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男神當導演,處女作就這麼驚豔!

演而優則導,已經是當今演藝圈的常態。

徐崢、黃渤、張家輝、梁家輝…影帝都轉型成導演了。

又一男神當導演,處女作就這麼驚豔!

就連小瀋陽、宋小寶、郭德綱、馮鞏……也跨界手執導筒了。

又一男神當導演,處女作就這麼驚豔!

導演似乎變成了一項沒有門檻的職業,誰都能來插一腳。

這種現象不光在我們這裡流行,島國也一樣。

「喪帥第一人」小田切讓已經在執導自己的第一部電影了!

又一男神當導演,處女作就這麼驚豔!

除了他,憑藉《晝顏》吸粉無數的齋藤工,也當導演了!

又一男神當導演,處女作就這麼驚豔!

而且一出手,就拿到了第20屆上海電影節的亞洲最佳新人導演獎。

不得了啊!

關鍵是,整部電影的拍攝只用了七天——

《空白的13年》

又一男神當導演,處女作就這麼驚豔!

由於齋藤工的好人緣,處女作邀請到不少好友出演。

《小偷家族》中的中川雅也和松岡茉優,RIZE樂隊成員之一的金子統昭,以及超級軟萌的高橋一生。

又一男神當導演,處女作就這麼驚豔!

作為齋藤工的長篇處女作,表現可圈可點,伴隨優美的畫面與音效,工整,細膩;

溫情,但不煽情。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一個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故事。

又一男神當導演,處女作就這麼驚豔!

影片採用閃回的手法,開場便塑造出一個嗜賭成性、不顧家庭的父親角色。

又一男神當導演,處女作就這麼驚豔!

孩子把自己得意的作文拿給父親看,他也只是隨口一提,「我待會兒會看的啦。」

又一男神當導演,處女作就這麼驚豔!

然後招呼牌友匆匆開始下一局,留下孩子期待的眼神。

又一男神當導演,處女作就這麼驚豔!

在家裡,為了躲避上門而來的追債人,一家人只能關著燈閉門吃飯。

又一男神當導演,處女作就這麼驚豔!

直到一個夜裡,這位父親在沙發上坐了良久,留下了一句「我出門去買包煙」,然後他匆匆關上了門。

孩子焦急地拉扯母親問:「爸爸還會回來的,對吧?」

因為孩子看見桌子上,明明還放著另一包沒抽完的煙。

又一男神當導演,處女作就這麼驚豔!

為了等這一包煙,他們等待了整整13年。

期間,仍舊負債的母親獨力撫養起兩個年幼的兒子,一人做三份工,家裡只剩下她反覆響起的一句話,「我要出門啦!」

哥哥在為弟弟準備午餐的清晨,突然失聲崩潰,「我為什麼要忍受這些啊!」

這13年,是一家人情感被極度壓抑至空白的13年。

原來,那些整日吵鬧著的人是不會走的;而真正想要離開的人,只是在最安靜的夜裡一聲道別,然後留下小半包未抽完的煙,還有一份遙遙無期的空白。

再見面時,父親已經病危末期。

兩人站在醫院的天台上,距離被刻意隔得很開。

又一男神當導演,處女作就這麼驚豔!

空蕩蕩的平臺,慘淡的日光將畫面照得遍佈空白,就是這段關係最真實的寫照。

關於這場「初見」,導演說:

「那是演弟弟的演員高橋一生和演父親的演員中川雅也第一次說話。在那之前我故意不讓他們兩個見面,在片場也不讓他們有任何的交流。就是這個初見讓那段電影有了一種距離感,那種奇妙的氣氛就是我想要的。」

離別之前,父親最後問了兒子:「能再給我根菸嗎?」

他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麼,從口袋裡掏出整包煙一併扔了過去,「一整包都給你吧!」

又一男神當導演,處女作就這麼驚豔!

父母有好有壞,這本是無可厚非的人性;

而人性有很多面,這總是最容易被親近的人所忽視的地方。

一個不合格的父親,也有溫暖的一面。

父親的葬禮上,各式各樣的人陸續到場。

又一男神當導演,處女作就這麼驚豔!

