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过年要祭祀?要喝酒?要喜庆?能流行2000多年

题记:过了腊八节,年味越来越浓!

为什么过年要祭祀?要喝酒?要喜庆?能流行2000多年

过年,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

在这么重要的日子里,中国人离不开酒。祭祀天地与祖先时,除了肉食之外,要倒上三杯酒。吃团圆饭,餐桌上要有酒,即使平时滴酒不沾的人,也要倒点小酒喝。可见酒,这玩意,在中国人心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了礼节与仪式。

为什么中国人过年,离不开酒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搞清楚两件事:一是酒的历史文化,二是过年的习俗文化。

为什么过年要祭祀?要喝酒?要喜庆?能流行2000多年

一、我们先来谈谈酒的历史文化。

据《神农本草》所载,酒起源于远古与神农时代。

在华夏文化体系中,中国人认为天地生万物,故崇敬自然,把天地当成神明。遇到灾难、恐惧与不安时,人类就会向天神、地神、祖先祈愿,希望能得到天地神明祖先的庇佑。

通过祭祀天、地、祖先,来表达自己的敬畏之心,祈求与天地和谐共生。祭祀天、地、祖先,成为古人的一种信仰。

为什么过年要祭祀?要喝酒?要喜庆?能流行2000多年

远古与神农时代,中国人祭祀,为了表达自己虔诚与敬畏,会把最好、最珍贵、最难得的东西,拿出来供奉天地神明祖先。在当时社会,生产力低下,肉类食物最难得,当然最珍贵。所以我们看到祭祀活动,都需要摆满牲口食物,尤其是肉类。

酒,也是祭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因为酒比肉类食物更珍贵,肯定是先用来祭祀,供奉神明祖先。祭祀结束后,然后才是自用。在当时,只有部落首领,才有资格喝酒,普通部落成员只有看的份。

为什么过年要祭祀?要喝酒?要喜庆?能流行2000多年

到了三皇五帝时代,沿袭了神农时代的祭祀文化,酒和肉食是祭祀必备品。夏商周时期,不仅传承三皇五帝祭祀规矩,还建立了一套祭祀礼仪。尤其是周朝,在祭祀礼仪基础上,还繁衍出酒礼与酒德。这是儒家赋予酒的内涵,《尚书》、《诗经》、《左传》等儒家典籍,均有相关记载。

先有祭祀文化,后有酒文化,两者一脉相承,在华夏文化繁衍过程中,从未断层。直到现在,中国人在祭祀时,老百姓都会供奉肉食与美酒,这就是华夏祭祀文化与酒文化的渊源。

因为酒是珍贵的,故最早都用来敬拜神明与祖先。

为什么过年要祭祀?要喝酒?要喜庆?能流行2000多年

随着生产力提高,酿酒技术进步,酒在两汉时朝,成为老百姓日常食物。但是酒的内涵与文化,一直没有变,都是表示敬畏、敬意、尊重、礼节。

中国民间俗语,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也是源于此。

二、我们再来谈谈过年的习俗文化。

中国人过年,不同地方,有不同习俗,难于言尽。

但有一点是相同的,过年对中国人很重要,是中国最重要、最隆重、最喜庆的传统节日。年节的习俗,经历千年积淀,根植于中国人的内心。

为什么过年要祭祀?要喝酒?要喜庆?能流行2000多年

每年春节,很多人千里迢迢,坐飞机,挤火车,在高速公路堵几个小时。如此折腾,就是为了回家过年,吃顿年夜饭。尽管很辛苦,但大多数中国人,都乐此不疲。

为什么过年对中国人这么重要?

中国人过年,有贴春联的习俗,我们常常看到春联上,有几个出境频率很高的词语。譬如“辞旧迎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迎春接福”“财源广进”“大吉大利”等。这些吉祥美好词语,承载着中国人内心最朴素的愿望,向往美好幸福的生活。

为什么过年要祭祀?要喝酒?要喜庆?能流行2000多年

这就是过年的魅力之一,它背后隐藏中国人“向往美好生活,自强不息的文化”。中国古代历法认为,过年这一天,地球刚好公转了一周,刚好一年结束,即将开启全新的一年。这也意味着,过去不愉快,不如意,不吉利的东西,彻底与我们告别。

过年,万象更新,万事万物都有新开始,意味着我们生活充满美好希望。

前面我们分析过中国人祭祀文化,源于敬畏天地祖先,感恩天地生万物,及父母养育之恩。这一年,全家都平安无恙,是因为得到天地神明与祖先的庇佑。所以,在一年最后一天(除夕),祭拜天地祖先,供奉肉食和美酒,表达自己敬拜与感恩。

为什么过年要祭祀?要喝酒?要喜庆?能流行2000多年

由于人,无法把控未来,内心存在恐惧,缺乏安全感。在新年第一天(元旦),也祭拜天地祖先,呈贡肉食和美酒,祈愿求福。希望今年还能得到庇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万事如意。

感恩与祈愿,这就是中国人过年,需要祭祀天地神明祖先的原因。

为什么过年要祭祀?要喝酒?要喜庆?能流行2000多年

历史在变迁,时代在发展。

如今,中国年轻的一辈人,逐渐淡化了祭祀天地神明的仪式。

千里之外,从风里雨里赶回老家过年,更多是为了陪陪父母,看望家里长辈,尽点孝心孝道。

无论时代如何更迭,过年对中国人很重要不会变,过年需要喝酒不会变。除了用美酒来祭祀天地祖先之外,每个人都需要喝点酒,同天地祖先一起,分享最珍贵的东西。

为什么过年要祭祀?要喝酒?要喜庆?能流行2000多年

酒和年夜饭、春联、年画永远是过年不可或缺的元素。酒之于中国春节,犹如火鸡之于美国圣诞节,彩蛋之于欧洲复活节。

现在社会变了,汽车成为人们日常交通工具,酒驾危害非常大。所以,中国人在饮酒方面变得很节制,不敢太过热情地敬酒、劝酒、喝酒,只好以茶代酒,以饮料代酒。导致现在逢年过节,总感觉少了一份人情味。这份人情味,就是酒文化,以及隐藏在酒文化背后的敬意与礼节。

为什么过年要祭祀?要喝酒?要喜庆?能流行2000多年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经济腾飞,酒文化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裂变、吸收、融合,呈现百酒齐放的格局。最典型的就是葡萄酒,自带天然的红色元素,深受中国人喜爱,被简称为红酒。

因为,红色同样根植中国人内心,起源于周朝,繁衍于大汉,盛行于唐宋,普及于明清,传承于当今。

过年,喝什么酒更吉利?

在中国广东,及南方沿海发达城镇。红红的葡萄酒,已然成为中国多数家庭,一年中最重要的年夜饭餐桌上必备饮酒之一。

为什么过年要祭祀?要喝酒?要喜庆?能流行2000多年

葡萄酒倒在酒杯里,光润通透,看上去红红火火,喝起来红光满面。和墙壁上红色的春联,门上红色的年画,孩子身上红色的衣服,口袋里红色的利是封,交织在一起,透出一股浓郁的红红火火的年味。

葡萄酒的红色酒液,带有自然而然的喜庆,迎合中国人的喜好,更贴近中国人的年味,满足中国人对红火、吉利、美好的向往。

为什么过年要祭祀?要喝酒?要喜庆?能流行2000多年

过年喝红酒,喜庆满杯,吉祥满屋。

昭示新的一年,我们生活将更加美好红火,大吉大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