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是未來,但不是全部

最近的故事實在是有些狗血,從BCH分叉開始,似乎加密貨幣市場的多米諾從那一刻便開始倒下。當然,也許若干天后,人們會評價這一事件的導火索僅僅是一位澳洲富翁的高調炫富,至於分叉的影響,大概是魚池遭殃罷了。

因此,當全球加密貨幣市場跌至1600億美元大關的時候,大概大部分人都不明白這其中的深意,相較於2017年的8200多億美金的市值,縮水了80%。可以猜想的是,無論是比特幣,還是以太坊,抑或其他的幣種,下跌80%也算是情理之中,只是客觀來講,很多“空氣幣”是下跌了90%以上,甚至更多!

區塊鏈是未來,但不是全部

全球加密貨幣市值

1

在coinmarketcap的統計裡我們再次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地方,下圖是其網站統計的總市值中各個幣種的佔比圖,比特幣市值佔比從2013年的90%以上下降到2017年6月的38.93%,而2017年6月正值牛市高峰。

區塊鏈是未來,但不是全部

加密貨幣市值佔比

隨後,伴隨著幾個月的熊市到來,比特幣市值佔比又再次攀升至65%,直到12月底的大牛市到來,其有下降至了最低的32.46%。

在即將過去的2018年,比特幣市值的佔比又緩慢回升到了50%的位置,而最近其佔比似乎已經穩定到了50%以上,那麼問題來了,中間變化的20%哪去了?不妨打開自己的錢包(如果還有),看看之前投資的幣,還有幾個沒歸零。

2

到了當下,人們不會再過多追問加密貨幣行情咋樣了,反而開始質疑,“區塊鏈還有什麼用?麻煩給我舉一兩個例子”。

我想,到了這一刻,到了人們開始質疑區塊鏈的時候,故事也許正在發生巧妙的改變,畢竟人們已經不再過問行情,不再關心加密貨幣的市值,甚至也卸載了關於加密貨幣的一切,這是好的結束,還是新的開始呢?

根據技術發展週期理論的表述,我們將會經歷萌芽期、過熱期、幻想破滅期,而後才會迎來複蘇期和成熟期

,這是某種程度上的趨勢,也是少部分人的認可,只是對大多數人而言,這是難以接受的現實。

區塊鏈是未來,但不是全部

因此,對區塊鏈來說,我們應該明白一句話:區塊鏈是未來,但不是全部。

3

周圍開始陸陸續續出現了“前區塊鏈行業從業者”,也開始有朋友準備轉行,回到他們曾經口口聲聲的“傳統行業”中,但事實是互聯網發展到今天,真的有傳統行業的說法嗎?線上成本越來越高,卻還比不過在繁華商街做一次露臉廣告。

區塊鏈的誕生是技術的整合,是朋克密碼學與博弈論的完美融合,那些吵嚷著區塊鏈要“革命”的人,大抵還沒看明白現實,畢竟飯還是要吃,覺還是要睡。

最近Deep Tech深科技開始為2019年1月舉辦的“EmTech China全球新興科技峰會”造勢,其中的新興科技除了關於區塊鏈的,還囊括了AI、自動駕駛、數據科學、納米發電機、3D打印、基因檢測、太空科研等等,這些新興技術代表了人類未來20年的發展,也象徵著未來10年的商業變革。要知道,除了區塊鏈以外,還有太多將會發生的科技故事。

區塊鏈是未來,但不是全部

2013年,哈佛大學終身教授、“麥克阿瑟天才獎”獲得者塞得希爾.穆來納森出版了一本名為《稀缺》的暢銷書,書中表達了一個核心觀點,所有處在稀缺狀態中的人們,其大腦都會被稀缺心態俘獲,過於專注於“管窺之見”,變得更加笨和衝動,亦即其認知能力與執行控制力會變得低下。

或許一味盯著區塊鏈行業都會讓我們患上“稀缺”的症狀,其實,拋開“百倍幣”“千倍幣”來說,區塊鏈的意義和普通人的生活至少還差了2-3年。

4

清晨被朋友的來信消息吵醒,翻開手機一看——比特幣破5000美金。

區塊鏈是未來,但不是全部

有一句被當雞湯說爛了的話,“想象很美好,現實很骨幹”,但現在的加密貨幣、現在的區塊鏈突然間也變得不美好了,拿著一堆空氣幣,不如我們來談談信仰。

我該說什麼,堅持就是勝利嗎?別傻了,賺錢的都在馬爾代夫曬太陽了,說不定正起身準備抄底,畢竟最多還能再跌50%。

所以,我們還是談談未來的區塊鏈吧,用當下的理想慰藉當下的心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