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電池亟待行業規範支撐

近日,雲南省電動車城市換電項目在昆明啟動,類似共享電池的模式將在昆明推廣,車主使用APP掃碼後即可直接更換電池,10秒鐘左右的時間即可重新上路。

繼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等共享經濟形式之後,共享電池是共享經濟的又一創新產品。共享電池不僅解決了長久以來電動車路上電池耗盡,無處充電的難題,而且也免去了在街頭臨時充電的等待之苦,值得肯定和期待。

但是,共享電池儘管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也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

眾所周知,在電動自行車的眾多組件中,最為危險也是使用說明書中重點提醒的,就是電動自行車中的電池部分。因此,這個部分也常常被打上“非專業修理人員勿動”的警示標識。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為在特殊情況下,電動自行車電池瞬間產生的電流非常強大,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另一方面是因為非專業人員隨意移動電源,可能對電動自行車的其他組件造成破壞。

對共享電池來說,它只是提供了共享APP、共享電池櫃和成組電池,至於具體的更換,還得靠電動自行車騎車人。一旦在更換過程中操作不當,很容易引發人身安全問題。如此,出現糾紛如何解決、責任誰來擔負等,亟待出臺行業標準和規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