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紅軍長征從這裡出發——於都

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的時間標誌——10月17日

1934年4月,中央蘇區北大門廣昌、西南大門建寧和筠門嶺相繼失守,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已勝利無望。1934年5月下旬,中共中央書記處會議決定主力紅軍撤離中央蘇區,進行戰略轉移;6月16日,共產國際電示中共中央同意後,開始秘密地進行籌劃戰略轉移的一些準備;7月,鑑於粵贛省蘇區不斷失陷,為適應紅軍主力即將實行突圍轉移的戰略需要,在於都新設立贛南省。9月中旬,毛澤東來到中共贛南省委、省蘇維埃政府調查研究指導工作,深入小溪、茶梓一帶了解敵情,並將信豐、于都等地區敵人活動情況致電周恩來,為從於都突圍提供了軍事情報。1934年9月30日,共產國際致電中共中央,正式批准中央紅軍主力撤離中央蘇區進行戰略轉移行動計劃。10月初,國民黨軍隊推進到中央根據地的腹地。隨後,中革軍委分別向各軍團下達撤離戰場開赴于都河沿岸集結補充命令,于都人民對紅軍主力集結轉移給予了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援。

參加戰略轉移的紅一、三、五、八、九軍團和中央第一、二野戰縱隊撤離戰場開赴于都河沿岸集結的情況:

10月10日晚至12日晚,中央第一野戰縱隊和第二野戰縱隊分別從瑞金梅坑、雲石山、九堡等地出發,開往于都縣城東北的古田村至嶺背、禾溪埠和高陂、麻地、黃龍(今黃麟)一帶。軍委總部機關和博古、周恩來、朱德等總部領導住在於都古田窯塘村朱屋。

中央紅軍長征從這裡出發——于都


紅一軍團原在興國縣高興地區抗擊敵人,10月6日19時30分接軍委電令後,將防務交給紅五軍團,10月7日晚全軍團秘密開至興國縣東南的竹壩、洪門地域,8日晚開始經于都縣仙下貫,10月11日抵達于都縣東北部的段屋、寬田地域,軍團部設在段屋銅鑼灣。該軍團第十五師原在石城縣南部作戰,10月9日也從駐地出發,於15日抵達寬田地域歸建。紅一軍團代號為“南昌”,全軍團原有17280

人,在於都補充2600人,合計19880人。

紅三軍團原在石城縣南部阻擊敵人。10月7日9時半,中革軍委電令紅三軍團撤離戰場,開至寧都縣固村地域集結,進行補充和訓練。10月12日晚出動,14日晨到達于都縣東北之水頭圩、車頭圩、仙下貫地域。15日晚向于都縣城附近開進。紅三軍團代號為“福州”,全軍團原有15205人,在於都補充2600人,合計17805人。

紅八軍團於10月8日晚撤離興國縣古龍岡西北戰場,在古龍岡集結,隨後經于都縣北部之平安、橋頭、銀坑南移,12日拂曉抵達興國縣南部之傑村、澄龍、社富地域集結補充。紅八軍團代號為“濟南”,全軍團原有9022人,在於都補充1900人,合計10922人。

紅九軍團原在福建長汀縣南部松毛嶺一帶阻擊敵人,9月28日撤離戰場,開至長汀縣南部鍾屋村集結休整,然後向長汀縣城轉移,10月8日拂曉抵達瑞金縣武陽。10月10日,全軍團進抵會昌縣珠欄埠,再次休整和補充新兵,紅軍獨立第二十二師劃歸紅九軍團建制。紅九軍團代號為“漢口”,全軍團原有10238人,補充1300人,合計11538人。

紅五軍團原在興國縣北部作戰。10月7日接替紅一軍團防務,留在興國縣城以北阻擊敵人。10月16日,軍委電令紅軍獨立第三團從於都縣趕赴興國。17日,紅五軍團將防務交給獨立三團,隨即撤出戰鬥,邊行軍邊補充新兵和物資,經興國縣社富,19日晚到達于都縣城西北部集結待命。紅五軍團代號為“長安”,全軍團原有10868人,在於都補充1300人,合計12168人。

