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銀行十年後重啟IPO,股權分散難題或有改觀

時代財經APP記者 羅耿城

時隔十年,東莞銀行A股IPO號角重新吹響。

時代財經獲悉,在東莞銀行近期召開的2017年股東大會上,上市計劃成為重中之重,3份上市相關議案浮出水面。

時代財經從該行2017年報中發現,重啟上市的東莞銀行股權變動出現新動向,該行國有股份持股比例增加了8.08個百分點。國有股份比例增加是否為了上市鋪路?對此,時代財經採訪了東莞銀行行長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不過,該負責人表示,“關於上市情況,我們行正在研究,暫時沒有計劃對媒體披露,到時候成熟的時候會主動溝通。”

十年後重啟上市

早在2008年3月,東莞銀行首次向證監會遞交上市申請材料,距今已經十年有餘。2012年2月,證監會披露信息顯示,該行IPO進入“落實反饋意見”階段。到了2014年中,該行A股IPO一直未有實質性進展,卻傳出了“正在評估H股上市”的消息,但港股上市方面並無下文。

2014年6月底,一直在A股IPO排隊的東莞銀行,並未提交預披露文件,錯過當時的IPO末班車。遺憾的是,東莞銀行隨後出現在2014年IPO申請終止審查企業名單之中。

至此,東莞銀行已歷經了一輪遞交A股申請、反饋、終止審查,其A股IPO暫歇。

時代財經梳理發現,在“終止審查”之後,東莞銀行在2014年股東大會、2015年股東大會、2016年股東大會中,已經連續三年沒有出現上市相關議案。上一次出現上市相關議案還要追溯至2014年5月,當年該行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於制定的議案》。

時光流轉,直到今年4月,在該行的2017年股東大會的會議審議事項中,才重新出現了上市相關議案的身影。

在這次該行最新的股東大會上,上市相關議案共有3份,涵蓋了IPO申請、上市授權、聘請中介機構。具體來看,上述議案分別為《關於申請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股票並上市的議案》、《關於本行申請公開發行A股股票並上市過程中的授權的議案》、《關於聘請中介機構為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及相關工作提供服務的議案》。

值得一提的是,該行5名獨立董事已對上述議案發表了“同意”的獨立意見。對於重啟上市的情況,時代財經聯繫了東莞銀行董事會辦公室,該行董辦人士回應稱,上市方面的事情,一切“無可奉告”。

目前來看,滬深兩市處於IPO正常排隊狀態的中小銀行共有15家,其中11家進入“預披露更新”狀態,但尚無突破性進展。從融資的迫切性看,目前東莞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在上述銀行中並不算低。根據該行2017年報,其資本充足率為14.42%,核心資本充足率為10.74%。

东莞银行十年后重启IPO,股权分散难题或有改观

國有股佔比提升

時代財經從該行2017年報中發現,重啟上市的東莞銀行股權變動出現新動向,國有股份持股比例增加了8.08個百分點。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該行國有股份持股數量7.71億股,較上一年末增加1.76億股;國有股份持股比例為35.37%,較上一年末增加8.08個百分點。

年報顯示,東莞銀行目前無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擁有82家機構股東及5052名自然人股東。其中,直接持股5%以上的股東僅有東莞市財政局,持股比例為22.22%,為第一大股東;東莞市大中實業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4.98%,為第二大股東;東莞市虎門鎮投資管理服務中心持股比例為4.96%,為第三大股東。

也就是說,除了東莞市財政局以外,其他股東的直接持股比例均未超過5%,股權分散比較明顯,股權結構分散此前也成東莞銀行上市面臨的待解難題。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第七大股東東莞金融控股集團持股比例仍為2.87%,但2017年報中對其間接持股比例進行了披露。截至2017年末,東莞金融控股集團及其控制的三家公司已累計持有該行10.95%的股份。

公開資料顯示,東莞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國有獨資公司,成立於2016年3月,其組建旨在整合較為分散的地方法人金融機構股權,進一步加強東莞市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的協同效應。

時代財經注意到,與2016年末相比,東莞金融控股集團及其控制的公司持股比例恰好增加8.08個百分點,該行國有股份比例增加或與此有關。

國有股份比重增加是否為了解決股權分散問題,為上市鋪路?時代財經採訪了東莞銀行行長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不過,該負責人表示,“關於上市情況,我們行正在研究,暫時沒有計劃對媒體披露,到時候成熟的時候會主動溝通。”

【更多相關資訊,請移步各應用市場下載“時代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