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不報,孝不弔,不燒紙錢不謝孝”,農村葬禮的規矩有人知道嗎

“喪不報,孝不弔,不燒紙錢不謝孝”,農村葬禮的規矩有人知道嗎

在農村,流傳下來的傳統習俗非常多,最常見的風俗就是辦紅白喜事。在農村辦喪事的時候有這樣一句俗語“喪不報,孝不弔,不燒紙錢不謝孝”,說的就是農村葬禮的一些講究,還有人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

“喪不報,孝不弔,不燒紙錢不謝孝”,農村葬禮的規矩有人知道嗎

喪不報,孝不弔

從字面意思來看,就是如果沒有報喪,是不用弔孝的。報喪的意思就是家裡有親人去世的時候,要通知親朋好友前來奔喪。這要求死者的子女去親戚家告訴親戚這一消息,而且報喪的人通常是死者的子孫小輩。

“喪不報,孝不弔,不燒紙錢不謝孝”,農村葬禮的規矩有人知道嗎

在古代的時候,對報喪有著嚴格的規矩,首先去報喪的人要身穿重孝服,見到所要報喪的親戚要先磕頭,然後蹲在門檻旁邊不能說話,而要等親戚問你發生了什麼事。而且要先給自己的舅舅報喪,等舅舅問出事情緣由,安排妥當之後,報喪的人要直接回家,不能再順便去別人家。然而現在,這樣的方式已經不多見了。現在一般去報喪的都是家裡的小輩和朋友,會給他們分派一些名單,每個人按照自己手上的名單去報喪。如果有一些有親屬關係的人,沒有人去給他報喪,即使他知道了有親屬去世,也是不會去弔唁的,這就是喪不報,孝不弔。

“喪不報,孝不弔,不燒紙錢不謝孝”,農村葬禮的規矩有人知道嗎

不燒紙錢不謝孝

通常在出殯之前,親朋好友會來家裡弔唁,謝孝就是死者家裡的人要向弔唁者磕頭行禮。一般關係比較好的人來弔唁都是會帶燒紙錢的,按舊俗要行跪禮哭後磕頭,先向逝者磕三個頭後起立,再跪下磕一個頭,共四個頭,孝子們除了跪臥陪哭外,還要伴隨前來弔孝的親友磕祭頭,但如果親友來的時候沒有燒紙錢,那麼就不需要孝子去磕頭謝禮,這就是不燒紙錢不謝孝的意思。

“喪不報,孝不弔,不燒紙錢不謝孝”,農村葬禮的規矩有人知道嗎

不過現如今,農村的很多習俗已經被年輕一代的人所遺忘,很多人崇尚一切從簡,而且不同的地區也有不同的習俗,關於紅白喜事到底是該繁還是該簡,大家是怎麼看的呢?

“喪不報,孝不弔,不燒紙錢不謝孝”,農村葬禮的規矩有人知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