至10月16日,參加突圍轉移的紅軍野戰軍,已經全部在於都河流域集結休整,補充完畢。紅軍在於都期間,進行了集結休整和人員物資的補充,總計補充兵員9700人,以及大量物資。

中央紅軍長征從這裡出發——于都


從以上,我們知道參加突圍轉移的主力紅軍,是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區集結到于都河流域北岸不同的地方進行休整、補充的。但都必須渡過於都河向西南方向突圍,為渡河中革軍委制定了《野戰軍南渡貢水計劃表》,動員于都縣群眾支援紅軍搭浮橋,充分做好渡河準備。從17日開始,中央紅軍主力五個軍團及兩個野戰縱隊共8.6萬餘人,渡過於都河踏上戰略轉移的征途,開始了著名的長征。所以,把紅軍隊伍離開集中地開始行動為出發標誌,以開始渡河向西南方向突圍的日期為長征出發的日期。對於這一點,參加了長征的紅軍回憶錄中都把渡過於都河的時間視為長征出發的時間;《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上冊中關於中央紅軍實行戰略轉移,出發長征的記述“10月16日,各部隊在雩都河以北地區集結完畢。從17日開始,中央紅軍主力五個軍團及中央、軍委機關和直屬部隊共8.6萬餘人,踏上戰略轉移的征途,開始了著名的長征。”也是確定10月17日這一天;2014

年是中央紅軍長征出發80週年,由中共江西省委黨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共江西省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共江西省委黨史研究室、中共贛州市委聯合主辦,並由于都縣委縣政府、中共贛州市委黨史工作辦公室、新浪網承辦的“激活紅色基因弘揚長征精神一一紀念中央紅軍長征出發80週年”主題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就定在10月17日這一天。

中央紅軍長征從這裡出發——于都


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的地理標誌——于都河

于都縣由西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縣,因以北有雩山,取名雩都,1957年更名為“于都”。建縣時幅員遼闊,所轄地域含現瑞金、會昌、石城、寧都、安遠和尋鳥諸縣,素有“六縣之母”和“閩、粵、湘三省往來之衝”之稱。

于都河是于都縣的母親河,也是中央紅軍長征的第一道天然障礙。見《紅軍第一軍團長征中經過的名山著水關隘封鎖線表》。當時河面寬600多米,水流深湍,大部隊要過河就只有架設浮橋。為了保證紅軍順利渡河,于都人民無私奉獻,大力支援紅軍。當時沿河所有的民船全部都停運,共調集了800多條大小船隻,有的用作架設浮橋,有的用作擺渡。為了保證紅軍渡河,又隱蔽紅軍的戰略轉移意圖,架

設浮橋都在傍晚五時後進行,紅軍渡河後,要在次日凌晨六時前把浮橋拆除,傍晚五時後又要重新架橋。據統計在於都縣60華里的河段上的架橋點共架設了浮橋15次。

中央紅軍從以下8個主要渡口渡河:

