服務共同支撐的方式運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