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薅了拼多多羊毛幾千萬元 是否要還回去?律師說法來了

你們薅了拼多多羊毛幾千萬元 是否要還回去?律師說法來了

和許多“羊毛黨”一樣,網友小A今晨利用拼多多bug,薅走拼多多“羊毛”,利用領取的100元無門檻優惠券購買了商品。但看到拼多多報警的消息後,心裡正在忐忑不安之際,卻已被拼多多單方面關閉訂單(實物訂單),退回了已支付金額。拼多多還公告稱,平臺消費者原本正常領取的優惠券不受影響。

你們薅了拼多多羊毛幾千萬元 是否要還回去?律師說法來了

而你使用優惠券充值了話費和購買了Q幣的訂單,拼多多將怎麼處理?是否會聯手騰訊凍結你的Q幣餘額?畢竟騰訊控股是拼多多第二大股東。

事件還原:“羊毛黨”利用拼多多bug瘋狂充話費和買Q幣

1月20日凌晨,拼多多被曝出現巨大漏洞,用戶可領100元無門檻券,有大批用戶凌晨上線“薅羊毛”,利用無門檻券充值話費、買Q幣,充100元話費只需要0.44元。

網絡截圖顯示,有人充的話費已夠用10幾年,還有人曬圖表示已買了90多萬元Q幣。

網絡瘋傳:昨夜今晨,拼多多被“羊毛黨”利用bug薅走200億。

市值260多億美元的拼多多被薅走200億人民幣是什麼概念?拼多多2018年1-3季度累計營業收入才75億元人民幣,2017年全年才17億元人民幣。200億比10個2017年的營業收入還要多。有網友因此擔心,沒有被“假貨漩渦”洗白的拼多多,會不會因這次bug而一夜倒閉。

但從今天拼拼多公告來看,其表示被盜取了數千萬元平臺優惠券。

拼多多同時公告稱,平臺消費者原本正常領取的優惠券不受影響:

1月20日晨,有黑灰產團伙通過一個過期的優惠券漏洞盜取數千萬元平臺優惠券,進行不正當牟利。針對此行為,平臺已第一時間修復漏洞,同時我們已向公安機關報案,並將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對涉事黑灰產團伙予以打擊。目前平臺正對涉事訂單進行溯源追蹤,並將根據警方調查結果對相關訂單做出最終處理。

平臺消費者原本正常領取的優惠券不受影響,感謝您的理解。

是200億還是數千萬,大眾暫時無法得知。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觀察,有個店鋪顯示,已經成交了43萬單,價值4300萬。

是真的出現漏洞被“薅羊毛”,還是進行公關營銷,週一看股價就能見分曉。

羊毛黨的反擊:請拼多多履行合同義務

但是,許多參與薅羊毛”的網友並不認可拼多多“打擊網絡黑灰產團伙”的觀點,紛紛在拼多多官微留言質疑拼多多搞虛假營銷。

你們薅了拼多多羊毛幾千萬元 是否要還回去?律師說法來了

更有網友對拼多多單方面關閉訂單拒絕發貨的行為,表示要進行索賠——

本人於2019年1月20日上午,通過朋友推薦,網絡領取拼多多優惠券100元,使用限制是滿100即可使用,購買了各類商品,後拼多多客服聯繫本人,告知本人此訂單的優惠券無效,不能使用,不能發貨。本人提出如下意見及索賠:

1、此優惠券是本人在網上正常領取的,並不是通過網絡漏洞修改數據非法獲取的;

2、拼多多自身技術問題,應該及時補救並且追究當事技術部門和非法黑客的責任,而不是把損失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3、優惠券本身能使用,消費者合法的使用了,該網絡購買合同已生效。

4、拼多多在未經過本人同意的情況下,擅自更改優惠券使用規則並拒絕發貨,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相關規定。

本人要求拼多多平臺應按合同履行自己的義務,如不能履行,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規定進行賠償。

“羊毛黨”對與錯 律師及警方也各持己見

● 中國銀行法學研究會理事肖颯律師:普通用戶應返還不當得利 拼多多可向職業羊毛黨索賠

1.對拼多多本身而言,其APP後端出現bug,以致產生鉅額虧損,拼多多有權向利用系統漏洞詐騙優惠券的職業羊毛黨索賠;

2.普通用戶在看到優惠消息之後,進行了相應的虛擬交易等,普通用戶不具有識別該類職業詐騙的能力,其對平臺虧損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若普通用戶知道薅羊毛時是利用過期的優惠券來進行現期產品的購買,則有義務返還不當得利;

3.若有職業羊毛黨利用拼多多平臺系統漏洞進行虛假的優惠信息宣傳,致使平臺受損,一方面涉嫌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另一方面利用過期的優惠券來購買現期產品涉嫌盜竊罪等。