于都縣城東門渡口。1934年10月17日傍晚開始,中共中央、中革軍委、紅軍總政治部、中央政府機關在這個渡口踏上浮橋夜渡于都河,出發長征。

于都梓山山峰壩渡口。1934年10月17日傍晚開始,左路前鋒紅一軍團在這個渡口至花橋河段夜渡于都河,出發長征。

于都縣城南門渡口。1934年10月17日傍晚開始,右路前鋒紅三軍團在這個渡口至步前岡河段夜渡于都河,出發長征。

于都縣城西門塔腳下渡口。1934年10月17日傍晚開始,右路前鋒紅三軍團及紅八軍團部分隊伍在這個渡口至步前岡河段夜渡于都河,出發長征。

于都羅坳孟口渡口。1934年10月18日傍晚開始,右路後衛紅八軍團在於都河孟口至三門灘間河段夜渡于都河,出發長征。

于都靖石鄉漁翁埠渡口。1934年10月18日傍晚開始,左路後衛紅九軍團在這個渡口夜渡貢水(于都河),出發長征。

于都縣羅坳鯉魚渡口。1934年10月20日傍晚,總後衛紅五軍團三十四師在於都縣城至這個渡口間河段夜渡于都河,出發長征。

于都縣羅坳石尾渡口。1934年10月20日傍晚,總後衛紅五軍團十三師在於都縣城至這個渡口間河段夜渡于都河,出發長征。

1934年10月17日晚至20日晚,中央第一、第二野戰縱隊和紅軍野戰軍各軍團,先後渡過於都河,踏上了戰略轉移漫漫征途。

中央紅軍長征從這裡出發——于都


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的情景、情感志—一夜渡于都河、告別

于都人民為中央紅軍長征做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前在於都集結休整長達10天之久,在此期間各軍團進行了兵員、武器彈藥、糧款的補充。當年于都總人口只有34萬人,先後參加紅軍的就有68000餘人,有10萬人支前參戰,在出髮長徵的8萬多紅軍中,每五個人就有一個于都人,大部分青壯年投身到革命事業中。為幫助紅軍架設浮橋,沿河兩岸的于都人民把家中所有可用材料都貢獻出來了,有群眾還拆下了門板和床板。有位年逾古稀的曾大爺,在將家中全部材料獻完後,又親自把自己的一副壽材搬到了架橋工地,周恩來得知此事後,曾感慨地說:“于都人民真好,蘇區人民真親。”真正做到了紅軍需要什麼,于都人民就無私奉獻什麼。在王耀南同志的回憶錄《長征路上第一橋》中詳細的描述了與這一感人的場景。

在當時,紅軍將士都不知道叫長征,也不知道要走這麼遙遠的路到陝北去,只知道渡過於都河就要離開中央蘇區了,要離開親人、離開蘇區人民了,心情都很沉重,與前來送行的群眾和戰友依依告別。主力紅軍要離開中央蘇區了,為紅軍送行的鄉親們都希望自己的隊伍能早日回來。在許多老紅軍的回憶錄中,都能看到當時夜渡于都河的情景和此時告別蘇區的心情敘述。

時任少共國際師政委的肖華著《中國青年的燦爛花朵一一回憶“少共國際師”》第四章中這樣述說“我們懷著沉重的心情渡過雩都河,最後離開了中央根據地,開始了長征”。其中一首詩《長征組歌﹒告別》:“紅旗飄,軍號響。子弟兵,別故鄉。王明路線滔天罪,五次“圍剿”敵猖狂。紅軍急切上征途,戰略轉移去遠方。男女老少來相送,熱淚沾衣敘情長。烏雲遮天難持久,紅日永遠放光芒。”這是當時送別情景和紅軍崇高的理想信念的真實寫照。

解放後,曾經擔任過中宣部部長的陸定一同志在長征途中寫就的《長征歌》裡的第一首:“十月裡來秋風涼,中央紅軍遠征忙。星夜渡過於都河,古陂新田打勝仗。”這首詩就是當年中央紅軍夜渡于都河踏上漫漫征途的真實寫照。

葉劍英同志為懷念當年贛南軍區政治部主任劉伯堅寫的詩:“紅軍抗日事長征,夜渡于都濺濺鳴。樑上伯堅來擊築,荊卿豪氣漸離情。”體現了革命戰友間的真摯情意,再現了一幅真實感人的送別場面。

大型電視劇《長征》中告別的場景,在於都河及兩岸的火把,尤其是嗩吶配樂《十送紅軍》歌曲(于都是全國著名的嗩吶藝術之,“于都嗩吶公婆吹”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讓人們感受長征出發的悲壯和軍民情深。

