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界风采丨六年追逃路 执着为民情——东营市民警沈宝军

警界风采丨六年追逃路 执着为民情——东营市民警沈宝军

警界风采丨六年追逃路 执着为民情——东营市民警沈宝军

沈宝军,男,46岁,汉族,中共党员,大学学历,自1988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凭着对公安工作的满腔热情和高度责任感,尽职尽责、脚踏实地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忠实的履行着人民警察的铮铮誓言,英勇的奋战在工作第一战线。任班长时,他带领的执勤班组先后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任队长时,他带领的交警中队被省总队评为“先进中队”;任车管所所长时,西城分所被评为“全省县级优秀车管所”。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二次、个人三等功五次,并被授予“全市追逃能手”、“全市十佳交通民警”、“全省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并光荣地当选为东营市第五次党代会唯一的基层交警代表,树立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良好形象,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年追逃路 执着为民情

在2006年至2011年期间他在直属一大队从事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工作中,凭着吃苦耐劳和对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他先后破获过大大小小近300起案件,有力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

破案追逃执法为民

每当遇有重大交通逃逸案件发生时,他总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为寻找线索争取宝贵时间。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咱干的是良心活,必须对得起受害人对公安机关的期望,对得起自己的良心”。2009年12月连续发生两起重大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逃逸案件,由于事发夜晚,目击证人提供的线索少之又少,现场遗留物几乎没有,加之案发现场周边没有有效监控可调取,两起案子一度陷入僵局。他连续十几个昼夜的工作,白天到各家汽修厂等地走访摸排、晚上守在办公室电脑前调取全市所有监控,通过不懈努力,一举连续抓获两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在侦破期间,一名受害人的亲属曾带有讽刺的说:“案子破不了,就是因为我们是外地人”。虽经多次解释,但是仍不被理解,在案件破获后的走访中,这名亲属握住他的手动情的说:“东营的公安民警我错怪你们了,你们是人民真正的公仆”。十年中,不知面对过多少次这样的责难,也不知奔波过多少万里的追踪,经历多少个日夜的蹲守和昼夜的不眠不休。这些他都不记得,他只知道,执法为民就是要伸张正义,他必须坚决做到!

2

扶危济困大爱无疆

每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发生后的侦查期间,他都会主动到受害人家里,详细说明案件办理进程情况,争取理解。在有关案件走访中,他了解到受害人家庭条件比较艰苦,由于事故导致整个家庭失去顶梁柱,他主动到医院探望受害人,并为其垫付医药费,深深感动了受害人及其家属。在一起重大交通事故,受害人唯一的女儿潇潇成为孤儿,而肇事驾驶员难以履行应有的赔偿,他主动与潇潇进行了结对帮助。潇潇用写给天堂妈妈的一封信《永不放弃》表达了对公安交警部门的感激,她写到,“我虽然痛失双亲,却收获了大爱无疆,正是因为有沈叔叔这样爱民助民的神勇交警,我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并将永不放弃!”。多年来,经他处理的案件没有发生一例发生群众上访投诉事件。

创立服务新模式 谱写车管新篇章

2011年,任市车管所分所所长期间,他积极响应社会管理创新和推进“小警务”工作的总体要求,创新思路,从便民利民角度出发,不断完善改进服务模式,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带动整个分所面貌发生了全新变化。

服务群众就是要做实实在在的事。“服务群众就是让老百姓觉得方便,感到满意”。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针对车辆检审秩序混乱,效率低的局面,他推行车辆检审“一导二讲三落实”工作法,即“代驾上线检测,讲业务流程、讲安全常识,查工作流程落实、查工作制度落实、看上门服务落实”,车辆检审速度提高了40%,群众对车管工作的满意率有了很大提升。他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和企业的信任和好评,油田管理局有关领导同志亲自到支队赠送锦旗,表达对他们的感谢之情。为方便本地客运企业年审,他带领民警利用周末时间开展上门服务、查验车辆。为让前来办业务的群众减少往返奔波,他在推行“一窗式”服务模式的同时,带领全所民警开展“延时服务”,坚持为最后一名群众办完业务再下班,由于他的身体力行,带动了全所人员的服务主动性和热情。他从事车辆管理工作总结出危化品车辆“三四”源头管控法,有效的从源头杜绝了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隐患,并被评为“山东省一等县级车辆管理所”。许多来这里办业务的群众说“在这里办手续感受到的是温暖、是舒心”。

1

群众生命安全责任重如山

西城分所在承担大、小型车辆和驾驶人管理的同时,还承担着全市全部危化运输车辆的管理查验工作,在这个在很多人眼中意味着不小的权力的岗位,在他看来却是群众生命安全重如山的责任。在严把车辆监管源头关的同时,顶住人情关的困扰、拒绝利益关的诱惑是他不变的坚持。为此,他推行了重点车辆实行多层次管控制度,即实行跟踪管理,及时告知客货运企业本单位未年检车辆及驾驶人情况;定期排查制制度,每月组织对重点车辆参加安全技术检验情况进行清理排查;路面联动制度,与各中队加强联系,对查扣的客货运机动车进行现场查验;客货运车辆GPS定位监督制度,随时监督GPS定位系统的安装使用情况,督促整改。完善的动态监管模式在方便了企业、群众的同时,严密了工作环节,严格了安全措施的落实。为提高驾驶人的安全意识,严格落实驾驶人检审前教育制度,通过设立安全宣教室、组织参加重大交通事故刑事审判案件庭审旁听、深入企业宣讲等各种形式开展多元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群众满意是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

