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之后降息还远吗?

降准之后降息还远吗?

2019年1月4日晚,中国央行又有大动作,宣布2019年1月再次降准,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2018年央行实施了四次降准,这是央行2019年首次全面降准,将释放多少资金?对经济、民企、楼市、股市等方面产生哪些影响?

那么什么是降准呢?百度百科:降准是央行货币政策之一。即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表明流动性已开始步入逐步释放过程。降准对于楼市,股市,以及银行收益都会产生影响。

用大白话来说就是咱们的钱要流动起来,不能放在银行趴着。刺激消费。(个人见解,如有反驳,虚心接受)

2018年已经降准4次。按照国际惯例以及国家以往惯例来看,降准之后即将面临的就是降息。可能有人要问了,为什么利息又要降呢?我们都知道在1997年之前存款利息最多达到10%甚至更多。但是后来利息逐年递减。为什么?

因为在1997年之前所谓的万元户都很少。但是过了97年国家加大改革开放力度,老百姓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如果还按照高额利息吸引存储的话绝对是亏钱的。

现在一些发达国家早已实现了零利息甚至付负利息。也就是说存钱到银行还要交一定的管理费。

可能还有人问,那如果真的降息了,老百姓的钱放哪合适啊?我们都知道金融分三个领域1银行。2证券。3保险。

虽然是三个方面。但是我国金融呈现严重偏科现象,银行超过证券和保险的比例。这是不正确的。所以要让金融市场达到平衡就要采取降准降息的措施。这才是金融市场的正确走向。

新闻里还提到了2019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简单来说就是这两年贷款市场大爆发,虽然对经济有一定增长,但是也随之出现很多老赖。因为贷款平台太多什么人都给贷到最后很多收不回来的,那该怎么办?只能国家调控。

银行储蓄已经是扎根中国老百姓心里了。但是其他金融也必须要发展,而且也得快速发展。钱得流通起来才能带来价值。

降准之后降息还远吗?

挣钱不易,非你不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