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能龍源中廣核偏愛風電,三峽正泰林洋發力光伏,華電專注天然氣,這背後都有什麼邏輯?

华能龙源中广核偏爱风电,三峡正泰林洋发力光伏,华电专注天然气,这背后都有什么逻辑?

1月12日,在2018中國能源企業創新力榜單發佈會暨能源創新高峰論壇上,國務院參事、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石定寰為新能源投資類的入榜企業頒獎。石定寰認為,新能源投資企業在新能源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為新技術、新商業模式和新應用的革新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引領了能源建設、能源革命不斷深入。

然而,這些新能源投資企業在投資方向上各不相同。華能新能源、龍源電力偏向於投資風電,三峽新能源、林洋能源在發力光伏,中廣核新能源選擇海上風電,正泰新能源專注於分佈式光伏,華電福新則更注重天然氣發電,這些選擇背後到底是怎樣的投資邏輯和運營理念呢?

華能新能源:符合公司資本金收益率才會投

華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能新能源”)是華能集團旗下專注於新能源項目投資、建設與經營的企業,成立於2002年11月,2011年6月在香港上市,一直秉承清潔能源的理念,以風電開發運營為核心,太陽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協同發展。

華能新能源發展速度在業內屈指可數,截至目前,新能源裝機規模已接近1200萬千瓦,其中風電資產約佔90%、光伏資產接近10%,主要以集中式發展為主,分散(布)式正逐步開拓。

華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丁坤錶示,華能新能源一直秉持項目投資回報率最大化的理念,國有企業對保值、增值以及快速增長有要求,只有符合公司資本金收益率的項目才能去投資。針對新能源項目,不會因為新能源種類而去選擇風電、光伏或是其他新能源,只要是滿足資本金收益率的項目都會去嘗試,進行實驗、開發、建設。華能新能源裝機規模偏重風電資產,並不是對風電偏好,而是市場擇規律的選擇,同時結合項目開發前期工作的深度和力度,共同產生的結果。

丁坤錶示,新能源行業發展未來前景是無窮的,形式是多樣的,全球在對風電、光伏、地熱、海洋能等多種形式的新能源進行大力開發研究,現在無法判斷未來究竟哪種形式的新能源才是成本最低的能源,才是前景最好的。這需要科學家和研究機構通過不斷的努力開發出更新的技術,實現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華能新能源會繼續通過技術的進步實現降本增效,提升發電能力,提升項目盈利能力,仍然會堅持效益優先的理念來開發建設新能源項目。

龍源電力:減少限電和運維成本,增加智能運維

龍源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龍源電力”)成立於1993年,當時隸屬於國家能源部,後歷經電力部、國家電力公司,2002年劃歸國電集團,2017年歸屬於國電集團與神華集團合併後的國家能源投資集團。龍源電力是國內最早開發風電的專業化公司,2009年在香港上市,成為首家在境外上市的國有新能源發電企業。

龍源電力在全國擁有300多個風電場、8個光伏電站和2個火電企業,以及生物質、潮汐和地熱等發電項目,業務分佈於中國32個省市區和加拿大、南非等國家。截至2017年底,電源總裝機容量達20520兆瓦,其中風電裝機容量18395兆瓦,是全球最大風電運營商。

龍源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濱泉表示,雖然風電、太陽能邊際成本為零的概念很吸引人,但發電能力卻是無法控制的,畢竟都是靠天吃飯的,所以就要努力讓可再生能源發出的電量最大化。近幾年在行業呼籲和電網側努力下,限電比例大幅度下降,龍源電力今年限電比例同比下降了約5%,電量提升幅度比較大。

龍源電力有1800多萬千瓦風電,大部分是2015年建設完成的,雖然那時候成本比現在更高,但當時政策補貼更好。針對這些存量資產目前的辦法第一是減少限電,第二是增加智能運維、減少運維的成本,來抗衡今後的競價和市場開放,但是存量資產畢竟有限,呼籲國家對以前開發的存量資產保持政策上的連續,不要傷害這部分原來高投入所帶來的效益。

對於增量資產,國家能源局下發了競價政策,發電企業非常歡迎,因為沒有競爭就沒有風電的未來,沒有風電健康的發展。根據經驗,在中東部2200小時的地區可以做到平價上網,非常有信心跟火電競爭。在國外,龍源電力在加拿大魁北克省和南非的項目目前運營的非常好,下一步將在東歐和南美洲進行項目開發。

