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時候,爺爺奶奶總是摻和,我該怎麼辦?

迷糊S


想必很多年輕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從孩子爺爺奶奶那裡聽過這麼一句話:

孩子還小,你跟他講他也聽不懂,等孩子長大了再教育他。

我們先搞清楚爺爺奶奶輩為什麼會干涉父母教育孩子?

很少見到孩子的爺爺奶奶,他們會固執的寵著孩子,他們會認為孩子好不容易來一次,他們不給孩子買東西,不護著孩子,孩子可能不喜歡他們。

經常帶孩子的爺爺奶奶情況又不一樣,年輕人在外面工作很忙,沒時間陪孩子,一般都是交給老人來帶。老人帶多了之後必然會產生感情,就是這一層感情讓老人會不管不顧的去偏袒孩子。


我們應該如何來避免爺爺奶奶的干涉

1.條件允許的,最好是不和爺爺奶奶一起住,這樣就基本解決了問題。但是也要經常帶孩子去看爺爺奶奶,父母還要以身作則交給孩子孝順兩個字。


2.儘量避免在爺爺奶奶的面前當面教育孩子,要教育就自己關起門來教育。

3.年輕人要多和家裡面的老人溝通,畢竟現在社會的培養孩子的方法和以前的社會很大的差異。感覺你應該和你老公先好好溝通,讓他出馬先給他父母溝通好。爭取一個家庭中對於孩子的教育要統一觀點,別讓孩子覺得在犯了錯之後,還可以找個靠山。

4.年輕人最好是多陪孩子,別把孩子直接扔給老人帶。同時要建立和孩子之間的情感基礎並逐步提高,以免孩子認為他一犯錯,全家人都不愛他,都針對他。你的孩子在你批評她時,她就收爺爺怎麼怎麼,就說明,你們平時工作太忙了,陪孩子的時間太少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雷鳴地理


看到題主的問題,我深深地感到題主的頭大。長此以往不僅孩子成績下降,自己也要被氣個半死! 所以這是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目前比較緊急的是怎樣調整好孩子的學習態度。惰性是人的天性,孩子都是能少學就不多學,所以 誰支持他少學他就樂意聽誰的。 那怎樣才能扳回局面?

孩子分析為什麼上次考試成績差。當然,不能上來就談這個話題,搞得氣氛很嚴肅,會適得其反。

先和孩子搞好關係,比如和她開開心心的玩個遊戲,大家哈哈大笑心情很好,這時候孩子也會感覺很喜歡媽媽,對媽媽更為依賴。當孩子信賴你,依賴你的時候你說出來的話孩子更容易接受。

具體做法可以這樣:遊戲結束你和孩子哈哈大笑之後,你過渡一下再進入正題:“哇,寶寶,我和你玩的好開心呀,沒想到你這麼有想法![贊]” 孩子聽到你的誇獎心裡很開心,然後你再進入正題:“對了,我的腦袋裡有個小問號,你幫我消滅掉它吧? 你還記得你上次考試考的成績不好嗎,你有沒有發現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然後你說一句,孩子回一句,最後你一一把原因說明。 整個過程採取溫和的語氣,不要質問不要責怪,要和孩子站在一起打倒問題,而不是和問題站在一起打倒孩子。

至此只是解決問題的初級階段,也就是孩子能少學就不多學的心理不是一下子就能改過來的。 那麼就多來幾個回合吧。 方法都是一樣的,總結來說就是和孩子搞好關係,讓孩子信賴你,依賴你,多進行心靈上的溝通。

這種溝通方法的重要性是我自己深深體會到的。關於我們家寶寶,同樣的事,別人說他不聽,但是我說他就能聽進去,並且執行的很好。

解決孩子問題的同時,和老人的溝通也是很有必要的,否則這種頭大的情況會一次次上演。和老人之間怎麼溝通呢?如果雙方都是比較豁達,不是愛斤斤計較的人,那就可以採用直接溝通;如果反之就讓老公去溝通。我覺得最好是一家人都坐在一起開個家庭會議,這樣老人才能足夠重視起來。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點小經驗,希望對你有幫助。


