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宣布用人民币替代美元后,事情又有发展,美国石油面临新危机

目前,全球石油经济从产能的角度来看,或正在形成美国石油、俄罗斯石油与沙特石油三分天下的格局,这也是美国今年宣布其成为能源输出国之后的一大目标。不过,从长期来看,相对于传统石油国,由于美国页岩技术所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撑,因此,尽管美国石油产能有较为良好的预期,但却很难与传统石油国的博弈中制胜,甚至美国的石油经济计划或正在落空并面临新危局。

首先是来自于统治石油经济近半个世纪的石油美元正在黯然失色。我们知道,今年二季度以来,美国就凭借石油美元优势,不断对石油国伊朗经济进行各种限制,试图达到伊朗石油出口为零的目的,最终为美国石油抢占全球更多市场份额而让路。然而,石油美元所真正达到的效果却远低于美国的预想。毕竟,伊朗已与全球多个主要石油进口市场达成了新的石油货币“默契”。

伊朗宣布用人民币替代美元后,事情又有发展,美国石油面临新危机

比如,伊朗央行稍早前宣布将人民币列入主要货币以取代美元,据伊媒(Press TV)称,伊朗央行旗下的外汇牌价网站Sanarate已经将人民币列为三大主要换汇货币,这也是原油人民币期货合约问世以来,中东石油出口的一个新货币方向,同时,更是伊朗与石油美元了断的一张“王牌”。这就不难理解,在美元于11月正式开启全面限制之前,伊朗已提前陆续将大量石油存在中国了。

据路透社今年10月报道,大量伊朗原油运往中国北方港口大连,最终可能会被储存在保税仓库,据伊朗国家油轮公司(NITC)的一位消息人士称,“该公司将2000多万桶原油运往大连,我们将决定是将原油卖给其他买家还是卖给中国客户。”

伊朗宣布用人民币替代美元后,事情又有发展,美国石油面临新危机

数据显示,今年前九个月中国从伊朗进口了大约65万桶/日的石油,伊朗的另一个主要客户印度今年前九个月的购油量约为568,000桶/日,因此伊朗将大量原油储存在中国这一举动将会非常关键。有分析认为,这可能会成为伊朗原油的一个全新起点,更意味着,接下去伊朗工将打破石油美元限制,而通过这一起点,向多个市场销售原油。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国也正在积极发展自己的国际货币支付系统,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以替代美元长期主导的SWIFT,目前共有695家境内外间接参与者,8家国外清算行加入,实际业务范围更是延伸到了140多个国家。这也都为石油人民币的广泛应用,以及一些石油国或用可能采用人民币交易石油,告别石油美元提供了可能的依据。

伊朗宣布用人民币替代美元后,事情又有发展,美国石油面临新危机

此外,由于欧盟进口伊朗原油也受到了石油美元的限制,因此,以德国和法国为主导的欧盟提出了建立独立于美元的货币支付体系SPV的计划,一旦这一体系得以成功,则意味着,包括伊朗在内的多个石油国在与欧盟成员国进行石油交易过程中,也将打破石油美元的垄断,而采用石油欧元。

应该说,石油货币层面的挑战是石油美元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难题,而这一难题或将愈演愈烈。与此同时,美国能源经济最初希望打压油价,来拖垮多个石油国经济的目的看似正在通过近期油价的走低而实现,但是最新的进展却是,美国石油却面临新的危局。

伊朗宣布用人民币替代美元后,事情又有发展,美国石油面临新危机

这个危局正是无论是OPEC成员国,还是非OPEC的石油国,正在形成近乎于一致的产能立场,这便是即使油价走低,也不大规模减产,目的正是希望维持住现有市场份额。在这一点上,以沙特为主导的OPEC与以俄罗斯为主导的非OPEC产油国目标几乎一致地对准了美国石油。

俄新社12月7日报道称,俄罗斯希望最多减产15万桶/日,显然这一数字与不减产几乎无异。新加坡期货经纪公司Oanda亚太区交易主管斯蒂芬•英纳斯针对全球石油产能表示,“俄罗斯仍然是关键点。”也就是说,最终传统石油国或将以不惜牺牲油价大跌来应对美国石油抢占的市场份额。

伊朗宣布用人民币替代美元后,事情又有发展,美国石油面临新危机

日前,布伦特原油一度跌破60美元,美国WTI原油则一度跌破至每桶51.24美元,或许这仅仅是国际油价大跌潮的开始,却远没有结束,但如果油价真正进入长周期熊市而跌跌不休时,依赖巨额资金和债务支撑的美国页岩油所代表的美国石油,则可能以失败告。毕竟,美国的石油高产能需要更多的管道、水、沙子、水力压裂化学品,还有不计其数的金钱。

到2023年,美国将有2400亿美元的长期与能源生产有关的债务到期,而其中至少约90%与页岩油有关,其中相当一部分2019年底到期。而它们还并不是全部债务。

伊朗宣布用人民币替代美元后,事情又有发展,美国石油面临新危机

分析师称,最终美国页岩油业或需要付出90亿桶页岩油的产能来还清全部的债务,这相当于10年来的产能。从这一角度来讲,BWC中文网观察团分析认为,美国石油还远没有达到真正可以与俄罗斯等传统石油国相提并论的层面,只是为了应对高额的债务,美国经济操之过急了。


自从拥有全球霸权货币的美元启动加息步伐后,全球经济的发展格局日益变化,从近期的国际经济格局来看,全球经济同步复苏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不仅仅如此,近些日子连美联储对持续加息的态度都有所软化,最大的因素是美国经济或将出现放缓。

伊朗宣布用人民币替代美元后,事情又有发展,美国石油面临新危机

这么看下来,貌似全球经济在曾经“货币大放水”所带来的增长正日益老去,那么谁又能带动经济持续发展?这已经上升到路人皆知却又无可奈何的地步,原因无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科技才能在当前全球经济错综复杂下,引领新一期经济浪潮。