張濱泉認為,中國風電製造業在降低成本上做出很多貢獻,中國風電的創新是走在世界前列的。歐洲傳統的風電風資源很好,風速比較大、風力狀況比較好,但是中國大部分地區處於低風速、複雜地形、湍流區、剪切風帶,但中國製造企業非常爭氣,不斷創新風機、優化投資策略,降低了風電場的投資和運營成本。

現在風電開發經常碰到如青山綠水、林地保護等環境保護問題。有些自然保護區是剛剛划進來的,但原來已經開發了一部分風電和太陽能,嚴格執行政策有些風電太陽能就要被拆除了,但這件事不僅缺乏政策上的依據,法律上也值得探討,而且是先建後劃定的保護區,希望政府給予考慮,風電和太陽能對環境破壞是非常微乎其微的。關於林地保護的問題,龍源電力有些風電建在林區,安裝、維護期間開闢了道路,使得當地居民有了通行的渠道,讓原本沒有道路、居民交流困難的狀況得以改善,也為周圍城鎮居民夏季來休閒旅遊提供了渠道,青山綠水不應該是保持原始環境,而是良好開發的青山綠水,和開發風電和太陽能並不矛盾。

華電福新:堅持發展天然氣發電不動搖

華電福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電福新”)是華電集團旗下發展清潔能源的主要平臺,2012年6月在香港上市。是華電集團公司的骨幹企業和重要的投融資平臺,是新能源發展的主力軍和海外發展的生力軍,堅持走多元化、清潔型、高效型能源發展之路,致力於建設國際一流的清潔能源上市公司。

目前華電福新裝機總容量超過1600萬千瓦,並不是完全都是新能源,擁有包括水電、風電、太陽能、分佈式、煤電、核電和生物質能等多種發電類型。風電和光伏總裝機接近900萬千瓦,水電約2600萬千瓦、天然氣發電已建成60多萬千瓦、在建150多萬千瓦,明年氣電將超過200萬千瓦,同時也投資了核電和生物質發電等項目。

華電福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文彪表示,天然氣板塊是華電福新非常重要的板塊,天然氣發電是電力供應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儘管現在天然氣發展尚處於初級階段,但氣電在電源結構中的比重在未來將有很大的上升空間,這是一塊很大的市場,包括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都非常重視氣電,氣電會有更加美好的未來。

林文彪表示,近幾年華電福新主要在兩個方面拓展天然氣發電,一是天然氣分佈式領域,天然氣分佈式堅持的是因地制宜、量身定製,可以根據我國的特點進行定做的分佈式,可以自發自用、就地消納天然氣。目前在廣州大學城打造了中國最大的天然氣分佈式項目,今年還要打造幾個,上海迪士尼樂園,以及去年在上海舉辦的國家首屆進口博覽會場館都是由華電福新打造的是天然氣分佈項目。

二是重型燃機的開發,華電福新正在建設9H級單機容量60萬的燃機,是目前世界上效率最高的。華電福新在堅持天然氣分佈式和重型燃機兩條腿走路,對天然氣未來的發展和自身的發展充滿信心。

林文彪建議國家在產業政策的連續性上進一步的探索,同時對新興的,高能高效的產業,在發展初期階段有相關價格方面的支持,從而推動產業更加穩健、高質量的發展。他認為,隨著國家天然氣事業的發展、改革的深化,市場在配置天然氣資源方面將起到決定性作用。

三峽新能源:未來要與儲能相結合,形成多能互補

中國三峽新能源有限公司(簡稱”三峽新能源”)前身是中國水利投資集團公司,2008年10月,併入中國三峽集團。2010年6月,更名為中國三峽新能源公司。2015年6月,正式改製為中國三峽新能源有限公司。

近年來,三峽新能源積極發展陸上風電、光伏發電,大力開發海上風電,穩健發展中小水電業務,探索推進光熱、增量配網、燃氣分佈式能源、風電制氫等新業務。同時,投資與新能源業務關聯度高、具有優勢互補和戰略協同效應的風機及零部件製造產業,基本形成了風電、太陽能為主體,中小水電、裝備製造業為輔助的相互支撐、協同發展的業務格局。截至2018年6月底,三峽新能源業務已覆蓋全國30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投產及在建的風電、太陽能以及中小水電等新能源裝機容量超過1000萬千瓦,資產總額超過700億元。

