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經濟下的加拿大乳製品工業會受美墨加協議多大影響?

點評最近經濟科技動態,裝逼可以沒有素質,吹牛一定要有內涵!

新出爐的美-墨-加協議( USMCA協議 ) 中有關於著名的加拿大就奶業問題做出重大讓步,今天就聊一聊加拿大乳製品工業的大概情況。

乳製品部門在農業部中佔據非常重要的位置。2016年該部門的GDP貢獻是199億美元,整個乳製品產業在全國創造了約22萬就業機會,其中安省和魁省這兩個大省各佔8萬。加拿大著名的乳製品“供應管理” 系統建立於1972年,主要是為了擺脫乳品市場受經濟週期的困擾,奶農被分配生產配額,進口受到嚴格管制,政府出資補助。山姆大叔曾多次敦促加拿大廢除該體系,但是這麼敏感的話題,尤其是全國一半以上奶農都在魁瓜的地盤,哪個政黨都不敢輕舉妄動。

計劃經濟下的加拿大乳製品工業會受美墨加協議多大影響?

如果拿加拿大乳製品的零售價格與其他國家相比,作為普通消費者看到這些數據,應該幸福感油然而生。根據2017年10月全球價格按加權平均值計算購買習慣比較,每升鮮奶加拿大的消費者支付1.5美元,與之比較的其他國家分別是:新西蘭(作為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產奶國)1.83美元,澳大利亞1.57,法國1.77,美國1.12,德國1.23,而中國的價格更高,每公升2.58美元。 同時,所有加拿大牛奶都不含人工生長激素 rBST(美國則不同),如果 apple-to-apple 地比較:同期美國無 rBST 牛奶的平均價格是1.64美元。

計劃經濟下的加拿大乳製品工業會受美墨加協議多大影響?

要預測這個新美墨加協議的影響(你說加拿大在這個協議裡咋都混到墨西哥後面去了),咱先看看 CETA 執行一週年來的情況吧。根據 CETA (Comprehensive Economic and Trade Agreement) 協議,歐盟要求奶製品獲得進入加拿大市場更多的機會,該交易已於去年9月19號開始實施。按計劃一年內應有5333噸奶酪從歐洲進口,可是到現在咱也沒怎麼看見超市的貨架上有更多歐洲的奶酪。歐洲的奶農也感覺被加拿大忽悠了,只是去年聖誕節前後向加拿大運送了1821噸的奶酪就完事了。原因現在誰也不清楚:聯邦政府要求有進口配額的商家才能從歐洲進口奶酪,貿易部呢又把配額一分為二,乳品零售商和加工商各一半;聯邦政府呢又要求加工商按企業規模分配這些配額。這樣搞來搞去,現在政府的任何部門都拒絕透露到底是誰沒有完成CETA承諾的進口配額指標,還是不知道板子到底打到誰的屁股上。呵呵,現在又來了美墨加...

計劃經濟下的加拿大乳製品工業會受美墨加協議多大影響?

這裡不得不提一下總部位於蒙特利爾的 Saputo Inc (多倫多證券交易所代碼SAP),加拿大最大和世界第10大乳製品製造公司,生產奶酪,牛奶,酸奶,黃油等(目前股價40.18, P/E 20倍,年化收益1.71%)。1992年成立的足球俱樂部蒙特利爾衝擊隊Impact de Montréal 的老闆就是這家公司的創始人意大利裔移民 Joey Saputo。他在去年就曾表示期待通過NAFTA(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重新談判,破除現有“供應管理”體系,參與更多國際市場競爭,公司預測將從此次新貿易協定中大大獲益。

計劃經濟下的加拿大乳製品工業會受美墨加協議多大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