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世人在论及曹操的奸雄身份时,一个重要的依据是他对陈宫说过的一句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此语自私自利自我,把他当作人生信条的人当然也绝非善类。更何况这句话的背后还有一个卑劣至极的故事,这个故事出自《三国演义》的第四回。

《三国演义》中说曹操以献宝刀为由刺杀董卓,却因被吕布撞破未能成功,情虚脱逃。董卓行文各处捕拿他。曹操在路上恰巧被正当县令的陈宫所获。陈宫密问,知其用意,感其忠义,弃官与之同逃。路过曹操故人吕伯奢家,同往投宿。伯奢殷勤招待,自己出去买酒,吩咐家人预备肴馔。曹操心虚,听得厨下磨刀之声,疑其有不良之心。再听,又听得里面说道:“缚而杀之可乎?”曹操说:“是了。”就和陈宫拔剑入内,把吕伯奢家人一齐杀死。直杀到厨下,见绑着一只猪。陈宫说:“孟德心多,误杀好人了。”两人只得匆匆起行。路遇吕伯奢买酒回来,曹操又把他杀掉。陈宫大骇。曹操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使天下人负我。”陈宫闻言,恶其狠心毒手,乘曹操熟睡后,想要把他杀掉。但后来一想,如此出尔反尔恐被天下耻笑,就弃了曹操而去。

罗贯中笔力不凡,将这个故事描画得生动鲜活具体,一幅“奸雄”行奸图跃然纸上,且“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话现实得锥心,很是合适曹操,正好暗合了大众对于曹操“奸”的期许和定位。

但故事好看,语言刺心,有时却并不等同于真相,起码这个被人交口相传的故事,于史是没有记载的。

董卓废立后,曹操改变姓名、弃官东归是有的,却并非因献刀行刺。“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

曹操东归的原因,据《魏书》载是曹操知卓必败。董卓之暴虐世所罕见,天怒人怨,政治嗅觉敏锐的曹操嗅到他的失败气息,因此回乡募兵早图大事。

曹操被县令所捉既而释放也确有其事,世语曰:“中牟疑是亡人,见拘于县。时掾亦已被卓书;唯功曹心知是太祖,以世方乱,不宜拘天下雄俊,因白令释之。”曹操路过中牟县,为亭长所疑,捉住送到县里,有认得他的人,把他放了。事情属实,然县令却并非陈宫,陈宫也并没有参与余后的事。

至于事件的高潮部分——曹操杀死吕伯奢一家,则是作者罗贯中结合多种史料并加以润色修改的结果,目的当然是为显曹操之“奸”了。

魏书曰:太祖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

世语曰: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

孙盛杂记曰: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

结合以上的史料看,曹操杀人是有的,“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一语也可能存在,但我更愿意相信它是类似“燕雀焉知鸿鹄之志”的作者的浪漫创造。吕伯奢并未被杀是确切无疑的,甚至可以说曹操杀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父亲曹嵩的好友吕伯奢当时不在家中。吕伯奢是曹操唯一的相识,而他的儿子和府上的宾客们和曹操既没有亲族关系,也够不上所谓朋友,甚至连熟人都算不上,曹操当时所处的境地,是全然陌生的。

他以戴罪之身出逃,难免神经紧张,或出于疑心,或者吕氏几子确实曾伙同宾客打劫曹操(打劫一事在乱世很常见),总之流血事件最终发生了。

但和《演义》叙写的不同,历史上的“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事件中并没有吕伯奢和陈宫的戏份,事情的过程也并不复杂纠结,甚至有可能是类似于“昆山龙哥被反杀”案的故事。

曹操可能确系奸雄,但以此事作为判说曹操之“奸”的依据却并不合适,纵令你我身处其境,有别种选择乎?为求自保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