中國三峽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濟師劉姿表示,2018年12月29日三峽新能源格爾木50萬千瓦光伏領跑者項目成功併網,這是中國首個大型平價上網光伏項目,這是光伏行業平價上網裡程碑的事件,這是所有新能源人用智慧和汗水換取的,從技術創新、降低技術成本帶動了設備成本的降低,帶動了過去十年新能源高速發展,甚至改變了整個能源的格局。

在目前電價退坡的大趨勢下,在互聯互通共享的環境下,風電和太陽能成為了挑戰傳統能源最有力的能源品種和形式。但是風電和太陽能畢竟是間歇性的、不穩定的新能源,真正成為替代能源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目前電網需要的平衡不是電量的平衡,而是負荷的平衡,從電能質量上對24小時連續供電有很強的要求。

僅僅把成本降低了是遠遠不夠的,還要繼續探索平價之外,在電能質量上的提升。解決了如何與儲能技術相結合,如何與其他能源形式進行多能互補等問題,才能真正做到傳統能源的替代。三峽新能源一直關注這些領域發展,也成立了創投基金,希望在成本上有更好的優勢,特別是儲能行業的發展,三峽新能源在青海的風電項目上也應用了儲能的單元。

劉姿認為目前新能源受到的挑戰很多,一方面是市場化交易和限電,使新能源運營邊界條件並不清晰;補貼的效率比較低,很多企業感受到了資金流轉的壓力;同時建設發展速度比較快,很難規範,面臨政府的監管、處罰,也造成了很大的壓力;設備的可靠性和工程建設質量有待於時間的驗證,還有諸多新的概念,如分佈式能源、綠證、配售電也給新能源行業運營帶來很大的挑戰。

劉姿希望每個新能源企業能結合自身的條件、優化運營的策略,要在把新能源做成替代能源的運營上下工夫,積極應對行業政策變化,避免投資項目虧損。要共同探討集中監控,探索集中化的管理來提升運營水平、降低運維成本,把新能源這條比較艱難的道路走好。

深圳能源:新能源+城市燃氣+環保

深圳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深圳能源”)前身系深圳市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1991年6月,於1993年9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是全國電力行業第一家在深圳上市的大型股份制企業,也是深圳市第一家上市的公用事業股份公司。

截至2018年9月,深圳能源總資產836億元,淨資產266億元,總裝機容量1219萬千瓦,產業佈局拓展至國內22個省市及非洲加納等海外地區,積極拓展新能源產業,2010年首個風電項目併網,2012年實現太陽能發電零突破,2014年實現水電零突破,目前已投產97萬千瓦太陽能發電項目、88萬千瓦風電項目、82萬千瓦水電項目,清潔能源佔總裝機容量的比例提高至57%。

在大力拓展電力主業的同時,深圳能源堅持最高環保標準,以垃圾處理產業為依託,積極發展能源環保產業,目前已建成投產深圳、武漢、福建龍巖、廣東潮安、山東單縣等8座垃圾焚燒發電廠,垃圾日處理能力達9050噸,排放指標均達到歐盟標準,處於世界先進水平,創造了深圳標準。其中寶安垃圾發電廠日處理能力4200噸,是目前國內最大、排放標準最高的垃圾焚燒發電廠,集團在建籌建垃圾焚燒項目12個,全部建成後垃圾日處理能力將達30750噸。

深圳能源集團也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李英峰表示,深圳能源在90年代後期進入環保領域,到2004年以後又進入了燃氣領域,現在基本板塊是在電力、環保、城市燃氣三大板塊運作。電力從2004年提出了向低碳電力供應商的轉型,現在總裝機煤電佔30%、氣電佔30%、新能源佔30%,剩下10%是水電及其其他類型。

李英峰認為深圳能源在新能源方面投資的優勢主要有幾個方面:一是資金成本上,有很好的資本運作的過程,上市公司有很好的資信,也獲得了很好的資金支撐,比民企有一定的資金優勢。二是管理鏈條上,深圳能源作為地方企業,高效運作,扁平化管理,按照上市公司的規則成立了很多平臺型的公司,提高了項目的效率和速度,特別新能源發展這幾年,集團上下是全力支持的,一旦選好項目,行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三是運營非常靈活,可以自己運營,也可以交給專業機構運營。地方企業沒有央企這麼大的規模,在摸索總結中隨時可以改。

李英峰希望深圳能源繼續保持自身優勢,同時對未來新能源新技術有一定的投入,要緊緊抓住新能源的技術,把它轉化成為產業。希望和央企、民企以及所有志同道合的人走在一起,在海內外共同發展。