中央紅軍長征從這裡出發——于都


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的紀念標誌——紀念碑

中央紅軍長征從這裡出發,為于都留下豐富的寶貴遺產,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舊址群1處14個點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我縣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其中,中央紅軍長征八大渡口之東門渡口作為景區成功開發,並於2005年將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移址到該景區,2009年擴建為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紀念園並創建為國家3A景區,2015年又對紀念館進行了提升陳展,4月底重新開放。

矗立在紀念園景區內紀念廣場上的“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碑”是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的紀念標誌,也是于都縣城的標誌性建築,更是人們瞻仰先烈,弘揚長征精神,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首選場所。不僅縣內的各種紀念活動會在這裡舉行,國內一些大型紀念活動也在這裡舉辦。如,中央電視臺“我的長征”在長征出發地——于都舉行啟動儀式;中央電視臺“重返紀念地”在長征出發地拍攝《不朽的長征源》《紅軍渡 長征源》MV拍攝現場;新華社“重走長征路一一向紅色歷史汲取力量”採訪活動在紀念廣場啟動;2014年“激活紅色基因 弘揚長征精神”——紀念中央紅軍長征出發80週年系列活動啟動儀式。

走進紀念廣場中間是一幅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路線示意圖。從圖中我們可以瞭解到:1934年10月中央紅軍從於都出發直至1936年10月到達甘肅會寧三大主力會師的長征歷程。迎面看到的矗立在於都河邊的紀念碑就是“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碑”。紀念碑高19.34米,底座邊長10.18米,象徵著中革軍委、中央機關和中央領導於1934年10月18日在此渡河出發。碑身為雙帆船造型,象徵著中央紅軍從此揚帆出征。碑座上的三幅巨型浮雕,分別以“集結”“出發”“奉獻”為主題,周圍的圍欄上雕刻著中央紅軍各軍團渡河出發的八個主要渡口,其中這裡就是東門渡口,我們常說的“中央紅軍長征第一渡”。紀念碑正面的雕塑再現了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央和紅軍領導人,在於都縣城東門渡口與前來送行的群眾和戰友依依告別、踏上浮橋夜渡于都河的情景。

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的品牌標誌—長征

80年來,于都人民始終珍藏著當年輝煌的歷史。如今的于都,長征是使用頻率最高,也是最神聖的字眼。人們用長征命名一切美好的事物:長征源廣場、長征中學、長征大道、長征大橋、長征賓館、長征村等。長征,已經成為于都人民的心中的一塊品牌。

為了把長征這塊品牌做大做好,于都縣歷屆縣委、縣政府都不斷的進行宣傳推廣,不斷的加大投入,努力把于都打造成為以長征文化品牌的全國著名的紅色旅遊目的地。于都打造長征文化品牌得到國家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國家領導人江澤民同志為于都河上的大橋題名手書“于都長征大橋”,胡錦濤同志親臨中央紅軍長征第一渡視察,還有許多領導同志給予了關心,在這裡不一一列舉。2012年,國務院出臺了《關於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2)21號文件,要把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打造為紅色文化傳承創新區,要大力發展紅色旅遊,這是我們做大以長征文化品牌的紅色旅遊的重大契機。同時,省市也要求我們做強長征文化品牌,為我們增加了信心。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加大了紅色旅遊的基礎設施的投入,對中央紅軍長征出發舊址進行保護維修,對紀念館進行改造;並在對面沿河規劃建設長征體驗園,要把它打造成為全國長征精神的體驗新標杆。同時加強文化與旅遊的融合發展,成立非遺文化培訓基地,組建了長征源合唱團,加大了長征文化的利用和宣傳;2014年,成功舉辦了“激活紅色基因 弘揚長征精神”

——紀念中央紅軍長征出發80週年系列活動,為長征品牌添光增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