工作做的好不好,要看群众满意不满意,这是他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检验工作的一贯要求。为提高升服务形象,他邀请资深专家开展礼仪培训,制定服务标准规范,定期组织民警观看工作录像,进行点评;在窗口设立了服务评价器,让群众评价工作;每月组织开展“服务标兵”评选活动,激发队伍活力。定期到企业、社区走访,听取群众对工作的要求和期待,了解民情,关注民生,是他自从事事故处理工作以来长期保持的工作习惯。根据油田大型企业、社区需求,他组织民警开展“约时服务”,到社区、企业现场办工,受理业务,并对社区一名生活困难老党员进行了结对帮扶,受到了群众的一致欢迎和好评。

缉查布控有新招引领实战大智慧

2017年他调任东营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指挥中心,面对这一全新的工作岗位,他积极学习业务迅速适应岗位,紧盯快反快处指挥建设“最强大脑”目标,以锤炼指挥调度岗位单兵作战能力为切入点,通过实施强化岗位考核、精准研判分析、规范工作流程、创新查缉战法等措施,着力提升指挥中心团队运作、整体作战水平,努力构建数据支撑、快速反应、整体联动的“情指勤”一体作战机制,打造了高标准、大数据、最规范的技术支撑联合作战平台。截至目前,已查获假套牌、报废车辆1517台,整治僵尸车291台,炸街车32台,配合法院查获强制执行车辆140台,配合其他警种查获违法犯罪嫌疑车辆74台,一般逃逸事故同比下降26%。

警界风采丨六年追逃路 执着为民情——东营市民警沈宝军

1

数据与实战相结合,创新推出多个系统作战技法

他立足科技创新、面向实战应用,推出“两静、两动、两推送”系统作战技法,以大数据智能研判为核心,通过信息碰撞、关联查询、综合分析实现大数据有效融合,快速锁定查缉目标并实施精准打击,使得指挥中心充分发挥了分析研判的神经中枢功能,实现了疏堵保畅、快速破案、重点车辆缉查布控等功能最大化。实现了短时间内发动一切可用警力及时拦截违法车辆、快速化解交通拥堵、助力重大案件侦破等大单元合成作战目标。为避免因嫌疑车辆疯狂逃窜给群众造成人身安全威胁,他推出的“包饺子”查缉法,借力信号灯远程控制系统,利用社会车辆对嫌疑车形成包围之势后直接抓捕;创新“掏老窝”查缉法,借力小区智能卡口监测系统对嫌疑车辆落脚点进行精准分析,并进行跟踪蹲守上门围堵抓捕,极大地提高嫌疑车辆拦截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2

精准施策严考核,激发团队主动担当潜能

人是影响工作质量好坏的第一要素,其主观能动性直接决定着工作成败。沈宝军同志调任交警指挥中心后,着力以提升民警、辅警整体素质、激发工作干劲为突破口,以打造“攥指成拳、无坚不摧”的优秀团队为着眼点,先后建立完善了知识培训、指挥调度、重大警情报告及目标考核等系列工作制度,以最强力度、最细措施强化培训、压实责任、挖掘潜力,着力锤炼指挥调度岗位“一警多能”、“独当一面”的单兵作战能力。特别是建立了绩效考核与工资挂钩和每月比武考评两项机制,切实有效解决了“干与不干一个样”问题,也极大地激发了民警辅警工作热情,营造了“讲学习、比技能,拼工作、求精益”的良好工作格局。2018年10月19日,东营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指挥中心正式开启一级接处警工作,直接跟人民群众打交道,接警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公安队伍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沈宝军同志作为指挥中心的主要负责人,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每天加班加点在接警大厅盯靠,带领全体民警辅警以最快的速度和最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一级接处警工作中,截止目前,122接警台日均呼入报警电话515个,日均有效警情132起。指挥中心用高度负责、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实现了认真服务报警群众、精准及时指挥调度,及时化解敏感警情的工作目标,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一致认可,成为东营交警的一张靓丽名片。

不是星星却照亮了璀璨的星空,不是勇士却擎起了不屈的脊梁,不是天使却温暖了每位群众,沈宝军——一名普普通通的民警,心里装着百姓,天天帮着百姓,在平凡的岗位上用汗水、真情乃至生命发着光和热,用行动诠释了对公安事业的热爱,用良知坚守了应有的职业道德,用信念树起了一面党员的旗帜,用汗水谱写了人生的华丽篇章!

(策划/制作:山东交警)

警界风采丨六年追逃路 执着为民情——东营市民警沈宝军

亲们,觉得蜀黍帅的

警界风采丨六年追逃路 执着为民情——东营市民警沈宝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