中廣核新能源:把海上風電作為雙海戰略

中國廣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中廣核新能源”)前身是中國廣核美亞電力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國廣核集團下屬的二級公司,是中廣核四大經營板塊之一,從2006年開始進入新能源市場,截止到2018年12月底總裝機1735萬千瓦,其中以風電為主,光伏約425萬千瓦,小水電約20萬千瓦,整個新能源裝機量在中廣核僅次於核電。

中國廣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市場開發部總經理齊放表示,中廣核新能源在發展過程中積累了很多寶貴的經驗,打造了包括成本管控、工程建設、後續運維管理等核心競爭力,一直是以行業標杆為基準。

受到福島事件的影響,中廣核已經連續三年沒有新增一臺機組核准了,集團壓力也非常大,國資委有發展指標考核,中廣核只能把希望放到了新能源板塊。海上風電作為中廣核集團雙海戰略——海外和海上,是中廣核新能源重中之重。

中廣核新能源海上風電進入時間較早,2015年投入運行的如東15萬千瓦海上風電,無論是前期的開發、後續的設計、工程運維等積累了很多經驗,2018年利用小時數超過了3500小時,比可研預計的高出將近一千小時。通過如東的項目堅定了發展海上風電的信心,目前100萬千瓦在建,今年新增核准的海上風電超過1000萬千瓦,今年新增儲備的簽訂海上風電資源超過1200萬千瓦,中廣核把海上風電作為雙海兩大戰略之一的戰略定位是很明確。

齊放認為,2019年海上風電的發展和2018年區別很大,受5.18政策的影響,廣東、江蘇等涉海省份在大規模核准新的項目,實際上按照原有前期工作的深度和要求,這些項目是不具備核准條件的,2018年是搶核准保電價,2019年最重要的工作是靜下心來應對核准後時代,項目核准了但是距離開工還是有很大差距的,如何保證2019年全部開工是需要做的。

中廣核把海上風電作為重要的發展戰略,是因為沿海地區經濟發達,不存在消納的問題,況且海上風電本身的資源稟賦要比陸上風電更好,這有很大的前景,通過規模化的發展,海上風電成本降低的趨勢很明顯,例如沿海城市風機在當地製造,大幅降低了成本,風機技術的進步也非常快,10兆瓦的海上風機陸續會推出,規模效應也容易凸顯。海上風電應該作為未來新能源發展的重要戰略去推動。

齊放表示中國海岸線就這麼長,雖然福建的風資源最好,但是各省支持力度不一致,廣東在政府支持力度上比較大,江蘇、浙江也做的很不錯,但有部分沿海省份相對來說沒有這麼積極,所以從選址上來看要綜合考慮。

正泰新能源:聚焦優質工商業資源,推進戶用光伏和市場化交易

浙江正泰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簡稱“正泰新能源”)是正泰集團旗下集清潔能源開發、建設、運營、管理於一體的系統能源解決方案的提供商。正泰是典型的民營企業,最早在做低壓電器起家,後來進入輸配電,又進入清潔能源領域,隨著國家政策支持,逐漸的競爭力的提升,正泰在光伏領域也做了大量的探索,主要是在分佈式光伏大型地面電站和農光互補電站,目前正泰新能源累計投資建設光伏項目達到4000兆瓦,其中分佈式光伏達到1800多兆瓦。特別是在去年5.31政策出臺後,經過一定時間的調整,在去年下半年實現了500兆瓦的分佈式光伏的裝機,對政策做了很好的適應。

浙江正泰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崇衛表示,5.31政策對行業的衝擊是巨大的,國家補貼退坡的力度以及時間節點都超出想象,這個行業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更多的是依靠市場手段,以及國家非財政性政策的支持。去年年底,國家能源局陸續出臺了很多支持性的政策,在這樣的背景下,正泰新能源在分佈式發電方面的戰略沒有變化,將持續大量的投資,只是在具體的行動上發生了一些轉變:

首先會主要聚焦在優質工商業資源上,去補貼之後,分佈式發電項目的收益將更多的來自於電力用戶能夠及時交納電費的穩定性上,在這種情況下,電力用戶經營的情況、履約的能力,對整個項目持續長期的經營都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隨著行業和企業慢慢的退出,以及全社會對清潔能源的認識程度的提高,在分佈式市場中也將發現越來越多優質的工商業資源,今年正泰新能源會聚焦優質的資源上,持續把分佈式光伏做大、做優、做強。

