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歷史亮點——以官方名義修《宋史》《遼史》《金史》

應該來講,中國古代的老百姓,是一個忍耐力非常強的群體。比如在元朝,即便我是第三等人,第四等人,每天都有蒙古貴族和色目官員衝我白眼,說我低賤,我都沒有在乎過。但是,至少你要滿足我基本的生存權,你要讓我吃得上飽飯,不至於餓死;在我吃飽飯的基礎上,我希望能夠養活我的家人,讓他們要吃上飽飯;此外,在以上兩條都滿足的情況下,我要看得到希望,能夠有一天脫離我的階級,改變我的命運和我後人的命運。而在非戰亂時期,歷朝歷代的和平時代,改變自己命運的就是靠科舉。

這些最基本的人權,在元代倒不是說沒有保證,而是說壓根就沒人關心。老百姓屬於自生自滅類型,那麼在風調雨順的時節,當然還好說。如果遇到大規模大範圍的天災,而政府又沒有幫助老百姓自救,也沒有任何的所謂賑災。那這就一定是農民起義,饑民造反的導火索。

公元1351年,在忽必烈去世後的僅僅第五十七年,從黃河水患激起的紅巾軍起義開始,農民軍暴動迅速蔓延到全國。元代的蒙古騎兵,仍然具備了很強的戰鬥屬性,然而在風起雲湧的饑民眼裡,餓死和戰死是一樣的。其中,北方劉福通為首的紅巾軍,同元政府軍長期作戰,幾乎消耗光了大部分的政府軍精銳。

當時在位的皇帝,是元順帝,蒙文名字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說句良心話,元順帝同他之前的很多任元代皇帝相比,算是不多的能夠說幾句不夠流利漢語的人。甚至,元順帝還會作一些看起來文筆還算通順的漢詩。然而,元朝到了元順帝時代,已經積重難返,連續半個世紀的時間無法融入漢地文化,無法形成有效的行政體系。這樣的政權,從根子上來說只是草原遊牧文明的中原移植變異,而完全沒有蛻變成為一個治理天下的古代中央政府。元順帝即便有心去治理這個國家,也不會再有充足的時間。

當然,也不是完全沒有一線翻盤的機會,比如元順帝的丞相脫脫就做了這種嘗試。

脫脫,蒙古人,自小接受了系統的儒家教育,而且能書善畫。儒家思想對他的影響極深,他後來把“日記古人嘉言善行,服之終身”(《元史.列傳.卷二十五》)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從政後,脫脫一度成為元順帝一朝的肱股之臣。在脫脫的主持之下,元代政府主編了《宋史》《遼史》《金史》,這三本書至今位列二十四史。脫脫政治上最重要的貢獻,是恢復科舉,整頓吏治,減輕政府對老百姓的盤剝。


元朝的歷史亮點——以官方名義修《宋史》《遼史》《金史》


在紅巾軍起義開始之後,脫脫成為剿滅紅巾實際指揮者,並且很快就將紅巾軍的勢頭鎮壓下去。然而不久,在朝廷的政治鬥爭中,脫脫失去了元順帝的信任。公元1355年,脫脫被朝廷革職,流放到雲南,之後被迫自殺。

-----------------

備註:本文是一本書的其中一個小節,整本書的名字叫做《魔方中國史》。欲知上下文,請關注“唐島漁夫”頭條號。更多最新內容,請關注天涯煮酒論史版塊的原帖——“打亂順序重讀中國歷史”,原貼已更新三十五萬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