● 四川民科律師事務所主任李孟松:有效合同應受法律保護

一、針對此次事件,首先要看“羊毛黨”與拼多多平臺之間合同是否成立。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電子商務法》第四十九條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發佈的商品或者服務信息符合要約條件的,用戶選擇商品或者服務並提交訂單成功,合同成立。當事人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電子商務經營者不得以格式條款等方式約定消費者支付價款後合同不成立,格式條款等含有該內容的,其內容無效。”

在本次事件中,用戶根據拼多多的優惠活動,選擇下單併成功提交訂單,雙方之間的合同關係已經成立。

二、其次,合同是否有效。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合同無效的幾種情形:(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也就是說,若不存在這些情形,那麼合同便是有效的,應該受到法律的保護。

三、關於格式條款是否有效。

《拼多多服務協議》的用戶守則“禁止行為第五條”:使用拼多多平臺外掛或利用拼多多平臺當中的bug來獲得不正當的利益。

你們薅了拼多多羊毛幾千萬元 是否要還回去?律師說法來了

該條款屬於格式條款,根據《合同法》的規定: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免除自身的責任,加重對方的責任、排除對方的主要權利的,則該條款無效;除此之外,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還必須充分履行提示和說明義務。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經營者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權利、減輕或者免除經營者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等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不得利用格式條款並藉助技術手段強制交易。

因此,拼多多所提供的格式條款是否有效,需要結合其是否盡到了提示說明的義務、是否免除自身責任、加重了對方責任等情況具體判斷。

四、是否涉及犯罪。

本次事件,應區別對待消費和盈利。一些用戶通過拼多多bug為自己賬戶充值,對此涉及犯罪的可能性很小;但若想通過次bug來盈利,那麼便有可能涉及到犯罪了。

● 警方:拼多多被薅羊毛或是涉嫌欺詐罪的刑事問題

針對此次事件,澎湃新聞報道稱,上海公安部門表示,如果真的是有黑產羊毛黨惡意搞拼多多,那麼本次事件是可以被當成欺詐罪處理的刑事問題。

東航、騰訊視頻遇同類bug事件 最後認可有效

2018年11月17日凌晨,東航系統被爆出現bug,很多航線的機票折扣極大,部分機票價格僅為50元,多條國內航線頭等艙商務艙往返機票,最低只需90元!

你們薅了拼多多羊毛幾千萬元 是否要還回去?律師說法來了

一時間,東航bug成了微博熱搜。面對這一突發性事件,東方航空是如何應對的呢?人民日報微博發表了題為“東航這波被網友稱為教科書式的公關究竟怎麼回事”的微博:

你們薅了拼多多羊毛幾千萬元 是否要還回去?律師說法來了

與拼多多的反應不同,東航在事後發佈通報稱,在系統維護時售出的所有機票(支付成功並已出票)全部有效,旅客可正常使用:

你們薅了拼多多羊毛幾千萬元 是否要還回去?律師說法來了

無獨有偶,2017年12月31日,騰訊視頻會員充值出現異常,原本18元的9折充值活動,僅扣費0.2元。財大氣粗的騰訊不僅對已充值的用戶全部兌現,而且退回了用戶被扣的0.2元。

經統計,在12月31日服務器系統異常期間,因0.2元漏洞所產生的訂單共計287萬筆,涉及39萬名用戶。騰訊視頻將按照上述用戶的實際充值時長來完成每一筆訂單。如果按每筆訂單平均充值一年會員來算,損失超過5個億。

品牌形象與錢之間 騰訊與拼多多將作何選擇?

有網民認為東航、騰訊視頻所謂的bug其實是搞的公關營銷活動。根據騰訊公佈的數據來,如果說是營銷活動,從其投入的成本(按損失5億元會員充值費計算)及獲得的品牌效應來看,倒還說得過去。

但拼多多這次是營銷嗎?拼多多具體被薅走了多少羊毛,公眾暫時不得而知,但週一股價可見分曉:如果股價大跌,市值267億美元,哪怕跌10%,市值將蒸發26億多美元,這樣的營銷就太昂貴了。

網上流傳的拼多多公關部門與用戶的對話顯示,拼多多將聯手騰訊收回利用優惠券購買了Q幣的QQ號。但拼多多在官微進行了闢謠:

你們薅了拼多多羊毛幾千萬元 是否要還回去?律師說法來了

如果拼多多賴賬,聯手騰訊追回已售出的Q幣金額,可能品牌損失更大,因為除了職業羊毛黨,還有許多普通用戶也參與了活動。騰訊為了品牌形象,連自己的視頻損失5億充值費用都認了,這一次,騰訊將作何選擇?畢竟騰訊是拼多多第二大股東,騰訊控股持有拼多多7.86億股,佔比17.8%。在品牌與錢之間,騰訊又將作何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