第二,今年將持續推進戶用光伏系統的發展,正泰新能源戶用光伏從2017年開始起步,經過2017年、2018年兩年高速發展,已經在全國累計實現了10萬戶居民、總規模達到500兆瓦,在浙江、山東、河北等地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接下來國家政策或對用戶有一定的傾斜,以及戶用光伏在光伏扶貧上的支持,正泰新能源將在戶用光伏租售上面繼續擴大市場,加大投資。

第三,正泰新能源將充分利用電力改革的機遇,創新商業模式,在分佈式光伏應用場景方面來做工作,如增量配網,增量配電網的推廣,特別是第四批已經在申報過程中了,在增量配網裡可以加入大量的分佈式光伏。19號文提出對分佈式光伏市場化交易進行試點,接下來會出臺具體的政策,切切實實的進行推動,去年全國報了35個試點項目,今年應該會取得實質性的突破。試點可以很好的把屋頂資源和電力用戶的負荷資源進行匹配,原來大量的屋頂是沒有用電負荷的,這些項目以前都是全額上網,但是去補貼以後這些項目全額上網是沒有收益性的,但是有分佈式試點交易會讓這些屋頂資源充分的利用起來。

林洋能源:首選中東部能夠上網的項目 2019將轉向海外

江蘇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林洋能源”)成立於1995年,是國內知名的智能電錶及用電信息管理系統終端產品、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公司產品及解決方案包括智能電錶及AMI系統、 LED及智能照明系統、能效管理平臺及節能服務、光伏組件及分佈式光伏電站系統、分佈式電站運營平臺、微電網系統等,涵蓋了智能、節能、新能源三大領域。

林洋能源從2004年開始做光伏,2006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後來賣給了韓華,2010年退出了光伏。2014年以後中國分佈式市場起來以後,林洋能源看中了終端市場,2015年以後林洋能源抓住契機,開始投入了終端市場電站的投資。

江蘇林洋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顧永亮表示,林洋是上市公司,之前負債率很低,才20%左右。通過資本市場優勢,在2015年、2016年兩次定向增發,融到了資金投入了光伏電站,在2017年又募集了發債、債轉股,目前的負債率約40%左右,但部分債券轉成股了,負債率又降低了很多。三年投資電站過程中,擁有了1.5吉瓦的光伏電站,資金來源也比較充足,沒有通過銀行高利息借貸,資金非常好。

投資光伏電站,地域的選擇是需要慎重考慮的,經過林洋能源董事會和戰略投資委員會的考量,當時所有企業投電站都往西部投,但是林洋能源沒有選擇在西部,全部投在中東部,這樣很好的避免了限發現象,所以1.5吉瓦光伏電站中,除了內蒙古的100多兆瓦的集中式電站外,從來沒有限發。可見地域選配和投資類型上是非常慎重的。

在投資電站的過程中,對每一個項目需要進行一而再、再而三的審核、評審,最後進行投資,什麼時候開工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必須保證不能有風險,否則到時候一圈紅線劃出來,這個投資就全部打水漂了。

顧永亮認為,2019年需要對資金進一步管控,隨著2018年的531政策,光伏市場嚴重重挫,應該適當調整市場,首先要確保能夠達到指標,能夠上網的項目才進行投資。2018年的指標是和中廣核合作的,林洋能源做了200兆瓦的領跑者項目,主要是以產品和電站EPC為主。2019年應暫緩國內的節奏,因為國內市場並不清晰、政策也並不明確,開始轉向海外,林洋能源在海外融資、資金上已經做了先期的工作,已經在標普對國際資金的評級,林洋能源已經擁有了兩億美金的授權,到底投資哪個項目也要進行慎重討論。

2019年,在國內電站項目上,林洋能源還將繼續矢志不渝的投資光伏,將通過六個維度帶對投資風險進行管控,讓電站實現最大的發電量,發電成本達到最低。第一個維度是利用林洋能源本身市場優勢,在眾多項目開發中選擇能夠開工的項目,投資損失最低的或者回報率最高的;第二是成立了研究院,對每一個項目量身定製,不斷進行設計,根據雙面的特性,角度、發電量都要算的非常清楚;第三是堅持高效組件為主;第四是對整個EPC施工隊建設;第五是運營維護,要保證後續收益,林洋能源有幾百人運維隊每天通過在線考量,進行太陽能一體化管理;第六是資金,當合作夥伴電站需要投資時,林洋可以做EPC,也可以作為融資租賃公司為其提供擔保。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