Neil媽咪育兒經


教育孩子時爺爺奶奶慘和,面對這種情況時,爸爸媽媽媽耍同爺爺奶奶多溝通,講清楚,你們愛孩子這是人之常情,但過分的溺愛是對孩子的一種縱容,使他們容易養成一些壞毛病,如懶散,說謊,生活自理能力差。有的甚至衣服要奶奶穿,吃飯要奶奶喂,書包要奶奶整理。有時上學了,老師打電話說給孩子把書送來,把試卷送來。在家裡太忍性,要零食家長要馬上去買,要玩具馬上去商場,要玩非去廣場不可。如果家長不同意就用不寫作業來要挾,逼著家長乖乖去就犯。

其實孩子這些不良習慣,都是爺爺奶奶嬌慣的結果。這種愛實際上是對孩子的害。

我的建議是爺爺奶奶帶孩子,先要管住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一旦你管不住孩子,那麼去輔導功課,就成了空頭支票,有時會叫孩子氣的你飯菜也難以下嚥。

當爸爸媽媽因為孩子做了錯事,或者不寫作業而發火,罰站,就是孩子再哭再叫,爺爺'奶奶堅決不為孩子救架,一種是遠離,一種是和爸爸媽媽結成"攻手同盟",形成"統一戰線",從而使孩子明白乾了錯事,不學習沒有人為你庇護,沒有人為你扛事。這樣孩子才能認識到自已的錯誤,以後才能養我好習慣。即使爸爸媽媽不在家,爺爺奶奶也能帶出一名聽話,懂事,勤奮,努力的好孩子。





楊德福8086


教育孩子的時候,爺爺奶奶老跟著摻和,我該怎麼辦?

其實遇到自己教育孩子的時候,爺爺奶奶跟著摻和,這個時候自己是挺煩心的。

因為中國雙職工的家庭雙方都要上班,沒有辦法照顧孩子,尤其是有兩個孩子的家庭,更加離不開老人。老人參與到照顧孩子當中,因為他參與了,所以這個過程中,當自己教育孩子的時候,老人總是要發表一些自己的見解。

因為老人和自己的教育孩子的觀點不同,教育的出發點不同,很多時候容易產生一些矛盾。

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呢?

你首先和老人溝通一下,在孩子管理上有一些分工,比如說老人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對於孩子的學習,父母負責。

先溝通一下試試,並且當老人來照顧孩子的時候,自己就和老人說清楚,這樣的話為了以後產生不必要的麻煩。如果從剛開始自己就負責這些孩子的教育管理,生活起居交給老人去負責,這樣老人自己也省一份心。

管理孩子的時候儘量語氣平和一點,不要大吵大叫,如果你大吵大叫的話,老人就覺得你對孩子的管理方法不對。是捨不得孩子受一點苦的,所以這個時候他們就會參與進來。自己心平氣和的和孩子溝通,少發火,對事不對人。是講究方法,老人看在眼裡也會覺得你的方法是對的。

再次就是和老人聽一些微信的教育,育兒微課或者是看一些視頻課程,這樣老人對於教育也有一個理性的認識她們,也知道把教育的主要責任放到父母身上,而不是大包大攬到自己身上。

沒事多和老人溝通,不要形成對立面關係,不要鬧的很僵,這樣的話凡事都好商量。


親子成長手冊


必須隔離。

隔輩的關愛是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其實在父母這一輩也存在這種情況,只不過表現形式不一樣。

請記住,無論是爺爺奶奶還是爸爸媽媽,想給孩子的,一定都是自己覺得最好的。但是,不要忽視了一個極為殘酷的事實,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他們不同的需求,因為他們有深刻的兒時記憶,所以,他們在兒時沒有得到的東西,就會想盡一切辦法讓孩子富足。殊不知,時代已經變遷,每一個時代孩子需求的點都不一樣。所以,你拿自己的珍寶去給孩子,可能孩子會當成垃圾。

這個時候,作為家長和長輩,一定要平常心看待,正面理解這個問題,都是為了孩子。

兩代人一起管教孩子,是很難達成協調統一的,所以,有條件的話,一定要分開住。



興言禾呈


這幾年,在工作中也會聽家長反應類似的情況,可以體會到你的無奈。

隔代教育的弊端

隔代教育,是當下中國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年輕人工作忙,生活所迫,孩子交給祖輩來帶。祖輩愛孩子毋庸置疑,但上一輩人的生活環境、思想認識等方面無法與當下的時代相比,無形中會給孩子帶來很多負面影響。