在旁人的回憶裡,父親的形象像一座冰山,慢慢浮立了起來。

他會唱鄧麗君的「償還」;

他會去魔術店幫工,為了有一天能學會變網球,送給兒子們;

他會藏著兒子小時候寫下的作文;

他幫助了一個又一個身邊的朋友,借錢給無助的人,為別人的母親籌集醫藥費,把住處提供給無家可歸的人,哪怕自己也身無分文;

陸陸續續的人到場,一些人默默地表達了自己的敬意,又匆匆坐著計程車離開。

在子女們的心裡,「父親」這個形象卻變得越來越陌生。

他們開始問自己一個問題:自己的父親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又一男神當導演,處女作就這麼驚豔!

當被問到為何會選擇這樣一個真實的親情故事,作為自己的處女作,齋藤桑這樣回答:

「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是從友人輕鬆的口吻裡說出來的。直到我的父親過世之後,再回想起來這個故事,要從其他人的眼裡才能發現親人們完全不同的一面:原來,這才是我眼裡的父親啊。」

在本片所有的鋪墊裡,誠如導演所說的那樣進行著。

在孩子眼裡,父母永遠是那個樣子。

而在各種各樣的旁人眼裡,才發現,啊,原來這才是我的父母啊。

又一男神當導演,處女作就這麼驚豔!

關於「父親」這個詞,故事沒有給出答案,導演也沒能給出答案。

沒有人能。

在某些時候,父親是承擔了責任,撫養我們長大的那個人。

也有些時候,父親只是比我們提前來到了這個世界,也要提前離開的那個人。

長子芳助在最後的致辭裡說:「每次看到他讓母親如此痛苦的樣子,我就覺得永遠無法喜歡上這個人。」

就像那永遠無法填補上的十三年。

又一男神當導演,處女作就這麼驚豔!

對父親而言,他在這十三年裡,捨棄了親情、愛情,去追逐自己想要的:自由。

只是在他所追尋的自由裡,一邊是他光怪陸離,五光十色的人生;

另一邊,則是妻子日夜辛勞,獨自兼職三份工作撫養一對孩子長大成人。

這一句自由,跨越了整整十三年。

十三年,間隔著兩種人生。

這位父親在最後的家信中寫道,「感謝你們,我的家人,讓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了一生。」

在悠揚的音樂裡,母親穿上了喪服,點燃了那包十三年前的煙,輕輕地哼唱著:

像朋友一般存在著,卻如陌生人那樣遙遠。

愛的距離,哪裡都存在著。

是在注視著什麼呢,又和什麼告別了呢。

沉默著緘口不言,只是安靜地笑了。

過往的所有不堪,就在這歌聲和笑容裡終於煙消雲散。

又一男神當導演,處女作就這麼驚豔!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是不會有答案的。

就像父母,沒得選擇,也無法改變。

父母一旦犯下錯誤,受到懲罰的總是孩子,因為孩子總處在一個弱勢的地位,而人性的惡又總容易被弱小者所看到。

在這部電影裡,每個人都能看到自己父母的影子,好的,壞的,只因我們每個人都曾經身處過那個弱小的位置。

無關愛,也無關恨,時間終會慢慢地流逝,在雲煙裡帶走一切。

就像在電影裡一樣,鋪墊,推進,然後在一場平淡中告別,收尾。

不一定總會有轉折,因為這就是平凡的生活。

而值得我們去做的,只是去擁抱生命裡每一個帶有溫度的人。

又一男神當導演,處女作就這麼驚豔!

故事的最後,身為兒子的松田端著父親的遺像哽咽著說:「我也..非常的討厭父親,但是感覺又有一點喜歡。說實話,我自己也不清楚,但是此刻的我很悲傷。」

原諒是一個很難讓人開口的詞。

那些所謂空白的年月,並非麻木,也不會隨波逐流間逝去,它只是被強烈的愛與恨交織在一起,壓抑在一起,才變成了「空白」。

所以,用什麼才能填補上13年的空白呢?

並沒有東西能夠填補。

因為所有的空白,早已經被愛與恨所填滿。

「空白我恨你,因為我接觸了你所有的缺點,但它沒有消磨過去的那些美好。

我恨你,也不能原諒你,但這不妨礙我愛著你。」

又一男神當導演,處女作就這麼驚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