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分析工业走势 贯彻落实中央决策

正确分析工业走势 贯彻落实中央决策

"自强不息 —— 中国工业界的喉舌。"

正确分析工业走势 贯彻落实中央决策

为正确分析工业走势,贯彻落实中央决策,我就全国2018年1~11月工业经济运行状况做些分析,就贯彻中央精神涉及工业领域讲点体会。

正确分析工业走势 贯彻落实中央决策

1~11月工业经济运行几个问题的初步分析

2018年1~11月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结构调整继续推进,发展的韧性得到增强。同时稳中趋缓、稳中有变、变中有忧,要增强忧患意识。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上升,国内需求增长放缓,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显现,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增幅走弱,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分析经济形势,要辩证思维,“两分法”研判,保持定力、问题导向、针对性破解,推进高质量发展。

1.增长速度。GDP增幅6.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6.3%,均保持了中高速。6~11月份工业增幅回落至6%、6.1%和5.8%、5.9%和5.4%,11月PMI指数50.0%跌至荣枯线,工业增幅下滑的趋势应引起重视。虽然全年预测在合理区间,但工业增幅破6%的趋势会影响2019年的走势。

2.企业利润。1~10月规上工业企业主营收入增长7.3%,利润高增长13.6%,增幅回落亦属正常。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6.44%,同比提高0.24个百分点。但工业利润增速已连续六个月放缓,10月当月回落至3.6%,1~11月为11.8%,其中11月为负增长。从行业分布看,利润增长主要集中在采掘业、原材料工业和电、热、气、水生产业,合计占利润增长的八成,而装备制造、电子制造和消费品制造业等中下游产业利润增长不多。利润增长有减税清费的改革效应,也反映出价格因素对利润增长影响仍然较大,利润的超常增长不可持续。

3.价格走势趋于平和。上游价格涨势回落,末端价格涨势抬头,将对上下游行业的利润增幅起到均衡作用。

正确分析工业走势 贯彻落实中央决策

4.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幅5.9%,持续走低,三季度只有4.2%,10~11月有回升。如扣除价格因素,增长甚少。结构有新变化,民间投资、工业投资有所回暖,其中制造业投资增幅9.5%,基础设施(不含电力)投资增幅跌落至3.7%,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仍然强劲为9.7%。

5.国内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1%,2017年全年为10.2%,增势回落,三季度为9%,11月为8.1%,扣除物价指数只有5.8%,为历年新低。缺乏消费热点带动,三季度汽车销量负增长,1~11月为-2.3%,其中11月为-16.7%。消费结构有改善,其中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如家电、音像、通讯、化妆品等。实物商品网购额增长25.4%,占总零售额18.2%,同比提高了3.4个百分点。服务型消费增长较快,如信息服务、旅游、大健康等。

6.对外经贸合作。进出口平稳增长,顺差收窄21.1%;出口7~9月增幅反弹上升,是因为企业要规避9月后美方加征进口关税而应急出口。利用外资保持增长,对外投资回暖,结构改善。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加大。

7.转型升级。成效明显,仍需努力。工业产能利用率76.6%,与2017年持平。规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6.7%,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百元主营收入成本84.27元,同比减少了0.25元。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但幅度减小,折算总能耗增加了3.4%,也显偏高。

8.地区工业状况各异。

2018年前三季度区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情况(%)

正确分析工业走势 贯彻落实中央决策

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速,东北恢复性好转,西部持平,中部趋缓。其中需要关注的,东部工业增加值增幅下降明显,只有5.8%,同比回落1.1个百分点,6~9四个月工业增速只有4.1%、4.7%、5.5%和4.8%,一些省市增幅下滑更为显著。而东部工业占了全国六成,而且东部的回落还会向西部传导,将会影响全局。据测算,10月、11月继续延续了上述趋势。

贯彻落实中央对当前经济运行的重大决策

中央政治局2018年7月末、10月末、12月中旬三次分析研判经济形势,11月1日习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又做了系统阐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刚闭幕,再次强调“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显示了坚定的战略定力和矢志不移的决心,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列为七项重点工作之首,再次彰显了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使我们深受鼓舞、信心倍增。我们要深刻领会改善营商环境,抓好贯彻落实。结合相关重大调控政策措施,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要落实到工业、制造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要注重拉动有效投资,扩大、完善基金支持,撬动社会和企业投资。坚持和扩大中央财政技术改造资金,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重点支持绿色、智能改造和危化企业搬迁。完善集成电路基金、制造强国发展基金、制造业转型升级等基金,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企业要坚定主业,集中力量稳投资、补短板、强弱项、调结构、增后劲,用好政策,取得支持,加快在建项目,加快数字化转型,做强做大做优。

2.减税降费进一步降低企业负担,努力降本增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工业制造业是重点。目前全国增值税分三档,制造业虽然17%降为16%,但与其他行业两档增值税(10%、6%)相比,负担过重也欠公平。建议取消16%档次,可分3年过渡。企业普遍反映社保费改税实际增加了负担,建议做出妥善处置,并逐步减少税率。提高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纳税起点,继续放宽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半优惠政策,减少小微企业负担。企业要利用外部条件改善的机遇,巩固深化“三去一降一补”的成效,降成本、降负债、增效益,提高资产盈利能力。

3.扩大和加强对制造业和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措施已经不少,但重在落实见效。反映到在新增贷款和贷款余额中,工业的占比多年来分别只有12%和15%左右,近年来不少省市反映还在下降。建议处理好金融防风险和支持工业转型升级的关系,当前更要重视经济下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状况,改善金融调控,纠正和防止对工业企业特别是对民营企业不合理、不公平的“惜贷”“抽贷”“停贷”现象,引导资金流向制造业和中小微企业。企业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交流,力争优惠政策到位兑现,要创造条件进入资本市场,争取扩大直接融资,扩充来源。

4.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影响,企业要自强自立。美国遏制我国发展的战略图谋是长期的。不仅在贸易,更在科技、资源、金融、人才等方面加大控制和封锁。对我国的影响虽然总体可控,但会长期存在甚至加剧。国家实行了必要的回应反制措施,出台了扩大出口退税,降低进口关税和逐步放宽合资企业外资股比的限制。要密切注视、预测预警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要有及时应对措施和长远的战略安排。企业和行业协会要分析掌握贸易摩擦带来的近期、长期影响,共商对策,加强科技攻关解决共性难题,开拓国内外市场,寻求进出口替代,增强应对能力。

5.改进和完善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企业要认真整改,严格自律。加强环保、安全、市场等方面的督查是正确和必须的。企业希望能从实际出发,把握好节奏和力度,不要一刀切简单从事,要给企业整改留出时间和空间,防止对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同时注意多项检查的合理安排、减少叠加效应,以使企业能集中精力搞好生产营销和内部改革。企业要坚定不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认真落实整改措施,加快绿色低碳改造;要严格自律、遵章守法,执行国家有关质量、环保、安全、节能以及财税、资金、市场等政策法规,打好微观经济基础,增强企业实力和活力。

(本文为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在2018中国工业经济年会暨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协同创新论坛上的主旨发言。)

  • 联系我们(新闻中心):010-68325610

正确分析工业走势 贯彻落实中央决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