  • 對孩子過於溺愛

祖輩養育我們這一代人時,物資比較匱乏,吃個餅乾都是一種奢望。對此,他們心裡也有一種深深的愧疚感,覺得沒有給我們一個快樂的童年。

當下,在他們的認識裡,只要給孩子好吃的、好玩的,孩子就開心,開心了就好。所以,會格外的疼愛孩子。意識不到,溺愛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

  • 對孩子要求低

祖輩對孫子的要求普遍偏低,文化課平均80分就夠了,那是我們那個時代的要求。他們可能不知道,現在平均分90都是正常現象。

對孩子要求低,孩子就會降低自我要求,長期發展下去就會落後於同齡人。

  • 很少給孩子制定規則

在他們看來,孩子作業多可以不寫,孩子早起不起床是累的,孩子和父母吵架是被逼的,孩子經常和同學發生矛盾是正常現象等等。

祖輩們有一系列的“理論”來說服我們不要對孩子那麼嚴格,要體諒孩子的辛苦。

殊不知,現在的孩子面對的誘惑太多,就拿玩手機來說,長期玩手機視力下降,沒心學習等等他們考慮不到,壓根他們就不知道手機的魔力在那裡。

干預孩子學習的原因

我們來分析一下,爺爺奶奶為什麼會干預孩子的學習。

  • 長者的自信

中國有句老話叫: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多;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多。就這個道理,只要和他們經歷的不一樣,就認為可能是錯的,這是他們覺得你講題講的不對的原因。

  • 分享功勞

孩子是他們和你們一起帶大的,現在沒有話語權了怎麼能行?所以,他們會積極的找小課堂幫助孩子學習,事實證明他們錯了。

你可以這樣做

瞭解了父母的心思後,你可以用以下方法嘗試一下。

  • 調整心態

父母這樣做,也是為孩子著想,出發點是好的,只是方法不對而已。和他們講清楚現在的孩子和曾經孩子生活環境的區別,讓他們意識到你做法的正確性。

切不可因此而和老人發生矛盾。

  • 開個家庭會議

找個合適的機會,大家坐一起討論一下帶孩子的細節。比如,你負責孩子的學習,爸爸負責孩子的習慣監督,爺爺奶奶負責孩子的生活起居等。

把上面的內容寫出來,貼在家裡顯眼的地方,堅持這樣做,可以少一些煩惱。

小結:父母幫帶孩子有好處,也有弊端。我們清楚以後,採取一定的措施讓其利大於弊即可。


教育仨倆事


隔代教育一直都是中國教育的一大痛點。


父母對小孩缺乏陪伴

各位家長們:

在管教孩子之前,你對孩子的陪伴夠了嗎?很多父母越來越發現自己缺席了小孩的生活。缺席了生活,代表你很多時候對孩子的管教 無從下手

一方面:你對孩子不夠了解。即使是小孩子,也不喜歡被平時沒有陪伴自己的人管束。這樣只會讓你和孩子越走越遠。

你們管教孩子時不喜歡爺爺奶奶插手,但殊不知,即使爺爺奶奶不插手,小孩也不願聽從你們的管教。

對於孩子,改掉他的壞毛病,不是一兩句說教就有效果的。需要的是長久的陪伴,耐心的教導。


爺爺奶奶對小孩過於溺愛了

這也是中國教育一種很特有並且普遍的現象:“隔代親”

由於子女長期不在身邊,孫子孫女成為了陪伴在老人身邊的“貼心小棉襖”,老人自然是捨不得打罵。而父母們對小孩的嚴加管教,自然會引起對他們的不滿,維護小孩。


怎樣可以減緩這種現象的產生呢?