从近代百年历史角度来看,全球三次最大的经济大繁荣周期都是科学技术带动的!1870年,以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驱动的技术革命到1929年,带来经济长周期繁荣。

1945年,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技术、航天科技为驱动的技术,同样带动经济长周期的大繁荣。而1978年开启的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驱动力的信息和新经济革命,一直延续到全球金融危机时期。

这么算下来,从08年金融危机到目前10年时间,无论是各上层建筑还是各企业主,都在寻求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是的,新技术正在酝酿当中,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等,但是这些新技术尚未广泛应用到商业中。

伊朗宣布用人民币替代美元后,事情又有发展,美国石油面临新危机

所以说,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情况下,越需要新技术来带动经济发展,接下来,谁能掌握并引领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谁就能在下一个全球经济、话语权浪潮中翱翔。


一场“货币战争”已悄无声息的打完

近日,据我国央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10月末央行口径外汇占款21.3万亿元,创2011年1月以来最低水平,降至近八年来新低,环比下滑915.76亿元,连续第三个月环比减少。

与此同时,央行公布的10月份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数据:中国10月外储环比大幅下滑339亿美元至30531亿美元,为连续第三个月下滑,创2016年12月以来最大单月降幅。外汇储备规模与外汇占款同时下滑,这里面的故事荡气回肠。

伊朗宣布用人民币替代美元后,事情又有发展,美国石油面临新危机

我想想这个故事应该怎么讲,众所周知的是,在当前全球贸易争端、国际经济竞争关系错综复杂,美联储加息引起的全球货币流动性趋紧,都导致一些新兴市场国家资本外流压力加大,货币贬值明显。

这些新兴市场国家来捍卫本国货币稳定的常用手段是“外汇储备”“货币政策(加息)”,动用外汇储备对经济的副作用较小。但是前提是得有一定量的外汇占款或者是外汇储备规模。这么讲故事可能很多人就明白了,在十月份,我国人民币汇率波动较大,一度逼近7.0关口。

10月26日,央行副行长潘功胜明确警告人民币做空势力,称有能力保持人民币基本稳定, 此后人民币汇率有所反弹。所以说,10月外汇占款、外汇储备规模双双明显下降,很大程度上有可能意味着央行再次进入外汇市场,以此稳定汇率。

当然,央行保持住了很大的克制,或许只是在关键点位上予以防守。现在通过外汇占款、外汇储备规模数据回顾,管中窥豹的去了解一些动态,真实情况可能是我们安居乐业的人们想象不到的“惊心动魄”,毕竟,这是一场“悄无声烟的货币战争”,央行在捍卫我们自身的经济利益

伊朗宣布用人民币替代美元后,事情又有发展,美国石油面临新危机

很自信的说,这一场短暂的“货币战争”已经被我国央行悄无声息的打完。

再次提醒下,我国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规模,外部的做空势力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

最后,一切的基础在于我国经济基本面,当前我国经济虽然面临着下行压力,外部经济遇到一些不确定性风险,但是我国经济韧性依然充足,市场前景广阔,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全的工业链,这是任何经济体短时间内不具备的优势。

重要的是,面对经济的错综复杂,我们立足于国内经济,防患于未然,并且,当前无论是央行还是财政都在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长时间看,前景是光明的。


忽视的风险,潜移默化的到来

我以前曾说过,今年来全球经济同步复苏的脚步已经发生变化,已经由全球经济同步复苏转变到全球经济复苏分化,美国经济一枝独秀,我国经济稳中有变,欧元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出现低迷、衰退、市场高通胀等,这种变化是应该引起警惕的,为什么引起警惕?

因为全球一体化中,任何一个国家出现危机,其他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更不能置身事外,最多能把风险冲击降低一些。

伊朗宣布用人民币替代美元后,事情又有发展,美国石油面临新危机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说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受自身经济结构、市场体制等影响,经济属性上存在脆弱性,那么最近一段时间,一些发达国家经济也出现了问题,首先传来悲鸣声的是作为全球经济风向标的韩国,韩国三季度GDP同比增速仅为2%,较二季度的2.8%大幅回落,创下2009年三季度以来最低。

其次是日本,日本央行下调了2018财年GDP预期。最后是IMF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长率,也下调了对明年的经济预期。这三个事件连在一起来看很有意思,看起来明年经济不太乐观。

重要的一点是,今年来的全球经济迹象显示,从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到部分发达国家,经济都感受到了困难,也就是说,从最容易滋生危机的经济体,逐渐在蔓延到一些小型发达经济体,这种现象的背后是存在很大风险的。

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最近的演讲中提到:“我们记得金融危机最怕的事是什么呢,就是怕传染。但一旦传染,一旦共振,可能会有更大的危险。而且在共振和传染的高峰期可能就会出现恐慌”。

伊朗宣布用人民币替代美元后,事情又有发展,美国石油面临新危机

我很认同周说的这句话,现在的全球经济情况从我的分析当中,确实存在有传染的“可能”,这是被全球市场忽视的风险。(多说一句,这种情况要蔓延到哪里才出现经济“大调整”呢?当然是经济体量大的经济体了,经济体量越大,对全球经济释放的能量冲击就越大)。

最后说一点我国经济,应对这种被全球忽视的风险,最佳的办法是立足于国内经济(“办好自己的事情”),防范于未然。看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很难,因为按照过去的两大老办法不太好走了,(一个是放水,一个是水泥制品,这两个你晓得伐?)。

所以说,现在到了经济“啃硬骨头”的时候了。相信我国的经济优势,相信国内经济在短时间内调整后,长期会获得更持续的经济繁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