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為啥說“買牛要買抓地虎,僱人要僱二百五”?

農村為啥說“買牛要買抓地虎,僱人要僱二百五”?

在農村,我們經常能聽到一些俗語,這些話雖然簡短,但聽起來很有意思,而且蘊含了農民世世代代總結出來的生活經驗,很多俗語在今天依然適用。

買牛要買抓地虎,僱人要僱二百五

以前沒有機械生產的時候,農村種地主要靠牛,一頭牛的好壞對於地來說很重要,所以農民更清楚什麼樣的牛更有利於耕種。農村人去牛市買牛的時候挑來選去,心裡只有一條標準,那就是買牛要買抓地虎,那什麼是抓地虎呢?其實抓地虎就是指牛在耕地的時候是不是能穩穩的把犁往前拉,它的腳能不能把地抓牢。這就要求牛的腿要又粗又壯,還得短,只有這樣,牛才有勁,才能拉的動重犁。

農村為啥說“買牛要買抓地虎,僱人要僱二百五”?

那僱人要僱二百五又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這裡的二百五跟我們現在所說的二百五不是一個意思,現在說誰二百五,有點罵人的意思,但以前說的二百五是指那些做事有點傻頭傻腦、一根筋的人,這樣的人你讓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不會多想也不會多問,腦子裡只裝著你讓他做的事情,而且吃苦耐勞,肯賣力氣。所以僱這樣的人幹活是最放心的,因為他不會偷奸耍滑。

農村為啥說“買牛要買抓地虎,僱人要僱二百五”?

賣房不賣門,賣牛不賣繩

從字面意思來看,就是賣房子不能賣門,賣牛不能賣繩子,很多人都不理解這是為什麼,房子和牛都賣了,還留著門和繩子有什麼用呢?原來在農村,房子的大門和牽牛的繩子是有別的意義的,不能隨便賣給別人。

農村為啥說“買牛要買抓地虎,僱人要僱二百五”?

農村的房子都有一個院子,而大門都建的非常大氣,因為農村人認為大門是一個家庭的臉面,別人從外面先看到你家的大門,如果大門破破爛爛的,那這家人的臉面就沒有了。所以,人們捨得在大門上花錢。如果是把老房子賣了,人們一般也會把值錢的大門拉走裝到新家,或者用在其他的地方。因為人們認為即使再窮也不能把“臉面”賣了!

農村為啥說“買牛要買抓地虎,僱人要僱二百五”?

以前的時候,牛是家裡不可缺少的勞動力,不到萬不得已,人們是不會把牛賣了換錢的,就算要賣牛,也不會把拴牛的繩子賣了,因為人們認為牛是財富,而人們正是用這條繩子來拴住財富的,如果把繩子賣給了別人,就表示你以後都沒有能拴住財富的東西了。而且人們對於牛的感情也是比較深的,迫不得已把牛賣了,留著繩子也算有個念想,而來買牛的人也會自己帶一條繩子,用自己的繩子來牽牛,把舊繩子還給原來的主人,就表示這頭牛跟他已經沒有關係了。

農村為啥說“買牛要買抓地虎,僱人要僱二百五”?

農村為啥說“買牛要買抓地虎,僱人要僱二百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