我想,不僅是陪伴孩子,從生活中對他進行一點一滴的教導,還要增加對爺爺奶奶的關心。

家人之間多多溝通,儘量取得爺爺奶奶的理解之後再管教孩子,往往能事半功倍。

在生活的洪流下,我們許多家庭往往不能做到美滿。許多孩子都是爺爺奶奶在帶。看似是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既減輕了父母的壓力,也讓爺爺奶奶身邊有人陪伴,但其實對孩子的教育有許多不好之處,孩子也往往與父母不夠親近。

一家人,最重要的事溝通與理解,相信與爺爺奶奶們好好溝通,他們會理解你們的良苦用心,事情會往好的方向發展。

最後:不要等到孩子管不住了才想起陪伴,不要等父母老了才想起關心。關愛與耐心永遠是解決家庭問題的主要辦法。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謝謝觀看。)


阿走的精彩生活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這種現象在不少家庭是很常見的。

我覺得還是跟爺爺奶奶提前溝通一下,說明事情的利害關係。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時爺爺奶奶一味地護著孩子,會導致孩子分不清對錯,甚至在家庭內拉幫結派的結果。家長要大方的告訴孩子爺爺奶奶,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請他們配合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和管教。

我也和孩子奶奶聊天時候討論過這個問題,孩子奶奶很明事理,她說你放心管,我不會插手,不然孩子就不知道對錯了。還有平時孩子奶奶把孩子照顧的很好,我也是非常放心的。以後我也會教育孩子孝順爺爺奶奶,孝順長輩的。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語文1號


很多父母會遇到這種情況的。這也屬於家庭事務很棘手,父母過於強硬,會上升到對爺爺奶奶的不滿,孩子沒教育好,老人們也是怨聲載道。根據我的經驗有以下幾點可以參考:一是在孩子沒出生之前就和準爺爺奶奶打好預防針,做到約法三章,講明道理,我們都很愛孩子,但是家庭教育是不能缺失的,過於溺愛就是害了孩子;二是如果孩子已經出生了或是幾週歲了並且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那咱們做父母的就得想好方法,把老人的這種溺愛轉化為支持。當然,不同性格的老人就得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不可一概而論。我覺得還是在合適的時機以講道理為主,老人肯定會理解支持的,畢竟他們也希望孩子未來是美好的;三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儘量避開爺爺奶奶,這樣會斷了孩子所謂的依靠,爺爺奶奶看不見也就不毫無原則的亂插手了……,四是教育孩子要成總,不要因為一件小事兒天天嘮叨,所謂打皮了罵滑了,到時候不但沒起到作用,反而造成了逆反,小孩子看似不反駁,實際心理上很排斥。家教要從每日的點滴做起,一兩句話說不透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雨漫漫的夜


在孩子7歲之前很多都是由父母和祖輩共同撫養孩子,很多家庭孩子的早期教育都會遇到父母與祖輩教育觀念不一致的問題,甚至因為孩子教育的問題造成家庭關係緊張。

對於三代同堂教育中的問題常見的解決方法有兩種,一是家庭統一教育理念,這在理論上對的,但事實上不容易做到,因為涉及到家庭關係的問題,得有一方服從另一方。二是讓爺爺奶奶去學習,但年齡大了接受新觀念和改變都比較困難。如果上面的方面難以做到的話,我提兩點自己的看法供家長們參考。

第一,父母要端正態度。祖輩沒有帶孩子的義務,父母讓祖輩參與到孩子教養中,應有的態度是爺爺奶奶是來幫你帶孩子的,不是保姆,父母要有感激之心。當他們不按你的方式帶孩子的時候你要注意自己的表達方式,哪怕你的教育方法是對的。如果父母都能意識到這一點,那麼在孩子教育問題的溝通上或許會好一些。

第二,和老人找個合適的時間溝通。在和老人溝通的時候要就事論事,出現什麼問題就討論什麼問題,不要把大人之間的矛盾拿到教育中去談論。和老人溝通要注意談話方式和語氣,不要一開口就對老人進行責備,也不要用批評責備的口吻去談問題。要心平氣和地講出自己的看法,儘量和老人在某種程度上達成一致,因為大家的出發點是一樣的,都是為了孩子好。

在和老人溝通的時候,可以讓夫妻一方單獨找自己的父母談。這樣溝通的時候,彼此不用繞圈子,可以直截了當的談問題。同時也能避免一些摩擦,老人的接受度也會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